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动手做”教学实践研究

2016-07-06 21:13傅志强
物理教学探讨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验探究物理教学

傅志强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这是教学的重点,但也是在教学实践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本文提出要提高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操作能力,要从优化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和丰富教学内容3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物理教学;动手做;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21-2

“动手做”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昂·利德曼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提出。它提倡手脑结合,理论和实践并重。物理知识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理论传授,而是重在学生的活动、探究和实践。理论讲解确实可以使学生进步,获取知识,但和通过学生的实践、“动手做”而得来的知识相比,理论讲解获得的知识只是记忆性的内容,学生容易遗忘,因为学生没有经历过探究的过程,没有获得新知识时的那种喜悦。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将汲取知识的过程理解为被动的接受,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本文提倡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运用“动手做”这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 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为“动手做”提供条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组织实验教学,这样会更加直接,速度更快,课堂的容量也大,不会担心教学的进度,一切皆在教师的掌握之中。但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基础薄,接受能力差,甚至于怀疑学生是否发育正常,智力有没有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对于部分教学内容教师要懂得取舍,敢于放手,要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动手做”提供机会和条件。例如,教师在课前预设的过程中,将一些简单的或者以前曾经实践过的实验操作内容完全放手,改为组内互助合作的形式,教师只是对部分学生,部分实验环节给予指导。例如,验证大气压强的覆杯实验,就完全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对于个别实验失败的学生给予指导;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实验,教师也可以采用学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敲击音叉,仔细观察与此接触的乒乓球的振动情况,自行探究,从而得出实验的结论。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无意识的记忆转化为有意识的思考,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2 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欲望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依然很强,对大千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仍然感觉神秘,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欲望非常强烈,物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把握力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分子动理论内容时,依靠学生的潜意识和前概念知识,在一个集气瓶中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然后与另一个相同的空集气瓶对扣,并在两个瓶口之间放上一块玻璃板,提问,“如果将中间的玻璃板拿走,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绝大部分同学认为依然保持原状,因为下方的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上方的空气的密度小。极少数的学生表示疑惑,教师此时就可以提示学生动手做实验,以检验最后的正确结论。通过实验学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可是对于这样的结论,他们又疑惑了,怎么会混为一体呢?不是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吗?石头放到水中,不是沉底的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对于学生的一连串疑问,教师应当及时地引导学生去做另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打开实验桌上的玻璃瓶”,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酒精的味道。”稍一停顿,就有学生仿佛意识到什么了,“是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和空气分子运动的原因”。对于这样的课堂效果,要比教师直接讲实验结果印象要深刻,效果强百倍。

3 教师要丰富“动手做”的教学内容,全方位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教师在组织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变换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教师可以安排实验的课题,让学生思考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自己综合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小组之间、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得出实验的结论。例如,在组织教学物质的特性——密度的过程中,教师就完全可以在准备好实验器材后,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以及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学生完全可以得出结论,不仅如此,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再次体验“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要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2)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的器材,自主完成实验。如在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原本提倡的方法是运用浮力的原理,需要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细线和待测液体,运用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测出液体的密度。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果没有金属块,给你一块木块和天平,不仅可以测出液体的密度,还能简化实验的过程,提高测量的精度。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做”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团队和小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推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长标,蒋天林.让学生的手脑动起来,提升物理学习力[J].物理教学探讨,2013,31(12):46—47,49.

(栏目编辑 刘 荣)

猜你喜欢
实验探究物理教学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长柄V形玻璃管在化学实验中的新应用
对钢铁吸氧腐蚀过程的实验探究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于“比较法”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