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各中小学校正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文中笔者将阅读心得与学校课改和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出在课堂中构筑合作学习的关系,提升课堂教学质效。
【关键词】课改;合作学习;英语写作教学
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教授所著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让我对日本的課堂教学改革颇感震撼。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所谓“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那么课堂中,我们怎样才能既保障儿童学习的权利,又让高品质的学习在课堂得以发生呢?
首先,尊重和信赖儿童。教学的基点是尊重和信赖每一个儿童。学校中之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都是因为儿童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尊重和信赖造成的。这真是一语中的。当前,我校正积极推进“南通市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认真贯彻“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教学要求。然而,总有老师质疑称:学生的基础薄弱,如果不细致讲授知识要点,学生一知半解,他们如何合作?合作什么?怎样保证教学进度和学习效率?
这些追问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部分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与信赖。尊重、信赖学生就是要相信他们的学习和选择的能力。虽然他们学习基础、经验背景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与同伴的合作,超越原有的学习经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必须停止怀疑,用信任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的学生,尊重并信赖他们的学习潜力。也许不久您就会惊诧于学生的表现。
其次,从倾听走向交响。“倾听”原指接收他人语言的过程。它看似“被动”实则有一种特别的“主动性”,它代表了对对方观点的关注、同情、同感和共鸣,让对方产生信赖感,拉近两人的距离,使得一方能在另一方观点的基础上思考,形成双维的思维和经验的连锁,产生“交响”,从而将学习和合作引向深入。
然而,教学中我们往往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对基础薄弱、性格内倾、表达欠佳的学生明显缺乏耐心,更谈不上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情感,只是按照自己的预设讲解、操练、巩固,这种做法常常忽略了活生生的儿童,忽略了儿童与身俱来的探索欲望和学习能力。佐藤学教授认为:“倾听”是深入学习的必然途径。善于倾听的老师总是乐于创造契机,降低自己的高度,在与学生平行的视野范围内来关注学生的言行。善于倾听的老师教学时总是言简意赅,音调适度,关注和接纳每位学生的发言,并巧妙地将学生的发言串联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同伴的思考和帮助,丰富经验、深化知识,生发智慧。于是,课堂上的每一次相遇,都有了思维的碰撞与交锋,成为学生智力生活中最美妙的“交响”。
第三,构筑合作关系的课堂。佐藤学教授在书中提到: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使学校成为学习的共同体,这是教师们的共同愿望。然而,这美好的愿景,确实面临诸多挑战。即使在日本,以前在提倡“独立解决”、“自学自习”的“勉强”文化中,人们把不借助别人的帮助、独自解决问题的学习称为好的学习。如今,在“学习”的文化中,人们开始追求“互惠学习(reciprocal learning)”,即积极接受他人的多种意见和认识,并毫无保留地告之自己想法的相互学习。因此,学习是通过“个体与个体的切磋”这种“合作”方式来实现的。书中,佐藤学教授介绍了日本广见小学在佐藤校长的领导下,全体教师开展“在教室中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课题,明确了“建立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目标,并通过三项课题为中心来推进达成合作学习关系建立;经过几年的努力,广见小学成为了附近学校改革的中心。这样成功的例子,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当下,仍有不少学校远非儿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场所,那里仍然时常发生儿童逃离校园、逃避学习的现象。因为在传统的课堂,他们的存在得到漠视、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的兴趣被无情的泯灭、他们的思想被残酷地禁锢,唯有在课堂里构筑合作学习的关系才有可能变革这种学校。合作学习的课堂对于儿童而言是构筑关爱关系的一种伦理性实践。因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不是师生单向型互动,而是师生间双向型和师生与生生的多边互动。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师生共同活动、平等交流、相互支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合作的学习模式也有利于因材施教,使不同的水平的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也可以创造轻松的环境、降低学生的焦虑、增强信心、促进人际交往。
本学期,笔者尝试在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构筑合作关系的写作课堂。首先,课堂模式上,笔者摈弃了传统的“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的单向交流模式,把写作的过程调整为:导入话题→讨论主题→撰写初稿→师生反馈→自己修改→同伴互评→教师评价→重写定稿这八个步骤。这种新型的英语写作课堂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增强同学间的互动合作、大大提高了写作训练的有效性。
宁静的课堂革命已经开始,这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挑战。通过阅读佐藤学教授的著作,笔者深切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和信赖儿童,通过师生、生生间“倾听”在课堂构筑合作学习的关系,激发学生的“交响”,让高品质的“学习”在我们的课堂得以发生。
【参考文献】
[1]邓郦鸣等.“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
[2]吴军.“激活高中英语写作课堂的策略与方法”,《成才之路》,2010年第14期
[3]佐藤学(著),钟启泉,陈静静(译).《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