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摘 要:教师定位准确,学生就有经历、体验的机会,进而会树立自信,因而教师应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绝对不说;坚持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调查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坚持学生经过教师指导能完成的教师绝对不做,从而在班级管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树立学生生活、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习活动;亲身经历
学生的学习需要自信。然而学生的自信光靠一句鼓励的话语是远远不够的,而要让学生拥有实实在在的自信,作为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自信的理由,让学生有机会去经历,并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寻找、发现自己,从而树立其自信心。
一、班级管理让学生自己参与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倡导“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原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尽管家庭不同、性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学生都有被别人重视、认可的愿望。曾经有一位一年级班主任,第一次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由于许多学生从未参加过此项活动,搞得一塌糊涂。为此,班主任接过笤帚、拖把,亲自动手,结果在学校评比中,班级卫生得到了学校表扬。此后,班级卫生多由班主任亲自动手,班主任受到了家长、领导的一致好评。然而,在学校临时卫生检查中,该班级却多次受到了批评,老师在无奈、委屈之余,和我谈到这个情况。我说:“你是否尝试指导一下,让学生自己打扫卫生,并让值日生轮流检查卫生。”结果一年级学生打扫卫生时虽然时间较长,效果也不是很令人满意,但在卫生保持中却出奇得好,慢慢地改变了“打扫第一、保持较差”的现状,一段时间过去了,班级卫生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
这次事件以后,该班主任吸取以往的教训,在班级中坚持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成5个小组,分别负责纪律、卫生、学习、文艺、安全,每组各设一名组长,担任班级的中队长、生活委员、学习委员、文体委员、路队长,组内学生进一步分工,如纪律组8名学生除组长外,分别管理课前纪律、课堂纪律、课间纪律、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晨会反馈、班会总结等。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情绪高涨,每个学生将自己管理的范围都做得很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班级工作也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班主任解放了,主抓学生干部,正如他在一次班级工作经验交流时所说:“‘懒教师可以培养自信的学生。”
二、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
记得一位被誉为“问题生”的学生在“我最喜欢的一节课”中写道:“我不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英语,我只喜欢一种课,那就是下课。因为语文课上,我们已经会了,可老师还在讲台上不断地重复;数学课上,我自己看书就会了,可老师却在讲台上大讲特讲;英语课上,单词我已经记下了,可老师还要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记忆、一遍又一遍的在练习本上书写。只有下课,我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细看学生的作文,我们不难发现,逃学、厌学、不学的学生大有人在,不是因为学生自己不想学,而是因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越俎代庖,将本应该属于学生参与、体验、经历的过程“教师化”了。其实,许多课堂,包括一些示范课,教师为了完成自己预设的课堂,在提出问题之后,并未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就大讲特讲了。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四”时,学生在计算利息之后关于小数点后面保留的位数出现了异议,而且争论得非常激烈。
生1:我的计算结果保留了3位小数;
生2:我的计算结果保留了2位小数;
生3:我的计算结果保留了1位小数。
师:能说说你们的理由吗?
生1:我认为作为一道题,首先要计算精确,而我的计算结果就是3位小数,所以没有必要保留近似数。
生2:我认为利息是计算钱的过程,而钱的最小单位是分,保留2位小数就已经是最小的了,生活中没有比分还小的人民币了,所以不管你的计算结果有多精确,作为小数点第2位后面的数字都没有意义。
生3:利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人使用以分为单位的硬币了,所以计算中没有必要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2、3位了。
其实回答问题的3名学生代表了多数学生的想法,因为生1是数学学习的优等生,生2是中等生,生3平时学习较差,但他是一个单亲家庭,母亲长年有病,家里的大部分事情都要靠他去做,生活经验比较丰富。说实话他们的回答都有自己的道理,如果单纯地否定哪一个答案,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想法。于是我对学生说:“大家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今天放学后,大家到早胜农行去一趟,了解一下银行的叔叔阿姨对利息的计算,明天上课时我们再讨论,好吗?”
学生齐声说:“好!”
第二天早晨一上课,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老师,银行的叔叔阿姨在计算中都保留两位小数,但在付钱收钱的过程中都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一下学生的答案得到了统一,都认为计算时应该保留2位小数,这是为了给别人一个准确的答案。
这一节课由于课堂上出现了意外,当堂课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但学生在经历调查之后获得了标准答案,学生高兴,我也感觉到很欣慰。
参考文献:
易虹.体验式教学及其在小学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