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显著提高,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语言之美是当前许多教师对自己提出的又一个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更要结合语言的特点,将语言美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美
语言离不开思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语言始终是围绕着各自国家的思想和文化不断前行和发展的,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就像七八点的朝阳一样,所以我国教师的责任极其重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殿堂的一颗最光辉灿烂的瑰宝。语言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当中最显著,最奇特,最美丽,最具有传承性,神秘性,复杂性,多样性的文化底蕴之一,如今全球教育非常重视语言教学,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部落,一个物种的基本标志,特别符号,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在世界语言不断完善创新发展的今天,各国教育界正在努力积极建设性的发展创新自身的语言,下面我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美方面谈一谈对语言文化发展的展望和看法。
一、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美体现在语言的准确、规范
小学教师应该应该以全国推广最广泛的普通话教学,每篇课文都因该用普通话声情并茂的读给学生们听,让学生回味无穷,让他们从课本的故事中,从老师的普通话里真正感到东方的奥妙和东方的神韵,这就要求老师的普通话很标准,不能带一丁点的方言,也不允许像古文或文言文那样之乎者也,并且要将最真实的文学,最动人的画面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其实还可以将一些课本故事中的真人录音配音播放给学生们听,让他们回味无穷。并且教师对于课文的字面理解,词句的理解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剖析和作者的意图都要掌握得足够透彻,而且在讲述古文,文言文这类文章的时候要把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真实含义用准确的现代语言真实准确无误的表达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正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以免让学生造成困惑和误解。这显示了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标准性和重要性。在精准的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讲授的趣味性、生动性、爱模仿、想像力丰富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更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要一味的给他们灌输,要多给予他们展现自身的机会,要给予他们想像的空间,要用引导式、发散型的教学理念来传授小学语文课程,比如可以让孩子们大声朗读课文,背诵诗词,给老师提问和进行一系列的互动方式让语言文化教学多姿多彩,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学习,要用艺术性,科学性的方法教导学生,要让最伟大的人物,最感人的事迹,最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最美丽的画面都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这全靠老师的绘声绘色的用各种形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学生热爱语文,甚至迷恋语文,他们才能主动的,积极的学习。这样老师也不会太累,学生们也不会油然得太枯躁,何乐而不为呢?让学生们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老师的语言美,形象美,课文美,中华文化美。
二、语言美体现在声音美,注重抑扬顿挫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当中描述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如说这种诗句,老师就应该做到有声胜无声,就要把杜甫那种作诗的心境最充分的表达出来,读到润物细无声这句的时候,‘细无声,老师要用有声的朗读表达出来,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夜晚春雨滋润下的锦城的一片静悄悄。老师朗读的时候就要注意抑扬顿挫,注意轻重音,一定让他学生们感受到老师最美的声音。
三、美在声情并茂,美在师生融洽
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老师因该特别注意多用鼓励性,激励性的语言和声音帮助孩子,使孩子们更加进步,身心更加健康。例如:可以说你这样做很好,但是能够这样就更好了,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先肯定后否定的方式让孩子既能够欣然接受,也能感受到老师的语言美。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老师必须深切领悟这一点。另一种是无声的声音,那就是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的让孩子觉得语言美,动作美,行为美的艺术形象。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微笑是和孩子互动交往最好的通行证。作为老师,光具备有声美是不够的,无声美和有声美同等重要。比如:多给予孩子们微笑,拥抱孩子,牵牵他们的手,抚摸他们的头,千万别吝惜这些爱的举动,这种语言美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
四、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基本礼仪规范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孔夫子曾经说过,尊师重教,其实这是相辅相成的,老师爱护学生,学生也因该尊重老师,要让孩子们知道,要学习中华文化,学习语文,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人,做一个符合东方传统礼仪规范的中国人,这需要老师身体力行的正确引导和教授,如果连做人的规范都没有很好的养成,是不可能学好语文,不可能真正领悟到中华传统语言文化的。所以老师的责任极为重大,语言美和礼仪美同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的配合和教育才能促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语言和礼仪的双丰收。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的完成教学任务,要注重我国儒家思想道德当中的育人规范,做人礼仪,要让我们的青少年在小學生时代开始就要逐渐养成东方传统的礼仪规范,例如:教给他们如何尊重父母,团结同学,尊重师长,如何区分事物好坏,让他们熟背三字经等儒家经典教材。让他们最终既掌握运用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文化美,华夏文明语言美,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做一个有用的中国人,为中华不断振兴而为之努力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武永萍.让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美起来[J].教育,2016(2):29-29.
[2]张莉.美的课堂需要美的语言——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J].文理导航旬刊,2014(1):52-52.
[3]徐红飞.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美[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7):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