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外交话语中的互文性隐喻研究

2016-07-05 12:13康俊芳
关键词:互文性中美听众

康俊芳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中美外交话语中的互文性隐喻研究

康俊芳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以Charteris-Black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和方法为框架,对中美外交访问中的两国外交话语的互文性隐喻表达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可见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变化。互文性隐喻在国际政治外交话语中的运用,易于激活听众的认知图式,便于建立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联系,让读者更清晰明白外交话语中所表现的真实意图。

外交话语 ;互文性;隐喻

外交话语中的隐喻研究一直备受中外研究者关注。多数学者主要研究分析隐喻的劝谏修辞和意识形态功能,然而少数学者从批评隐喻分析视角探究外交话语的隐喻现象。互文性隐喻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隐喻现象,互文为新闻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修辞视角,通过词汇语法和情态手段实现对话扩展的对话收缩的介入,体现为舆论形式和信息传播的动态互动,隐性地影响读者对信息接收的立场倾向。[1]结合社会历史语境,针对外交话语互文性隐喻的研究较少见。笔者以Charteris-Black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和方法为框架,对1972年到2015的中美外交话语中的互文性隐喻表达进行历时研究,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以此来探究互文性隐喻在国际政治外交话语中的语用功能运用及其政治意图,并从框架理论视角进一步解读隐喻性表达,探究互文性隐喻在外交场合的运用是如何进行身份构建的。

一、批评隐喻分析理论框架

批评隐喻分析是Charteris-Black在2004年提出的一种隐喻方法,旨在综合运用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隐喻。[2]此方法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补充方法,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纪玉华指出,批评语言学家关注的是语言中的权势关系和不平等,分析话语中暗含的意识形态,无论是媒体还是政治语篇中的隐喻都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当隐喻用于劝导时能够表达作者的评价,因而它构成了文本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此,他认为,对政治家、媒体和神权统治者等具有权势的人物或机构的语言进行批评隐喻分析,能够深刻地揭示影响他们选用表达情感的词语的因素。批评隐喻分析旨在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揭示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和权力关系以及话语对社会过程的介入作用。[3]Charteris-Black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隐喻分析模型,该模型也分为三个阶段:隐喻识别(metaphor identification)——它涉及到隐喻的概念意义,即辨别隐喻是否存在于语料库的文本之中,以及字面的始源域和隐喻性的目标域之间是否存在张力;隐喻理解(metaphor interpretation)——它涉及到隐喻的人际意义,即确定由隐喻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隐喻阐释(metaphor explanation)——它涉及到隐喻的语篇意义,即隐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隐喻与语境之间的相关性。[2]

二、中美外交话语的互文性隐喻案例分析

本研究以从新华网选取自中美建交以来1972~2015年中美外交访问中两国代表团外交言语为语料进行研究。这些外交话语通过媒体呈现出来,也就是说,代表团可以直接向观众呈现观点。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大部分美方所采用的互文性隐喻都源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谚语或是引用我国著名人士的话语。

从表1研究可见:(1)互文性隐喻应用于外交话语演讲中重要部分,例如开头或结尾部分,较高的话语凸显度便于引起听众的注意。(2)互文性隐喻例如谚语、习语或诗歌均来自于听者的受众文化,虽然高度凝练却传达了重要的含义,研究表明美国外交官注意运用互文性隐喻作为外交策略。(3)互文性隐喻具有话语功能。一方面它易于激活听众的认知图式,另一方面便于建立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联系。(4)谚语或习语本质是“多音”的,具有言外之力。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互文性隐喻使用情况,我们可以推断出背后的政治意图或言外之力及中美外交关系的微妙变化。

案例一:The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visited China on February 13, 2009. She once said,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like people in the same boat, and we have to row in the same direction to get anywhere.”

以上话语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于2009年访华时曾经引用过“同舟共济”形容中美关系。

引言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表1 互文性隐喻分析

分析:同舟共济,源于中国文化典故,希拉里采用这一表达符合顺应论原则,博得中国人民的认同,即大家一起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来战胜困难。从批评互文性隐喻分析模型三个阶段来看,隐喻识别:希拉里把中美两国关系比作乘坐同一条船的关系;隐喻理解:按照隐喻字面意义理解是大家一起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来战胜困难。但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萧条,因此向中国求助,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同舟共济”并不是希拉里的真实意图。隐喻阐释: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得出这一隐喻的运用隐藏着希拉里的经济利益企图。如果从认知角度出发,用框架理论来解释,一种框架是在社会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它与文化语境息息相关。首先,“boat” 一词在读者心智中构建了一艘船的框架,而“in the same boat”则对中国人来说,它激活的框架是“风雨同舟”等共患难的意义。事实上,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我们就可以挖掘出框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文化语境经常随着文化、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与奥巴马和她自己上一年竞选期间承诺的敌对政策相反,希拉里向中国伸出了和解之手。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面临的选择十分有限,只能与中国改善关系。而温家宝总理的相同回应“同舟共济”却和美国传达的含义不同。中方希望两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美不仅要同舟共济,还要携手共进。

案例二:(a) President Reagan got to Beijing after the fourth year in his tenure of office, who was the first U.S. president visiting China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us the high expectations of both sides could be imagined. Reagan quoted the poem in his welcoming toast on April 26, 1984: “Many centuries ago, Wang Po, a famous Chinese poet-philosopher, wrote, “Although we reside in far corners of the world, having a good friend is akin to having a good neighbor.”

(b) President Reagan quoted another idiom in a speech at Welcoming banquet in 1984. He said “A Chinese proverb best describes my feeling: when the visitor arrives, it is as if returning home.”

案例a和b出自美国总统里根1984年访华时的欢迎晚宴的祝酒辞。案例a引自王勃诗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案例b引自中国成语“宾至如归”。

分析:美国总统在欢迎晚宴上所引用中国诗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尽管中美两国相隔万里,却犹如邻居般亲近;引用“宾至如归”来渲染中国的热情好客气氛,犹如回家般的感觉。这就拉近了中美的亲近友好关系,体现了美方外交话语的寒暄和交际功能。从批评互文性隐喻视角分析,以上仅为互文性隐喻的字面意思。众所周知,1972年12月16日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而美国和苏联陷入冷战。因此,美方寄希望于中国。里根作为中美建交后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通过此次访华采用“亲密”的外交言语以达到缓解中美双方的分歧,缓和双方的关系的目的。

三、结语

互文性隐喻在中美外交话语中使用广泛。美方领导人在外交演讲的重要部分中采用中国谚语或是习语,较高的话语凸显度便于引起听众的注意。一方面,它易于激活听众的认知图式,另一方面,便于建立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联系。因此,互文性隐喻的选用是很聪明的外交策略表达。但是,谚语或习语本质是“多音”的,具有言外之力。通过历史研究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的互文性隐喻使用情况,推断出说话者隐含的或无意识的动机,体现了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外交策略。批评互文性隐喻分析为研究中美外交话语提供了一个动态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固有文本的含义解读,而且结合具体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可以激活读者的认知模式,推断出美方背后的政治意图或言外之力及中美外交关系的微妙变化。

[1]賴彦, 辛斌.英语新闻语篇互文修辞功能分析——从评价理论的视角[J].当代修辞学, 2012(3):3-5.

[2]Charteris-Black J.CorpusApproachestoCriticalMetaphorAnalysis[M]. NY:Palgrave Macmillan. 2004.

[3]纪玉华, 陈燕.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42-48.

(责任编辑 文双全)

A Study of Intertextual Metaphor in Sino-America Diplomatic Discourse

KANG Jun-fang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 AHUT, Ma’ 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Criticism Metaphor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textual metaphor of Sino-US diplomatic language and combined the specific background of history to discuss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textural metaphor in the diplomatic discourse, to some certain extent, activates the cognitive mode of the reader to expand the comprehension space of the discourse and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discourse contents and make the readers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diplomatic discourse.

diplomatic discourse; intertextual; metaphor

2016-03-30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Y2015016)

康俊芳(1988- ),女,河北张家口人,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助教,硕士。

H319

A

1671-9247(2016)04-0036-02

猜你喜欢
互文性中美听众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2019年中美贸易战时间轴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