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合作对缓解太空冲突的影响研究

2016-07-05 09:28周黎妮傅中力
装备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共享模式合作模式

周黎妮, 傅中力, 王 姝

(国防科技大学 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太空合作对缓解太空冲突的影响研究

周黎妮,傅中力,王姝

(国防科技大学 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摘要通过太空合作缓解太空冲突对国家太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美苏(俄)太空冲突和太空合作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结合太空合作现状阐述技术、政治和军事对太空冲突和太空合作的影响;从技术和政治角度分析协商、配合、互助和融合4种现有太空合作模式在太空冲突中的局限性;提出更加有利于缓解太空冲突的“共享”模式。

关键词太空合作;缓解太空冲突;合作模式;共享模式;国家太空安全

太空冲突是指在太空领域敌对双方武装力量之间发生的低强度的军事对抗。太空冲突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战略研究界的关注,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太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1-9],且针对如何缓解太空冲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大部分国内外学者均认为通过太空合作可以避免太空冲突的发生[9-12];也有国外学者认为,虽然美国可以通过合作降低太空冲突的可能性,但是与中国开展太空合作反倒会提升美国太空威胁的程度[13]。研究现有太空合作模式对于缓解太空冲突的局限性,提出更加有利于缓解太空冲突的合作模式,对于研究缓解太空冲突、维护国家太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研究美俄(苏)太空冲突和太空合作的历史进程,结合民用、商用和军用太空领域合作现状,研究技术、政治和军事在产生太空冲突和促进太空合作方面的作用;分析技术水平和政治决心在协商(coordination)、配合(augmentation)、互助(interdependence)和融合(integration)4种现有太空合作模式下的具体表现,研究现有太空合作对缓解太空冲突的局限性;最后从技术和政治角度提出更有利于缓解太空冲突的“共享”合作模式。

1美俄(苏)太空冲突与合作历史

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太空成为新的“高边疆”,美苏作为航天技术水平发展最高的航天强国,在开展激烈的太空技术较量的同时,也进行了意义重大的太空合作。

1.120世纪70年代以前

在导弹和核技术的发展初期,美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由于当时军备控制还未出现,美苏之间无法建立互信,于是出现了交替的太空军事行动。美国于1945年研制出原子弹,苏联于1949年研制出核武器;苏联1957年进行了第一次洲际弹道导弹测试,美国1958年进行了测试;1958—1962年,美国和苏联又分别进行了5次和4次空中核爆试验。太空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太空冲突一触即发,“不断提升的威胁将使太空成为人类新的战场”[14]199。

经过高空核爆试验,美苏都认识到,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辐射会使大量卫星失效,再加上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美苏双方均认为单方面的军事途径不能解决太空安全问题。美苏双方转而针对可开展的军事太空竞赛达成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协议,其中就包括1963年签订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7年在联合国框架下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美苏2国的积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太空战争的爆发。但是,由于美俄在该领域的互信有限,双方继续进行常规反卫星武器试验,使用核武器(未携带核弹头)进行反卫星和反弹道导弹拦截试验[14]205。

1.2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苏的太空军备竞赛有所缓解,美苏之间签署了《和平利用和探索外层空间合作协议》,并于1975年7月,实现了阿波罗飞船与联盟号飞船在太空的对接[15]。1979年阿富汗战争后,美苏之间关系趋于紧张。苏联从1976年开始继续测试常规共轨反卫星系统,1978—1982年间每年测试一次,并于1979年初步具备在轨操作能力。美国则在F-15上进行名为“空射型微型飞行器”的反卫星武器试验。随后,苏联也从米格-31飞机上开展类似的反卫星试验[16]。美国为了更好地应对苏联的威胁,于1983年3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SDI)。苏联也宣布重启导弹防御计划。1986年,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里根针对合作问题交换意见。几年后,苏联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自由化改革,并重启了美苏太空合作。

1.320世纪90年代以后

1991年11月,苏联宣布解体。继承苏联绝大部分太空项目和产业的俄罗斯,出于挽救本国太空经济的需求,向美国发出了太空合作的倡议。1993年4月,美俄就能源、太空等领域的技术合作达成协议。同时,为了减少国际空间站的经济成本并利用俄罗斯在载人空间站方面的技术经验,美国在征得国际空间站原始合作国家的同意之后,接纳俄罗斯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此外,美俄2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方面也开展了合作,1994年首位俄罗斯航天员乘坐航天飞机进入太空,1995年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此后,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国际空间站共完成了5次对接,3名美国航天员登上了和平号空间站[17]。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加大航天投资力度,极力恢复其航天强国地位,在调整其产业结构的同时,以振兴其商业发射能力作为主要手段。美国继续研究发展反卫星武器,并于2002年6月单方面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在国际空间站的合作项目中,虽然美国和俄罗斯同意将其寿命由原来的2020年延长至2024年,但是俄罗斯也曾经表达过在国际空间站任务结束后,将基于本国的核心舱段独立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2影响太空合作和冲突的因素分析

从美俄(苏)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和合作历程来看,在1963年和1983年2个时间节点附近,美苏双方在太空中的关系最为紧张。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美苏之间不但没有爆发直接的太空军事对抗,反而在太空领域开展了影响深远的合作。下面主要分析技术、政治和军事等因素对美俄(苏)太空冲突和太空合作的影响。

2.1技术对太空冲突和合作的影响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太空成为各国竞相竞争的新“高边疆”。航天技术起源于导弹发射技术,具有很强的军事敏感性,尤其是在航天技术发展初期,美俄太空关系一度非常紧张。美俄都迅速认识到在轨卫星的军事用途(当时主要是侦察监视),通过试验验证高空核爆摧毁和损伤卫星的能力,并相继发展各自的反卫星技术。美俄之间激烈的军事航天技术竞争,似乎会爆发一场不可避免的太空冲突。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事实上,美俄并没有在太空中发生直接的太空冲突。因此,虽然技术发达的航天强国之间爆发太空冲突的可能性最大,但是技术水平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从目前已有的太空合作组织形式来看,具有技术优势的航天强国和航天组织依然是国际太空合作的主导者。以商业航天发射为例,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几乎占据了整个国际商业发射市场。2014年全球92次航天发射中有23次商业航天发射,其中美国进行了11次,且几乎与俄罗斯2013年进行的12次商业发射次数持平,欧洲进行了6次[18]。从太空合作的参与国家范围来看,一般合作组织重点针对某个特定的航天领域,因此参与国家大都具备相关技术。例如参与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的2个组织和12个国家大都具备或正在发展载人航天及深空探测能力[19]。联合国框架下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考虑到技术水平,目前的成员国只有77个,并未遍及全世界。因此,航天技术成为国家参与太空合作的重要门槛。

2.2政治对太空冲突和合作的影响

太空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政治集团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领域。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外宣称发展航天技术是为了维护其进出太空的自由,但本质上是为了单方面地维持其在太空的优先权和优势地位[20]。当国家在太空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太空冲突可能成为国家政治集团维护其利益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由于太空合作带来的透明度,国家政治集团也可以通过合作达到其国家政治目的。例如,美国正在主导形成“多国空间联盟”,在亚太地区与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签订太空态势感知数据共享协议,进一步与韩国和澳大利亚合作扩大构建亚太地区导弹防御系统[21-22],与印度在探月、载人航天方面重点开展合作[23],这些都成为美国“重返亚太”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24]。

2.3军事对太空冲突和合作的影响

国家的军事战略会影响该国在太空领域的较量方式,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太空冲突的发生。冷战初期,美苏在军事上奉行“相互确保摧毁”的原则,因此,美苏双方极力发展太空技术,尤其是反卫星这类能遏制对手的技术,双方在技术发展水平上呈现交替占优的局势。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在“相互确保生存”原则的掩护下,提出星球大战这个看似以防御为主的计划,但是由于反导技术在本质上与反卫星技术相同,因此,星球大战计划本身并没有改变美国在太空军事称霸的野心。美国一直反对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建设,并取消了用航天飞机把有中国元素的阿尔法磁谱仪安装到国际空间站的计划[25],其主要的借口就在于担心航天敏感技术的转移会促进中国导弹技术和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对美国构成军事威胁。2011年,美国借口信息技术流失,出台了禁止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的沃尔夫条款。2013年奥巴马放宽了对商业卫星及相关物项的管制,但是美国出于对中国政府“将民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混在一起”的忧虑,对中国仍旧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26]。由此可以看出,太空技术的军事敏感性将成为阻碍太空合作的重要因素。

3现有合作模式对缓解太空冲突的局限性

由于技术水平和政治决心的差异,太空国际合作已经呈现出多种形式,按照合作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协商、配合、互助和融合[27-28]4种模式,不同合作模式下合作的形式、范围和目标也不尽相同,在缓解太空冲突方面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表1的分析表明,虽然太空合作总的来说有利于缓解冲突,但是现有的4种合作模式都不能完全消除太空冲突。由于技术水平差异和合作的政治决心的不同,4种太空合作模式在形式、范围和目标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在缓解太空冲突方面有不同深度的影响。在协商和配合模式下,虽然参与太空合作的国家都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是由于协商模式缺乏合作的政治决心,因此该模式仅能从民众层面缓解冲突,且缺乏政治保障;而配合模式有政治上的合作,因此该模式有利于缓解联盟内部的太空冲突。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从协商模式到配合模式再到互助模式,随着合作政治决心的提升,其抑制太空冲突的作用明显增强,尤其是互助模式能有效缓解在技术上对等的航天强国之间的太空冲突,从而最大程度地抑制太空冲突的爆发(因为太空冲突最有可能在技术上对等的航天强国之间爆发)。但是,随着合作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融合模式已经成为政治联盟获取全球竞争力的一种手段,虽然能消除政治联盟内部的太空冲突,但是由于其强烈的政治目的,反而有可能刺激政治联盟外部与其发生太空冲突的可能性。

表1 各类太空合作模式对冲突的影响

4“共享”模式初探

现有合作模式在缓解太空冲突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技术和政治角度提出更加有利于缓解太空冲突的新的合作模式——“共享”。“共享”模式是指普遍接纳人类探索太空的意愿,通过最广泛的太空结盟,共同探索并共同分享太空资源。从技术层面来看,该合作模式不对参与太空合作的国家进行技术方面的限制;从政治层面来看,最广泛地接纳各国的参与。

“共享”模式比协商模式具有更强的合作政治决心,能在抑制太空冲突方面提供政治保障。“共享”模式比互助模式能最广泛的增加参与太空合作的国家数量,除了能消除在技术上对等的航天强国之间的太空冲突外,能将“和平”太空延伸到每一个参与国家。“共享”模式能打破配合和融合2种合作模式的政治壁垒、降低太空合作的政治和军事目的,可以减少来自联盟外部的太空冲突。因此,“共享”合作模式可以比已有的协商、配合、互助和融合4种太空合作模式更能缓解太空冲突。

“共享”模式本质上与1979年联合国提出的《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协定》)中的“人类共同继承遗产”思想一致。目前来看,要实现该模式困难重重,但是,可以参考国际海底区域的作法。一直以来,各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持保留意见,直到1994年7月公约对被视为“人类共同继承遗产”部分的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规定作出修改后,该公约才生效,并由此建立了基于“平行开发制”的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利益开发国际海底。针对外空(包括月球)的资源开发,可以充分借鉴以上做法,设立外空管理局,采用类似的平行开发制度,进行探索和开发外空的活动[28]。就合作内容而言,可以重点考虑太空碎片预报、载人深空探测等。

5结 束 语

本文总结了美俄(苏)太空冲突和太空合作的历史,研究表明太空冲突或合作的发生是技术、政治、军事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有的协商、配合、互助和融合4种太空合作模式都有抑制太空冲突的作用,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技术和政治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共享”的太空合作模式,通过扩大太空合作范围、降低太空合作的政治目的,能更加有效地避免太空冲突的发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NANTATMULA V.U.S.initiative to place weapons in space:the catalyst for a space-based Arms race with China and Russia[J].Astropolitics,2013,11:132-155.

[2]MOLTZ J C.Crowed orbits: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space[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4.

[3]POLLPETER K.The Chinese vision of space military operations[EB/OL].(2014-03-11)[2015-02-12].http://www.defensegroupinc.com/cira/pdf/doctrinebook_ch9.pdf.

[4]孔哲文.“相互确保脆弱性”与中美太空安全平衡[J].卫星应用,2007,15(2):35-44.

[5]MICHAEL N.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space:cooperation,competition,or both?[R].Washington D.C.:the Stimson Center,2013:101-112.

[6]SCOTT A.WESTON.Examining space warfare:scenarios,risks,and US policy implications[J].Air & Space Power Journal,2009,23(1):11-15.

[7]AJEY L.Asian space race:rhetoric or reality?[J].Space Policy,2012(30):138-139.

[8]王显峰.“中美太空冲突论”质疑——兼论中美太空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4(2):60-63.

[9]MARTEL W C,YOSHINARA T.Averting a sino-US space race[J].The Washington Quarterly,2003,26(4):19-35.

[10]SADEH E.Report:United States-China space dialogue project[J].Astropolitics,2010(8):7-18.

[11]HULSROJ P,PAGKRATIS S.Yearbook on space policy,2010/2011:the forward look[M].Vienna:Eurpean Space Policy Institute,2013:243.

[12]孙学霄.从太空控制理论看中美太空冲突与合作[D].上海:复旦大学,2010:62-71.

[13]MOLTZ J C.Preventing conflict in space:cooperative engagement as a possible U.S.strategy[J].Astropolitics,2006(4):121-129.

[14]MOLTZ J C.Protecting safe access to space lessons from the first 50 years of space security[J].Space Policy,2007(23):199-205.

[15]ABELMAN J M.Challenges to U.S.-Russian cooperation in the manned space program[D].Alabama :Air University,1996:4-5.

[16]GREGO L.A history of anti-satellite programs[R].Cambridge: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2012:4-5.

[17]CLINE L,GIBBs G.Re-negoti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greements:1993-1997[J].Acta Astronautica,2003(53):917-925.

[18]Space Foundation.The space report 2015[EB/OL].(2015-08-11)[2015-08-24].http://www.The Space Report.org.

[19]ISECG Secretariat.Annual Report 2014 of the ISECG.[EB/OL].(2015-09-03)[2015-11-14].http://www.globalspaceexploration.org/ 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070Annual-Report_2014_FINAL.pdf.

[20]HILBORNE M.China’s rise in space and US policy responses:a collision course? [J].Space Policy,2013(29):121-127.

[21]郭娟娟.美国会《亚太地区导弹防御》报告呼吁扩大多边合作[J].防务观点,2015(6):46-48.

[22]GERTZ B l.Kerry:U.S.still wants advanced missile defenses in Korea[EB/OL].(2015-05-19) [2015-11-27].http://freebeacon.com/natioanl-security/kerry-u-s-still-wants-advanced-missile-defenses-in-korea.

[23]何奇松.印度与美国的太空合作及其影响[J].南亚研究,2012(1):71-83.

[24]罗斯 F A.太空合作面向亚洲再平衡[J].赵蔚彬,译.外国军事学术,2014(4):31-21.

[25]CRAIG C.Bush administration nixed NASA’s U.S.-China cooperation idea[EB/OL].(2008-11-22)[2015-02-12].http://www.aiviationweek.com/aw/generic/stroy_generic.jsp?channel=awst&id=news/aw122208p2.xml.

[26]RENDLEMAN J D,FAULCONER J W.Improving international space cooperation considerations for the USA[J].Space Policy,2010(26):143-151.

[27]周黎妮,朱启超,张煌,等.外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装备学院学报,2015,26(2):57-61.

[28]赵云.外空活动中国际合作原则的适用:形式和实体要求[J].国际太空,2015(1):36-39.

(编辑:田丽韫)

Impact Analysis of Space Cooperation on Alleviation of Space Conflict

ZHOU Lini,FU Zhongli,WANG Shu

(College of Military High-tech Train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3, China)

AbstractAlleviation of space conflict by space cooperation is of significance for national space security. Based on the nar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US-Soviet (Russian) space conflict and space cooperation,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politics and military matters on space conflict and space cooperation starting from the status of the space cooperation, analyzes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four modes for space cooperation technologically and politically negotiation, collaboration, mutual assistance and integration in the space conflict and accordingly proposes a “sharing” mode which is better for alleviation of space conflict.

Keywordsspace cooperation; alleviation of space conflict; cooperation patterns; sharing pattern; national space security

收稿日期2015-09-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4BGJ028)

作者简介周黎妮(1980-),女,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安全战略与政策。zhoulini@nudt.edu.cn

中图分类号E92

文章编号2095-3828(2016)03-0085-0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783/j.issn.2095-3828.2016.03.017

猜你喜欢
共享模式合作模式
ofo共享单车时代
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军队采购中电子商务企业应用模式探析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浅谈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