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中山的海权思想

2016-07-04 11:18郭慧毅
理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背景影响

郭慧毅

[摘 要]近代以来,外国的坚船利炮使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国的海洋权利受到了严重侵犯。与此同时,当时的仁人志士开始逐步意识到了海洋权利的重要性。其中,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中国首倡海权思想,为中国的海权思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思想对于之后倡导海权的人士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海权思想;背景;阶段及内容;影响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104 — 02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因海洋而联系起来,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形成发展,其中海上实力的强弱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与重视程度逐步加深,继而形成了海权思想。中国在当时虽然与世界的步伐渐行渐远,然而随着国门被迫的打开,“海权”思想亦随之传播开来,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孙中山先生的贡献,本文旨在从孙中山海权思想形成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孙中山海权思想形成的背景

19世纪末,海权理论鼻祖人物马汉提出了“海权”的概念,其理论主要体现在被称为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三本书(《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里。通过对几个世纪以来海上战争和海洋殖民扩张的阐述,总结了海权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海权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认为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势必要拥有强大的海军以及海军基地,马汉海权论一经诞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各国纷纷以此为本国建设海军的理论基础。

马汉海权论形成之时,正是中国饱经外国侵略的时期,随着西方殖民者凭借坚船利炮通过海上入侵,严峻的海防问题摆到了中国人的面前。传统的海防思想在此时已经不足以改变中国的海防现状,因此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就祖国海防问题展开了探索和讨论,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朴素的海权思想。诸如,林则徐提出了放弃海洋保卫海口,“以守为战”、“久持困敌”的战略〔1〕,可以看出林则徐主要还是以守为主,并没有意识到水军的重要性,虽然在之后不久他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为时晚矣。魏源的《海国图志·筹海篇》一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篇系统地论述海防问题的著作”〔2〕,他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3〕,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海军,然而却没有引起重视,直至洋务派兴起,才逐步建立了水军。林则徐、魏源的这种朴素的海权思想其实在当时还是比较实用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之下,他们的思想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带给当时中国的便是无尽的战争与灾难。

1900年前后,马汉的海权理论零碎的经日本传到中国,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立海军并不是仅仅为了防,更应该维护自己的海洋利益,继而明确的提出了“海权”。“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欲固国圉,先争海权,欲征海权,先张海军”〔4〕,这是“从传统的被动的守土御悔海防思想演变为近代的主动的积极进取的海权观念”〔5〕,随着海权思想的传入,还逐渐的为统治阶级接触,时任清朝陆军部左侍郎的姚锡光于1907年制定海军计划,在《筹海军刍议》序中写道,“盖海权者,我所固有之物也,彼虽束我,焉能禁我之海军?”〔6〕,仔细观之,依稀已经看到海权论的影子了,只是当时还没有比较完全的吸收这一思想,而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拥护者,也不可能就出自于资产阶级之手的理论理解透彻。

二、孙中山海权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内容

(一)在外留学以及民主革命准备阶段

孙中山先生曾在广州、香港等这些较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城市学习,较系统的接受了西式的教育。在对比中西后,他深深的感到中西方间差异与差距,“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7〕,这是先生对西方海洋发展状况初步的认识。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这种对比更为强烈。当时马汉的海权论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先生在英日两国留学时,正为海权论在两国风行之时,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海权论,亦试图运用这些思想拯救祖国。1906年12月,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英国要注重海军,保护海权,防粮运不济”,虽然是以英国为例,且未提及中国海权,也没有就海权进行阐述与解释,但是足以说明先生已经对海权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及民主革命进行阶段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和民主革命的逐步进行,孙中山的海权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就中国海权的维护和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建国方略》中,虽然为提及海权一词,但是从具体提出的措施中,包括了港口建设、海洋资源的利用,以及经济和军事上的建设,可见,先生对于马汉海权论的理解是比较深入的,他规划了一幅开发海洋的蓝图,从维护中国的海权,到加强海军建设,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从而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

孙中山对于海权的建设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点:

首先,鉴于当时中国海权缺失这一实际国情所在,必须要维护国家海权,因为这是其它海权实践的基础。先生在当时就已经认识到国家的领土不仅仅是陆地,还应包括海洋,认为海洋之于国力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这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完整和国家独立,“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9〕,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所遭受的列强的侵略,就是这一理论的真实写照。

其次,积极进行海军建设。马汉也说过“海权的历史主要是一部军事史”,因此要想维护和发展海权,海军是必不可少的力量之一。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时,便设立了海军部,凸显了对于海军建设的重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海军发展及其落后,许多条件优良的军港为外国占有,军舰数量也十分有限,先生曾感慨,“中国之海军,合全国之大小战舰,不能过百只……我国之兵船,不如外国之坚利也,枪炮不如外国之精锐也,兵工厂不如不如外国设备齐完也。故今日中国欲富强,非厉行扩张新军备建设不可。”这样的现实状况根本不可能与外国的海上侵略抗衡,更加谈不上发展海上实业巩固海权了,因此海军建设更是时不我待。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政府制定了“国防十年纲要”,把海军建设列为了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部分。

由于袁世凯窃取了孙中山先生的胜利果实,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又掀起了一系列维护革命果实的革命和运动,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建设强大的海军力量的重要性。1921年,先生在《建国计划》的《国防建设纲目》中,就中国当时的国情,提出了较为切实的海军建设设想,并且就此升华为孙中山海权思想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制海权。

第三,发展海洋实业,巩固国家海权。这一点主要是从经济上考虑的。在《实业计划》中,中国应该积极对外开放,而不是封闭自己,要发展利用海洋资源,以海兴国。先生对于海洋实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由点及线到面的规划。首先按照地位及用途的不同,建立由北到南的三个世界级大港,四个二等港和九个三等港以及15个渔业港;此外,政府还效仿一些先进国家,欲大力发展海上运输,想要运输,就要发展造船业,当以上几个方面运作的都比较完善的时候,海洋资源便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开发,从而创造出经济利益,这样才能更好的巩固国家海权,最终达到先生振兴民族的伟大愿望。

三、孙中山海权思想的影响

孙中山首创中国海权,使国人的眼光开始关注海权,而不是处在自古以来的海防思想或是一些人的朴素的海权思想,丰富了国人的思维,因此,这对于当时乃至其后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首先,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是他开展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一思想贯穿革命始终,近代以来,不少列强从海而来,中国在近代与外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的主权、领土拱手送于列强,其中不乏对中国海权的剥夺,这些均使孙先生更加全面认识国情同时也使革命更好的开展下去。虽然由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使民主革命出现了反复甚至是倒退,但是,先生始终维护海权,呼吁国人重视海权,1923年,孙先生曾发表《关于海关问题的宣言》,其中言辞无不表达对于收回海关主权的决心。并将这一思想深入发展。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打乱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计划。

其次,孙中山的海权思想,为其后的有识之士继承,对于中国争取主权独立有了思想和理论上的支撑,“海权之竞争……今后则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矣;……盖太平洋之中心,即中国谓太平洋问题……”孙中山先生的断言在当时可谓高瞻远瞩,对于提高中国人民的海权意识,促进海洋实业的开发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最后,孙中山不仅在中国首创了海权概念,并且还尽量将这一概念进行了实践和运用,使中国当时的海军实力和海洋经济以及海洋主权得以恢复和发展,虽然是曲折的发展,但是仍为今后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海权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得以充分的显现,但是其重要性还是为众多人认同,开始了在中国漫长的发展的过程。马汉讲到,海权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先生为祖国海权的强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凸显海权重要性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依靠利用海洋,成为海洋强国。

结语

中国是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一百七十多年前,中国的国门被迫被打开,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原因我们遭受了近百年的战争,21世纪的今天,世界竞争愈发激烈,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沉静美丽,如何从“浅蓝”稳定从容的迈向“深蓝”,如何让那片深蓝为人类社会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让其更见美丽,如何让历史不再重演,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 考 文 献〕

〔1〕林则徐集.奏稿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史滇生.〔J〕.军事历史研究,1996.

〔3〕海国图志.魏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4〕王宏斌.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5〕唐纯立.论晚清海权思想与海防建设〔J〕.科技信息,2010,(02).

〔6〕张侠,等.清末海军史料〔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

〔7〕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18.

〔8〕符气浩,陈伟.孙中山海权观与南海开发〔J〕.团结,2004.

〔9〕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18.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背景影响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你是谁的背景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