关于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

2016-07-09 12:57王晓颖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方法途径必要性

王晓颖

摘 要: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对3—6岁幼儿进行了“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组对当前社会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培养幼儿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结果表明,幼儿在文明礼貌、友好交往、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幼儿养成教育经验。通过研究,幼儿行为转变大,家长素质得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礼仪行为;必要性;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80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社会现状,家长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过于溺爱,造成孩子独霸、专横、为我独尊……不懂得礼貌和尊重他人。多数父母和教师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轻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再加之社会种种不良现象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心灵状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的确,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仪表不整,行为不文明等在一些家长和教师眼中确实是不起眼的事,可他们未曾想过,成人对这些小事置之不理,孩子就会习以为常,集小成大,聚少成多,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阻碍了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小就应该培养幼儿礼仪行为习惯。为此我针对我园幼儿一日生活中每一个不良行为的纠正,以及对好的行为礼仪的培养。努力探索培养幼儿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

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实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当中。通过幼儿礼仪、教师礼仪、幼儿园礼仪的研究。不仅研究幼儿行为,同时探讨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和家长素质的提高,以至于整个幼儿园礼仪环境的改变。把尊重概念体现在研究过程中。使大家体会到尊重与被尊重,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共同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打下基础。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幼儿园3-6岁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幼儿礼仪行为习惯。

(三)研究过程

1.环境氛围对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纲要》提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在各班的主题墙的布置上。如小班洗手间墙上贴有“文明好宝宝”的图画,并配有小儿歌,寝室有“安静睡眠不打扰他人”的图。中班幼儿的作品有“礼貌的小白兔,热情好客的小鸡”的形象展示在活动室。大班幼儿主题墙 “遵守规则” “我们一起升国旗”的图片展示,这样的环境设计使幼儿无意识中受到教育。其次,利用文字、图片等形式来提醒幼儿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最后体现在幼儿所处的人文环境上,教师时时处处为幼儿营造民主的心理环境上,利用自身的榜样与无形之中向幼儿展示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2.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是幼儿礼仪教育养成的基础。《纲要》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各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时时处处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时机。如早晨入园、晚上离园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丰富的晨间活动使幼儿学会了整理玩具和图书,与他人交往等,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就餐时间训练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游戏活动则培养了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处。

3.参与主题活动是培养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渗透于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如:大班组织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参观小学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参加升起仪式。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入小学的愿望,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爱国礼仪。中班结合区域活动“欢迎来我家”练习使用礼貌用语、与小伙伴友好交往、与爸爸妈妈友好相处的礼仪,帮助幼儿形成了一系列的礼仪习惯,小班通过《我是好宝宝》的主题活动,幼儿在模仿操中通过模仿小花猫走路、洗洗小手宝宝睡觉,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排队洗手、安静睡眠,轻轻走路等,热情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礼仪。

4.家园协作是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关键。幼儿园教育如果离开家庭的教育支持与配合就会使我们幼儿园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培养的好习惯得不到巩固和加强。试想在幼儿园教师要求幼儿饭前便后洗手,而回到家后家长却没有要求,没有巩固这一习惯那只会事倍功半。因此,通过家长参与活动、宣教的多种形式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交流教育经验,互相协调教育方法,从而使家园教育步调一致。

(四)社会活动是幼儿礼仪行为教育养成的有利保障

《纲要》规定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联系与合作。幼儿园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园结合实际充分开发社区资源,如带幼儿走进社区去寻找、发现文明(文明的行为、文明的标志)等走进社区主题活动。通过幼儿的眼睛看、小嘴巴说、唱,小手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请社区的工作人员、医生、劳模走进幼儿园,为幼儿讲述社区的故事,带幼儿进社区实践—捡垃圾、植树、帮助孤寡老人打扫等让幼儿亲自体验感受劳动的乐趣、助人的快乐,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充分挖掘典型教育事例是幼儿礼仪教育养成的提升

典型事例的宣传作用是促进每一名幼儿发展,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积极性的必要手段。通过评选幼儿典型、教师典型、家长典型等。彰显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传达正能量。并把这些典型事例的相关内容公布于幼儿园主题墙上。如:“拾金不昧好孩子”“有礼貌的好宝宝”“助人为乐小模范”“等等感染幼儿、教师、家长,激发幼儿荣誉感。通过共同努力,以营造一体化的幼儿园礼仪教育大环境。

通过研究,我们意识到“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永恒的课题,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正面教育、持之以恒、在细节之处着紧用力。研究中我们意识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存在个体差异,如何使幼儿个体行为习惯发展更趋平衡。如何提高家庭行为习惯培养的效果。这仍是我们幼儿园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

[责任编辑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方法途径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