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霞,李伟峰
(济南大学,山东济南 250022)
近20年我国旅游地女性问题研究回顾与前瞻(1994~2014年)
梁丽霞,李伟峰
(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地女性问题成为国内旅游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检索来源,对1994年以来我国旅游地女性问题研究的21篇硕士论文和79篇重要期刊文献进行系统归纳和评述,并对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大致描述,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旅游地;女性;研究综述;文献;近20年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获得迅猛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旅游地居民这一群体日渐进入研究者的视线,而旅游地女性居民因其在旅游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尤其受到学者瞩目。旅游地女性居民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旅游产生的各种影响的重要体验者,故而,旅游地女性研究成为旅游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外学界在上世纪70年代即已围绕旅游地女性居民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1]。进入21世纪,此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研究数量、深度以及广度等方面均有所扩展。尽管当前学界已有学者针对旅游地女性的研究成果进行过综述研究[2][3][4],但由于其综述范围侧重于民族旅游地区女性,或其综述视角局限于社会性别视角,缺乏对旅游地女性研究文献进行整体性、全面性以及长时段的梳理和分析。
本文对旅游地女性研究领域近20年来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主要议题,并对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致描述,以期对将来的研究提供启发和借鉴。
二、文献获取方法、状态分析及综述原则
(一)文献获取方法
本文所选取的文献来源于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主要通过该数据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文献的范围为硕/博士论文和全部期刊,文献发表时间为1994~2014年,检索截止时间为2015年5月1日。文献检索过程分为两步:初次检索以“旅游”为题名或关键词;在初次检索结果中再进行二次检索,以“妇女”“女性”“性别”为题名或关键词。通过上述两次检索,初检到相关文献351篇,经过去重并删除一些干扰条目,最终共得到有效文献157篇,包括硕士论文21篇、期刊文献136篇。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文献40篇。
(二)文献状态分析
1.文献发表时间分析。从文献发表的时间分布情况(见图1)来看,20年来,旅游地女性研究经历了4个时期:发端期(1994年),开始有旅游地女性研究文章发表;沉寂期(1995~1999年),此阶段只有2篇旅游地女性研究文献发表;蓄势期(2000~2006年),此阶段每年都有相关文献发表,特别是2004年出现了以旅游地女性为研究主题的硕士论文;高产期(2007~2014年),这一时期学界年均发表相关文献17篇,无论是硕士论文还是期刊文献以及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上升趋势明显,表明近几年来我国旅游地女性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图1 旅游地女性研究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图
2.文献来源期刊类型分析①。我国旅游地女性居民的研究文献来源期刊较为广泛,但是相对集中在高校学报期刊、社科类期刊以及经济类期刊,这3类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占旅游地女性研究文献总数的68%;此外,大约26%的旅游地女性研究文献发表在旅游类、民族类、地理类学术期刊上。
3.文献研究类型分析。从文献研究类型来看,案例研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共计92篇文献,约占文献总数的68%,案例研究所涉及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一带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理论研究文献19篇,约占文献总数的14%;其他类型文献包括综述类、纪实类等共计25篇,约占文献总数的18%。
(三)文献综述原则和方法
1.综述原则——重要文献主导原则。本文从3个维度选取重要研究文献:首先选取1994~2014年间全部硕士论文21篇;再选取CSSCI来源期刊文献40篇;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文献作者的硕士、博士学位和正(副)高职称等因素,选取发表在普通期刊的文献39篇。经过这3个层面的筛选,本文共选取21篇硕士论文和79篇重要期刊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研究,旨在真实反映20年来我国旅游地女性研究的状况和水平。
2.综述方法——主观筛选法。本文主要采用主观筛选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首先通过分析硕士论文和期刊文献的题名或关键词进行快速分类;再通过进一步阅读和分析,对这些文献进行内容分类和调整。根据上述两个步骤,对1994~2014年间我国旅游地女性研究的21篇硕士论文和79篇重要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学界对旅游地女性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5个方面:旅游地女性对旅游的感知研究、旅游地女性参与旅游发展研究、旅游地女性传承传统文化研究、旅游发展对当地女性的影响研究、旅游地女性与男性关系研究。
三、文献综述内容分类评述
(一)旅游地女性对旅游发展的感知研究
学界针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不同性别的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也呈现不同特点。有研究表明,相对于旅游地男性居民而言,女性居民对当地的旅游开发以及游客行为等方面的正面感知度更高,而且她们也更容易感知到经济生活的改善[5]。但是也有学者在对旅游地居民旅游社会心理承载力进行的调查中指出,对于旅游者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旅游地女性居民的容忍程度低于男性居民[6]。
(二)旅游地女性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持群体,旅游地女性居民的参与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旅游地女性居民的旅游参与研究成为研究重点,该领域研究视角涉及旅游地女性的参与动机、参与类型、参与障碍、参与策略、参与精英等5个方面。
1.参与动机。旅游地女性投身参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动机可以分为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来源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客观层面则在于旅游业的地域特征、对象特征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参与的便利条件和可能性[7]。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经济发展状况对当地妇女参与旅游的动机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女性参与旅游发展的心理动机并不一致,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女性的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特殊性等特点[8]。
2.参与类型。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地女性参与旅游发展的方式和内容也趋于多元。有学者将女性参与旅游发展的类型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个方面,并指出其参与形式具有多样性、交叉性和重叠性等特点[9]。也有学者概括总结了女性参与旅游业的主要形式,包括家庭旅游接待、旅游品商店经营、民族歌舞表演、餐饮服务、导游、劳务经营等[10]。另有2篇硕士论文则探讨了当地女性作为“旅游吸引物”参与旅游发展这一特殊形式。黄翅勤[11]指出广西壮族女性被视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分析了她们在旅游宣传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对民族旅游的功能。郭英[12]从批判视角审视了民族女性在民族旅游宣传中的参与特征,认为民族女性被作为旅游吸引物进行宣传是基于男性的视野。
3.参与障碍。尽管旅游地女性居民已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女性的参与过程仍面临许多障碍,这些障碍性因素使得女性的参与能力、参与效果均受影响。项萌等[13]从参与层次、受教育和培训机会、传统性别观念等3个方面分析了广西龙脊女性在参与旅游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卢彦红等[14]从主、客观两个层面对贵州沙邑景区女性参与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
4.参与策略。孟率宇[15]用“问题树”和“目的树”分析法,设计了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指出当前最为重要的策略是针对当地妇女进行文化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伍百军[16]提出女性参与农业旅游可以采用两种交替式模式,即“个体主动增权模式”和“外力推动增权模式”。
5.参与精英。学界认为,旅游地女性的旅游参与经历着空前的个人和群体变化,部分女性依靠旅游发展成为社区内有影响的精英人物。吴其付[17]以阳朔“月亮妈妈”徐秀珍为个案,分析了徐秀珍如何通过经营旅游从一个普通村民蜕变为社区旅游精英的过程,并探讨了其面临的精英困境及精英归宿。也有学者以西部民族社区妇女参与旅游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妇女旅游精英的成功要素,认为其独特要素在于家庭内部关系和文化承载角色[18]。陈晓红[19]则从宏观层面总结出4种参与旅游的妇女精英化模式,并针对民族妇女精英良性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三)旅游地女性传承传统文化研究
民俗旅游、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要形式,旅游地的传统文化亦成为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背景下当地女性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地女性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开发,也是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该领域研究视角涉及传承民俗服饰、传承手工艺品、传承民俗表演等3个方面。
服饰民俗是旅游地特别是民族旅游地具有显著特色的因素之一,少数民族女性是传承民族服饰的主体力量,在服饰民俗旅游中居于核心地位[20]。有学者以红瑶女性为例,考察了红瑶女性传统服饰动态的发展过程,并阐述了红瑶女性在这一过程中的态度和作用[21]。
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商品,手工艺品也是蕴含当地诸多传统文化的载体,而女性是传承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别群体。伍琼华[22]就如何推动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市场化提出了策略,认为在开发民族手工艺品的过程中应注意扫除社会性别盲点。也有学者指出应重视旅游地年轻女性在传承传统工艺过程中的作用[23]。
此外,对于旅游地民俗表演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功能,在学界也引起了批判性反思。旅游地女性是民俗歌舞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传承人,而且,学者们发现,女性不但承担了传统民俗歌舞中的女性角色,还经常参与到传统上专属男性的民俗表演中。虽然这种跨性别参与从某种程度上说彰显了女性政治地位的提升,但她们仍然是“被动的女性东道主”[24],这种社会性别的“被推动”现象需要深思和反省[25]。
(四)旅游发展对当地女性居民的影响研究
旅游地女性既是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深受旅游发展的影响。旅游发展对当地女性的影响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并围绕该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可从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两个角度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
1.综合研究。综合研究重在探讨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女性居民产生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影响。
吴忠军等[26]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教育地位、家庭地位、思想观念等5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壮族女性的影响。梁丽霞等[27]从家庭领域与公共领域两个层面探讨了乡村旅游对社区女性的影响。王伊欢等[28]则从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劳动负担、社会网络这几个更为具体的层面出发,考查了乡村旅游对农村妇女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旅游发展对女性居民的影响层次较多,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29]。林小玲[30]则指出,女性旅游从业者受到的影响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为消极影响或积极影响,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专题研究。相对于综合研究而言,专题研究主要是选择从某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旅游对女性居民的影响,其研究的焦点包括旅游发展对女性角色变迁的影响、对女性家庭地位的影响、对女性生计模式变迁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旅游业发展带给旅游地女性更多且更复杂的角色身份,特别是对传统民族地区女性而言,她们要经历经济角色、政治角色、家庭角色、教育角色以及思想观念的变迁,新旧角色转换的过程几乎与旅游发展的过程相伴始终。多数研究认为,旅游地女性社会角色变迁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对当地女性群体的社会角色变迁给予乐观积极评价,认为这种转变不仅使女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也促进了民族社区社会经济发展[31]。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稂丽萍[32]认为旅游带给当地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只是暂时和表面的,新角色是对传统角色的延续和补充,而不是颠覆。阚如良等人[33]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闵咏梅[34]则指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妇女角色变迁之间不可能只是良性的互动关系,也会存在恶性的互动关系。
部分学者特别关注民族旅游地妇女家庭地位变迁问题。多位学者的研究表明,女性通过积极参与旅游活动提高了家庭经济地位,增促了民族妇女的当家权力和决策权力,夫妻共同当家、共同决定、共同承担家庭事务已成为当地居民的共识[35],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内部性别关系的平等[36]。有学者专门对具有特殊家庭关系特点的云南摩梭族家庭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结论却不尽相同。陈斌[37]认为旅游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摩梭妇女的家庭地位和权力;而唐雪琼等[38]则认为,旅游村寨摩梭女性家庭权力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摩梭男性的家庭权力呈现明显增强倾向。
旅游业发展拓宽了当地居民尤其是女性居民的生活领域,通过参与旅游,旅游地女性的生计方式、职业特点发生重大转变。张瑾[39]以广西龙胜黄洛瑶寨为例,认为具有女性特征的传统地方性知识经过文化重构转化成为红瑶妇女新的生计手段,从而提升和改善了女性生计水平。李娜等[40]的调研表明,旅游业对当地妇女的传统职业观念和职业生涯带来了根本改变,当地妇女的生计方式表现出多样性与时代性等特点。
此外,学者们进一步拓展了专题研究的视角,其研究的角度包括性别观念、集体记忆、女性文化、民族认同、时间利用、主观幸福感等等,探讨旅游发展如何在这些层面对当地女性产生影响。如,有学者探讨女性集体记忆在旅游开发场域中发生的变迁,旅游地女性集体记忆的内容、形式、传承方式等均在旅游开发中受到较大影响和改变,对女性具有重要意义[41][42]。也有学者运用民族志的书写方式,通过对旅游地女性个人生活史的记录,分析在旅游发展进程中族群个体民族认同感的演化过程[43]。旅游地居民的幸福指数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有研究表明,旅游参与对民族社区女性幸福感有积极提升作用,但幸福感存在倒“U”型波动,适度的参与才能使女性幸福感维持较高水平[44]。
(五)旅游地女性与男性关系研究
国内外已有研究均表明,旅游是一个有性别差异的社会产物,与旅游发展有关的所有因素都与性别相关[45]。旅游业是一个与社会性别紧密相关的文化政治舞台[46],因此,旅游地女性研究不能仅限于单一性别视角研究女性问题。近年来,部分学者尝试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以男女两性为共同分析对象,对旅游地两性关系展开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新趋向。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参与旅游发展中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关系等两个方面。
研究表明,旅游地男女居民在旅游参与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有学者对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进行性别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参与类型、参与程度、参与过程中的角色分工、权利分配等诸多方面,旅游地男女居民的性别差异显著[47]。聂媛等[48]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了旅游地从业人员空间分布以及从业特征的性别差异。也有学者从性别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了民族旅游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认为建构合理平等的性别结构对东道主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49]。
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男女两性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赵巧艳[50]构建了民族旅游与族群社会性别角色重构的互动分析框架,由此剖析两性在性别角色、性别分工、性别权力等方面的互动与转变。项萌等[51]通过对苗族鼓藏节的社会性别文化解读分析了当地传统习俗体系中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地位。张文馨等[52]认为作为旅游产业链中文化产品的一个环节,旅游地女性的“身体表演”实际上展演的仍然是民族文化透视下的传统性别秩序与性别关系。
四、文献评述与展望
全面综合检视20年来我国旅游地女性研究的100篇重要文献发现,我国旅游地女性问题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许多有创见的成果。结合已有研究的现状及特点,笔者认为学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1.研究地点方面。当前学界开展该领域研究的地点主要集中于民族地区,其中又偏重于云南、广西为首的西南民族地区,对西北、东北等民族地区女性的相关研究较少;而对以汉族为主的城市旅游社区女性居民的研究更为少见。随着我国旅游区域的不断扩展,学界对此也应予以回应,不断拓展研究地点的空间分布。
2.研究对象方面。旅游地女性既包括参与旅游发展的女性,也包括未参与旅游发展的女性,目前学界的研究多聚焦于前者,对未参与旅游经营的女性少有涉及。不仅如此,学界研究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就女性研究女性的问题,对男性这一重要参照群体的关照太少。因此,学界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的范围,注重对旅游地女性群体的异质性分析,如探察未参与旅游经营的女性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的生活状况及变化,分析她们对待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旅游从业女性的关系等;同时,应从性别分析的视角出发对旅游地男性群体给予必要的关照。
3.研究类型方面。现有研究中,案例型的经验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案例研究和以案例研究为主体的文献约占文献总数的80%以上,此类研究多侧重对个案的描述,且各案例地区研究的结论也不尽一致,缺乏理论支撑和理论关怀。对此,学界应思考如何立足于已有的经验研究,借鉴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范式,加强理论思考,提升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概括能力。
4.研究内容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女性参与旅游发展和旅游对女性的影响两方面内容展开,这两方面的文献数量约占文献总数的75%。随着我国旅游地女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内容亟待充实,应进一步拓展旅游地女性研究议题的广度和深度,将该议题置于更为全面更为复杂的社会研究领域内,分析旅游地女性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与旅游社区空间环境诸如制度安排、社会结构交互影响与互相建构的过程、旅游对女性居民社区意识和区域社会资本的影响等等。
5.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学界多运用基于观察、访谈而成的民族志、生活史方法,换言之,主要是定性研究方法,仅有21篇文献直接涉及定量或半量化研究。单一研究方法难以满足当前旅游地女性问题研究的需要,应重视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同时,也应进一步推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
6.研究视域方面。现有的研究视域不够广阔,多被框定在局部时空范围内。从时空结构分析来看,旅游地女性研究在空间上大多针对某一特定案例地区女性,在时间上大多选择某个时间截点进行现状描述,缺乏对不同区域和较长时间变迁的横纵分析。未来应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视域,整合时空维度,将旅游地女性置于更为广阔的时空结构中,对其进行全景式、动态性研究,既有对不同空间旅游地女性的横向对比研究,也有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女性的纵向分析。
注释:
①以136篇期刊文献为分析样本。
参考文献:
[1]赵捷.云南旅游业中民族女性角色分析[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2):65-69.
[2]井莉.关于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8,(11):219-220.
[3]钟洁.中国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10,(2):83-87.
[4]林清清.旅游发展与东道主女性:一个性别视角的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9,(3):75-80.
[5]徐克帅,等.古村落居民环境感知的性别差异研究及启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95.
[6]梁智,等.旅游目的地社会心理承载力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1-8.
[7]杜忠潮,等.关中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与妇女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355-358.
[8]龙良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旅游的动机研究[J].旅游学刊,2012,(2):37-42.
[9]周爱萍.纳西族女性在丽江旅游业参与中的角色分析[J].思想战线,2010,(S1):143-148.
[10]金少萍.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5):55-59.
[11]黄翅勤.广西民族旅游宣传中的壮族女性形象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4-25.
[12]郭英.民族旅游宣传中的话语和权力问题[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6-35.
[13]项萌,等.少数民族妇女在旅游业中的角色与需求[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3):60-64.
[14]卢彦红,等.女性参与民族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J].民族论坛,2008,(9):51-53.
[15]孟率宇.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0,(6):97-100.
[16]伍百军.增权:女性参与农业旅游的模式选择[J].旅游研究,2014,(6):14-19.
[17]吴其付.从普通村民到社区精英[J].旅游学刊,2007,(7):87-91.
[18]张丽,等.西部民族旅游社区妇女精英化因素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4,(5):101-108.
[19]陈晓红.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民族旅游社区妇女精英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27-39.
[20]吴春兰.论苗族妇女在服饰民俗旅游中的作用[J].凯里学院学报,2012,(1):59-60.
[21]徐昕.民族文化旅游与红瑶女性传统服饰的复兴——以广西龙胜和平乡大寨村为例[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12-48.
[22]伍琼华.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市场化策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36-39.
[23]单丽琼.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在甘肃旅游商品开发中的意义[J].鸡西大学学报,2013,(10):46-48.
[24]梁音.参与民俗旅游表演与女性的东道主地位[J].民族学刊,2011,(7):56-62.
[25]白晋湘.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J].体育科学,2012,(8):16-24.
[26]吴忠军,等.民族旅游开发与壮族妇女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6):99-104.
[27]梁丽霞,蔡雨岑.家庭领域与公共领域:乡村旅游对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3):28-35.
[28]王伊欢,等.乡村旅游对农村妇女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3):52-59.
[29]刘韫.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7,(4):30-33.
[30]林小玲.乡村女性参与旅游就业影响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9.
[31]杨丽琼.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研究[J].旅游研究,2011,(2):68-72.
[32]稂丽萍.民族旅游时空中的少数民族女性社会角色的嬗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1):143-147.
[33]阚如良,等.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地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研究[J].旅游学刊,2014,(4):19-27.
[34]闵咏梅.民族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6.
[35]唐雪琼,等.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影响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5):7-11.
[36]施仲军.旅游发展中的白族农村女性家庭角色的变迁[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6):78-80.
[37]陈斌.旅游发展对摩梭人家庭性别角色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04,(1):67-71.
[38]唐雪琼,等.旅游发展对摩梭女性的家庭权力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09,(7):78-83.
[39]张瑾,民族旅游语境中的地方性知识与红瑶妇女生计变迁[J].旅游学刊,2011,(8):72-79.
[40]李娜,等.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职业生涯影响的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S1):74-77.
[41]苏醒,等.旅游开发背景下女性历史记忆的变迁[J].旅游研究,2010,(2):20-25.
[42]苏醒.诺村历史记忆中性别差异和变迁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7-52.
[43]薛熙明,等.旅游对恩施土家族居民民族认同感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2,(3):27-35.
[44]赵振武,等.西部民族旅游社区女性幸福感人群差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1):57-63.
[45]Vivian Kinnaird, Derek Hall.Tourism:AGenderAnalysis[M]. West Sussex:Wiley,1994.175.
[46]项萌,等.性别统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刍议[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5):52-56.
[47]项萌,程道品.基于性别的旅游地居民的旅游就业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72-74.
[48]聂媛,杨钊.自然观光地旅游劳工从业特征与空间分布的性别差异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275-280.
[49]吴晓美.民族旅游中性别歧视现象的人类学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7,(4):34-37.
[50]赵巧艳.“农业—旅游”场域转换与少数民族社会性别分工的实践解释[J].妇女研究论丛,2012,(6):15-20.
[51]项萌,等.民族旅游地民俗文化社会性别分析与变迁考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5):87-89.
[52]张文馨,叶文振.旅游地女性表演者身体的社会型塑[J].妇女研究论丛,2014,(3):23-29.
(责任编辑:鲁玉玲)
Review and Prospect of Studies on Women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LIANG Li-xia,LI Wei-feng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the issue of women in tourist destination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study of domestic tourism. With the data from Chinese periodical full text database, Chinese outstanding master’s degree and the Chinese doctorate paper full text database,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summary on 21 master theses and 79 important papers on this topic since 1994. Finally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n-depth study of women in tourist destination.
Key words:tourist destination; women; research review;documents;the past two decades
收稿日期:2016-05-02
基金项目:全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重点研究项目“妇女与社会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015SDJDB04)
作者简介:梁丽霞(1976—),女,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性别与社会政策研究;李伟峰(1977—),男,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福利研究。
中图分类号:G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838(2016)04-0013-07
·女性与社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