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摘 要: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精湛的教学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于洪区小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行动研究法展开实践研究,努力探索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1.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新方法,接受新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
需要。
2.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于洪区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发展现状的需要
本区体育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所有教师的大多数,他们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但是教学经验少,教学能力欠缺,中老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固有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很难更新,专业能力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因此,全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科研书籍和报刊等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掌握已有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状况,搜集相关研究的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掌控研究方向。
2.调查法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对于洪区小学体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教学能力提升的态度和想法
以及对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需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和有实效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阶段,针对于洪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教师的需求,开展相关研究和培训活动,边实践,边总结,以行动促研究,不断摸索经验和规律。
三、研究过程
1.研究的准备阶段:发放问卷,了解需求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通过向全区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等形式,了解全区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现状,以及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体育教师对于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容、方法和培训形式的需求。
2.研究的实施阶段
(1)提高学科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水平
①提倡和鼓励教师以刊物为师,除了订阅像《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之类的书籍或杂志,还要通过网络自主研修、体育教师QQ群题库、撰写学习笔记等形式积累理论知识,汲取营养,支撑实践。
②借助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的平台,聘请省市级名师亲自对全区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教授方法的指导,培训后及时组织各类技能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2)提高备课和上课能力,跟踪指导
这个研究层面依托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建立研究的意识,形成研究氛围,提高教师备课和上课能力。不同层次的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和提升水平,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帮助教师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例如,开展新教师多轮磨课,上公开课;骨干教师上观摩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老教师上好常规课,使所有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以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为载体,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教学技能培训比赛、课堂教学大赛等形式开展教学研究。
另外,还要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市级以上的研修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通过学习心得交流和上模仿课等形式向全区教师汇报学习成果,在自己提升的同时,把好的东西带给所有教师,使全区教师都受益,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从而促进全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总结阶段
收集和整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基本功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撰写相关论文。
四、结论
通过实践研究,全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也在不同层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找到了提升本区教师专业技能的方法,探索出了适合本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1.形成一个模式
一个模式指的是“131”研训模式,即“1”指每个研究阶段都有一个主题;“3”指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专项技能、教学能力三个内容;“1”指一个宗旨,即全员提升的基础上加强梯队建设,打造本区精英教师,带动全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有不同层次的提升。
2.采用两个方式
两个方式即请进来和走出去。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聘请各级名师专家来到本区给体育教师以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同时定期派教师到沈阳市内或外地体育教学比较优秀的学校或地区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提升。
3.运用三种手段
三种手段即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大赛推进。通过专家理论和实践指导,各种研训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级各类竞赛的组织,帮助体育教师实现理论知识、专项技能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晋.体育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J].体育教学,2013(1).
[3]王卫东.教师专业发展探新:若干理念的阐述与辨析[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4]周卫.了解教师新需求,践行师陪新理念[J].中国教育报,2013.
[5]于素梅.区域教研贵在有效创新:参与浙江省五城区体育教研活动有感[J].中国学校体育,2014(8).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