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

2016-07-04 11:18刘星星
理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中国全球化

刘星星

[摘 要]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世界历史逐渐形成。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密集。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理解文化全球化的实质,对中国看清形势,稳住阵脚,在文化整合中彰显民族生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文化;全球化;中国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008 — 02

在历史朝着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文化世界化和经济世界化是相伴而生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新全球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文化日趋多元化。任何现象都有双重作用,文化全球化既为我国文化的创新注入了新因素,秉承“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实现文化大融合,让中国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带来了阻碍,为推崇“和平演变”政策的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扩张带来了契机。中国在文化全球化的潮流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文化的激荡。中国如何能够以最佳的姿态去迎接大国文化输出的挑战,实现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整合是当前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在“融合”和“互异”的双力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流与传播,相互碰撞与吸收。

(一)文化全球化是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世界历史形成过程时就鲜明地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上层建筑方面的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全球文化系统。他们也在这里直接地指出了物质和精神生产的世界化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并肩前进的,只是两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程度、时间有所不同。全球化是以15世纪地理大发现为起点,尤其是在大工业革命开始后伴随着资产阶级“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2〕而产生的。这个阶段经济全球化比文化全球化凸显程度较高。但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阶段,人类的生活、生产、交往和思维方式在信息技术、现代交通、互联网的影响下突破空间限制、发生重大改变。这个阶段文化全球化浪潮进入人们眼帘,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并驾齐驱之势。

(二)文化全球化是满足利益诉求的进程

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是人们基于满足自身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产物。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也不例外,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

第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需求。从资产阶级角度来说,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下,“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3〕在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资产阶级是通过迁移、战争和贸易的方式推动历史的世界化。伴随着生产、消费世界化同时进行的是资产阶级利用一切野蛮、粗暴的手段在各国民族和地区推行自己所标榜的文明,旨在“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4〕。从无产阶级角度来说,“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5〕。无产阶级作为与资产阶级直接对立的阶级,为了实现自身的解放,共产党人必然竭力地在世界各地宣传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扩大无产阶级的联盟,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专政。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是最好的例证。

第二,国家的利益需求。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对外进行交流的职能。国家之间不仅存在利益的共同点,也存在利益的互斥点,这就决定了国家之间合作和竞争的形态,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全球化朝着各个领域渗透。在历史世界化的过程中,每个国家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实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文化的较量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全球化自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机遇

从外国文化流入中国的角度看,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文化都具有差异性,具有优劣之分。因此,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能起到文化融合互补的作用,在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汲取营养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世界文化接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积极地运用来自于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发展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改革开放时期,西方文化以媒体、交通、网络通信等为载体进入中国,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文艺视角、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等进步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活力。

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角度看:随着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性的竞争力。谁能在文化发展上站稳脚跟,谁就能在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直起腰板。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同时彰显着我国的国家形象。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儒家思想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向世人宣传着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高尚品德。中国新兴的夫人外交也向世界人民展现了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端庄典雅,极具亲和力的国民风貌,给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处理好中外关系添上了有力的一笔。中国正在盛行的反腐败浪潮,与他国建立的联合反腐机制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政府铲除毒瘤、整顿党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决心,向世界人民传达了中国共产党清正廉洁的本性,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好评。

(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挑战

首先,外来文化对本国社会习惯的消融。在传统节日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热逐渐冷淡,西方的传统节日如万圣节、情人节、圣诞节日益闯进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圈。在“食”方面,中国的美食对于最新一代的中国人的吸引力低于国外的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在“住”方面,中国房屋的构筑大多以小洋楼的模式出现,逐渐“西式化”。在“衣”方面,韩流、欧美风、日系列款式占据主流,中国的传统元素日渐消失。

其次,外来文化改变着国民的社会心态。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试图通过语言文字禁锢中国人民的思想、迷惑中国人民的心智。在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更加融入世界市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战略轰击着中国人民的社会心态,以达到用文化渗透、侵略的“和平演变”方式瓦解中国的目的。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西方国家以先进的媒体、通讯等工具为平台向中国传播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这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体育、教育、旅游、宗教、哲学等各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

三、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整合、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的策略

在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我国需要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利用一切有利的形式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提高我国文化的竞争力。

(一)整合中外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的提升,我国想要屹立于世界之林,首先要实行中外先进文化的强强联合,推动文化创新。文化的多样性既源于本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也源于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碰撞燃起的新火花。每一个国家的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都是良莠不齐的。我国既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有选择性的学习、吸收外来文化,最终实现“洋为中用,推陈致新”。 邓小平曾说过: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他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6〕。全盘否定外来文化的“左”和全盘肯定外来文化的“右”都是错误的。我国必须要警惕、避免这样的危险,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文化全球化进程中。

(二)扩宽渠道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文化交流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指外来文化的流入,另一方指本国文化的流出。我国想要在文化实力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既要求文化上的创新,也要求创新文化上的传播,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为了更好地实现后者,我国需要利用一切有利的资源,紧跟时代步伐,扩宽文化传播的途径。第一,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可通过微博、微信、QQ等大量新型开放软件,以人民群众为传播主体,向全球宣传中国文化的精华。第二,我国可组织权威的专家学者讲解本民族的经典文化,拍摄有关中国先进文化的电视剧、电影和纪录片,并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放,在重要期刊、杂志的版面定时刊播。第三,我国可在外交方面通过国宴、领导人的言谈举止、夫人外交等细节展现中国优秀的文化。此外,我国也可通过民间团体组织、旅游、交通、商业活动等其他方式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化。

(三)警惕文化侵略、维护文化安全

我们不得不承认,率先进入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历程中形成、积累了许多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经典文化。但是,我们也需要认清、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防止“和平演变”战略在中国上演成功。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增强我国文化主导力,构筑文化安全防护墙。我国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按照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以各种形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基础,旨在增强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我国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教育、期刊、学报、央视主流媒体等传播媒介,专家讲座、社会论坛等交流形式,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内化为大众的信念,付诸于实际行动。在向大众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需强化他们对文化渗透、侵略的认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我国文化的主导力、国民意识的抵抗维护本国文化安全。

〔参 考 文 献〕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8.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中国全球化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避免情绪化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