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现状研究

2016-07-04 03:39徐绍琼张有福王贵义
学园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现状

徐绍琼 张有福 王贵义

【摘 要】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现状研究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献查阅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云南省部分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 党内组织生活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31-04

黨内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加强党内组织生活,对于强化党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提升综合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时强调要强化党员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因此,加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对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研究,切实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为了对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把握,探索提高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实效性的途径,2014年3~8月,课题组对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中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5所高校开展了有关党内组织生活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8份,回收率为94.67%,其中有效问卷567份,有效率99.8%。本次调查数据的录入及分析均使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问卷围绕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内容来设计,包括相关制度、形式、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内容。

一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现状

1.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开展的频率

从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开展频率来看,时间间隔应该缩短,次数应该增加。以“您所在单位支部平均多长时间过一次组织生活”来调查,有275人认为所在党支部一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开展一次,占48.5%;有165人认为所在党支部两个月会开展一次,占29.1%;有127人认为所在党支部三个月或超过三个月开展一次,占22.4%。按照《中国共产党生活制度》中有关组织生活的规定,正常情况下,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每学期参加一次支部民主生活会,所以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文件规定可知,调查对象所在单位支部党内组织生活的时间间隔还应缩短,次数还应增加。

2.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内容比较丰富,形势也比较多样。以“所在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来调查,有409人认为是学习理论时政,占72.0%;有381人认为是党员发展转正审批大会,占67.1%;有297人认为是上党课,占52.3%;有253人认为是学习讨论业务知识,占44.5%;有215人认为是文体活动,占37.9%;有101人认为是外出参观考察,占17.8%;有86人认为是志愿服务,占15.1%,有34人认为是其他,占6.0%。

3.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效果

从每次参加的人数来看,活动都能保证半数以上的同志参加。就“所在支部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人数”来看,有112人选择全部到,占19.7%;有423人选择半数以上,占74.7%;有32 人选择不到半数,占5.6%。从所在单位党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活动效果的调查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活动效果比较满意。对所在党支部的活动效果,有117人认为效果很好,占20.6%;有314人认为效果较好,占55.4%;有123人认为效果一般,占21.7%;有10人认为效果较差,占1.8%;有3人认为效果很差,占0.5%。

4.普通党员主体地位的体现情况

从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因来看,选择“活动确实有意义,自己很愿意参加”的调查对象有279人,占49.3%;选择“党内制度要求必须参加”的调查对象有246人,占43.4%;选择“看在活动组织者的情面上不参加不好意思”的有31人,占5.5%;选择“其他原因”的有11人,占1.8%。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或主动或被动都参加了党内组织生活。

从给所在党支部提建议的方式来看,有49人通过网上提建议,占8.6%;有301人在现场提建议,占53.1%;有83人书面提建议,占14.6%;有43人通过打电话提建议,占7.6%;有91人没有提过建议,占16.1%。现场提意见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但还有少数同志没有使用好自己提意见、建议的权利。

从自己在支部组织生活中发言的情况来看,选择“每次都积极发言”的有171人,占30.3%;选择“依主题而定,感兴趣的才发言”的有349人,占61.4%;选择“基本不发言”的有47人,占8.3%。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或主动或通过引导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保障自己在组织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二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组织生活缺乏计划性

部分党支部不能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前对组织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周密安排,没有明确每个阶段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随意改动活动内容,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导致组织生活不系统、不规范。在调查过程中,少数高校党支部没有制订党内组织生活的计划,部分高校党支部虽制订了相关活动计划,但执行起来随意性较大。在调查中,部分支部书记表示,鉴于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自身发展以及其他行政性、事务性工作,党支部组织生活没有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内容和形式。通常支部生活的开展会选择大家都比较空闲的时候,但事实上会存在一定时间内大家一直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支部活动一推再推,等到稍微空闲,支部活动就一次又一次召开。这样虽能保证组织生活的数量,但在质量的保证上还有待加强。

2.组织生活缺乏创新,形式单一

党组织生活的内容老化、活动形式单调是目前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突出问题。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新形势对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内组织生活的新要求,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者还习惯于以老眼光看问题、以老办法抓工作,在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组织策划和内容设计上与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够,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党的组织生活还基本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的水平上,组织生活的公式化、形式化现象严重,且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乏味,导致支部成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出现有的人干脆不参加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从集中学习的情况看,当前大部分高校党组织在理论学习、时政学习和上党课方面还通过阅读、看新闻等传统方式来获取时事政治信息,花费时间长,信息量小,内容重复交叉,降低了学习者的新鲜感,使党员对集中学习感到厌烦,学习效果普遍不佳。参观考察本是一种比较好的活动方式,但由于普遍不进行总结、反思,致其沦为纯粹的旅游休闲活动。从组织生活的内容看,不少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时,搞得最多的是参观考察和休闲娱乐活动,而很少开展学习、服务、报告、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党组织生活变成“缴缴党费,读读文件,看看片子,碰碰杯子”,内容与形式不够丰富,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参与者态度淡漠,参与积极性不高,严重削弱了党组织在思想政治上的优势。

3.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调查中,被调查者在对所在单位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时,认为“很好”的有117人,占20.6%;认为“较好”的有314 人,占55.4%;认为“一般”的有123 人,占21.7%;认为“较差”的有10 人,占1.8%;认为“很差”的有3 人,占0.5%。本次调查的对象来自云南省部分在昆高校,除了一所高校只有一个校区外,其他都是多校区、多模式管理。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高等院校在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双扩大的背景下,以往一个党支部只有几个人的情况已不多见,党内组织生活开展存在较大困难。调查过程中,某教师支部书记反映,现在教师忙于多校区授课和自己的科研,大家时间不一致,开展一次支部活动都存在一定困难,更谈不上创新。某教师支部支委反映,自己所在的支部原来一个月收一次党费,但很多老师一个月都不能见上一面,只好调整为一季度收一次党费。虽两位老师谈论的是个别现象,但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高校扩招、多校区管理背景下,高校党内组织生活仅能完成规定动作,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提高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实效性的对策

1.加强教育引导,在强化主业和主体意识上下功夫

第一,在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主业意识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主业意识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前提。提高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关键,必须切实负起抓党建的责任。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提高对开展党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认识到,党组织生活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监督,增强其党性观念,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是保障党员权利、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党内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活动,从而提高其抓党组织生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要把开展党组织生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签订工作责任书,强化党组织负责人的主业意识。测评党员群众对党建工作、对党组织生活的满意度,并把其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无所作为的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落实问责制。三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带头参加组织生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要主动向党小组(党支部)汇报思想动态,自觉将自己置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中。

第二,在强化党员意识上下功夫。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党员角色意识、使命意识、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等的教育,使其明白,身为一名党员,必须坚持为师生服务,把为师生服务当成自己的使命、追求,心甘情愿地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党员充分认识到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章党规的组成部分,是党员接受党的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途径,能否严格遵守组织生活制度是党员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的重要体现;要教育党员了解组织生活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七项制度的内容、要求和程序,明确作为一个党员如何积极遵守、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制度,养成在党的组织生活中自觉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和风气,广大党员的意识提高了,组织生活制度才能有效落实,形式才能进一步创新,组织生活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在强化党员主体意识上下功夫。党员是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实践中居于核心地位。党员过组织生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其主体意识是影响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因素。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要以党员为主体,依靠党员,为了党员,从而激发党员的主人翁精神,调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就要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在传统的组织生活中,支部书记通常是组织生活的中心,支部书记说了算,一般党员是受教育者。因此,要加强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解决好当前一些党员主体意识不强的问题,特别是高校师生党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缺乏参与党内事务和民主生活的积极性,缺乏对党的事业负责的主人翁意识。要充分利用理论学习的机会,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相关规定,使广大党员认识到,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组织加强对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增进党内团结的重要保证。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认真进行教育帮助,使其自觉接受组织管理。要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少讲成绩、多讲问题”“言者无罪,闻之足戒”的原则,按照党性的要求,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氛围。

2.加强改革探索,在创新活动方式上下功夫

党组织生活要与时俱进,把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融为一体,使活动形式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都要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必须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紧紧围绕“规范、开放、创新”等关键词,按照组织生活“有主题、有讨论、有共识”的要求,高校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组织生活中的薄弱环节,勇于改革探索,不断挖掘资源,探索出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党组织生活方式。

第一,结合多校区、多模式管理,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支部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高校师生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媒介。要積极探索运用网络开展党员教育、互动交流的组织生活,将党的知识、不涉密的党内文件和有关的学习资料等及时地、有计划地在网络上发布,让党员们通过网络随时阅读、学习党的知识,讨论党的事务。这不仅能激发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还可拓宽党员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组织生活的覆盖面。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班级QQ群及时传递信息;平时师生间可以通过邮箱发送邮件,传递资料;飞信、微信也成为高校教师管理学生的重要渠道。鉴于党内组织生活的严肃性、纪律性,每个党员必须在党的一个组织中过组织生活,但多校区、多模式管理的现实促使我们利用互联网的联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开展支部生活,通过远程在线视频参加组织生活,通过在线语音来发表意见和建议。

第二,结合专业实际,增加党内组织生活的场所。高校党组织主要由教书育人的教师党员群体构成,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传统组织生活的场地主要是会议室或教室,事实上组织生活的开展可以结合高校各支部教师的专业实际,将相关的活动安排到实验室中或社会现实场景中。例如:昆医护理学院党支部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相关的支部生活可以到医院、社区,真正为百姓服务、为患者服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教工党员的文化、专业、智力优势,到实际生活中去,既能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又能增强大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并在实践中增强党性锻炼。

第三,创新方式方法,使教育内容入心入脑。调查中,在问到“您觉得党的组织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更合适”时,认为“严肃认真地学习和研讨”的有125人,占22%;认为“随意畅谈”的有200人,占35.2%;认为“结合相关单位建设发展问题开展讨论研究”的有242人,占42.6%。可见,高校基層党组织要勇于改革探索,活跃组织生活形式,在重点与特色工作中发掘新亮点。在这方面主要是变被动教育为互动教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变灌输教育为研讨教育,切实防止出现“就党建抓党建”或一味地“娱乐化”“业务化”的现象,努力做到“三个增强”:一是增强组织生活的时代特征;二是增强组织生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三是增强组织人员实现角色互换的实效性。转变这种组织生活形式,可采取党员轮流主持、轮流授课的方式,使党员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从角色转换中唤起党员的参与意识,发挥每个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既能培养党员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荣誉意识,又能提高党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3.加强理念引领,在增强组织生活实效性上下功夫

第一,要以先进理念引领,找准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面对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找准高校党内组织生活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突出组织生活内容的新颖性。具体来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及时向全体党员传达新信息和国内外重大新闻,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党员对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有新的认识,对党充满信心,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积极主动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二是内容上要紧贴时代、紧贴现实、紧贴基层。我们应当顺时代的潮流,力求组织生活内容新颖,树立创新意识,组织党员学习十八大理论,并紧紧联系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让党员们能感到学习的乐趣,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三是要与高校教育教学特点紧密结合。牢固树立“融入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意识,在组织生活里,应千方百计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习,组织党员听评课,举行党员教学比武活动,探讨教学疑难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党的组织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同时,使党员们认识到组织生活不仅能使思想得到陶冶,而且能使业务得到提高,为党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四是要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党员是师生的榜样,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体现在每个党员身上,若全体党员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就能带动了全体师生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刻苦的良好风气。在组织生活里要大力宣扬师德先进事迹,通过党员师德演讲、师德知识问答、教育个案分析、党员论文答辩、专题学习、党员讲坛及主题实践、义务劳动等内容,突出党员的先进性与先锋模范作用,丰富组织生活形式,使其提高认识。要改变以往党组织生活死气沉沉的局面,将其从读文件、报纸中解放出来,使组织生活内容充实,增强党员教育有效性。

第二,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当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在传统组织生活内容的基础上,把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纳入党组织生活,进一步丰富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组织生活要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把组织生活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坚持“三会一课”,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党课、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等活动,把党员思想汇报、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党课教育等作为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二是组织生活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对象、思想理论和观点,针对焦点、热点问题和普遍性问题,要注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改革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三是组织生活要注重实效性。组织生活要掌握时机,紧密配合当前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通过主题活动、讲座等形式,围绕教学科研、医疗保健、后勤保障、社会服务、就业培训等师生党员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开展党组织生活,解决党员、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四是组织生活要具有预见性。所谓预见性,就是善于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组织局.党的组织工作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伍锦昌.提高高校党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探索[J].高教论坛,2006(1)

[3]李雁.增强高校党的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2009(18)

[4]杨大钧、于祥成、刘志云.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的辩证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0(9)

[5]蒋秀碧.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2(7)

[6]陈志峰.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的基本路径[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7]陈志峰.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问题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8]何克祥.刍论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科学化[J].理论探讨,2011(6)

〔责任编辑:林劲、李婷婷〕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现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