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关键词】生成资源 课程资源 错误资源 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14-01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回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以下笔者以两个教学片段为例谈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回答。
【片段一】
教师出示情景图:买102套衣服,每件衣服32元,一共要花多少元?
师:哪位同学能帮老师列出算式?说说为什么。
生:32×102,因为一件衣服32元,算103件衣服的价钱,就是求103个32元是多少。
师:请坐。谁能估计一下它的得数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觉得大约是3000元,因为32接近30,102接近100。
师:请坐。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生2:我觉得大约是3200元,因为102接近100所以32×100=3200。
师:你估计的很好。
【分析】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情景导入,顺利导入到估算这一环节中。不过,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出现了我们不需要的答案。此时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回答,继续寻求自己想要的答案。虽然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存有“不能忽视学生的错误”的意识,但是,面对出乎意料的答案,却很少有教师注意合适的处理方法。由于教师的忽视,学生中出现的“灵感”转瞬即逝。可是,孩子们的每一次举手都代表他们在积极思考。就本教学片段来说,学生1的估算方法就是四年级上册所学的估算方法,该生对于该知识点掌握得很牢固。因此,我们应该对他的回答给予肯定:“没错,你的估算方法正是我们以前所学的。”然后,再给予适当的引导:“你能不能估计得更加精确些,并说说理由。”而不是“请坐”一句话带过,从而既错失了教师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对该生进行深入引导的良机,又打击了该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作为教师,必须对孩子的每次发言给予认真的评价,并适当地进行引导和启发,以此让学生发散思维。
【片段二】
“我们已经估计出了它的面积大约是3200,你能用你掌握的方法去完成这个算式吗?拿出练习本试一试。”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做好后,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继续巡视,找出典型方法,请学生板书在黑板上(板书略)。小组讨论完毕,教师请学生看黑板,问道:“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有学生举手并说道:“有。”老师很平静地说:“我们课后再交流你的想法。我们先看黑板上的两种方法。”
【分析】新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流程设计得非常精致、完美,并力求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顺利开展。可是,由于设计过于完整,对于预设思考过多,反倒使课堂失去了弹性,因而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教师不是手足无措就是忽略不计。正如本片段,对于突发的情况,该教师事先没有预设到,不过他还是比较“聪明”,机灵地说:“课后交流。”该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以一种看似机智的做法回避了学生的回答,但是却让孩子因为失去了表现的机会而感到很失望。其实,如果教师能借此机会让学生把心中的想法展示出来,或许能让师生都获得意外的收获。
在上课前做好设计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整节课的教学显得更加紧凑,具有前后的逻辑性。可是学生的想法不可能都能被我们一一预设到,如果之前将教学安排得过满,教师为了实施教学任务就会无视可以被利用的再生资源。这是一种“可耻”的浪费,也是对孩子思维无情地抹杀,让课堂失去了人情味。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如果具备了这种品质,他的课堂就会避免过于机械化,从而可以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应用。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学生的课堂回答,这是教师教育机智及个人魅力的体现。让我们还孩子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课堂吧!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