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军
摘 要: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永无止境的探究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交往、生生互动,使得师生共同发展,这恰恰就是凝聚课堂正能量的过程。本文笔者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一些具体实施,进而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效课堂;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正能量
优质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永无止境的探究课题:花最少的时间,让最多的学生取得最大的收获;教师教的轻松自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学相长,师生同乐。但真正实现这样的课堂却非轻而易举。
一、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教学包含“教”与“学”两层含义,它不仅在于“教”,更重要的在于“学”,“学”才是真正的目的。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习方式,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恰恰是符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法。其以现代教学论为理论基础,体现了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原则,从而不断向学生传递着课堂的正能量。
1.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其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先学”(看书并检测看书的效果),教师“后教”(解决“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这种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与“学”主次的教学模式恰恰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即“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先学”的“学情”来确定教师“后教”的内容和方法;“以教促学”,教师的“后教”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继续自学,完成作业。从时间的分配上讲,课堂上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先学、看书练习、检测及当堂完成作业);教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一。这样,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是学生在学(看书、检测、更正、讨论、作业),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虽然教师讲的少了,但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要靠老师引导,尤其需要教师谋划好自学的策略或方案。这样,教师就发挥了主导作用。
2.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学生水平有高低,但课堂上学优生、学困生同时看书,再同时完成检测练习。结果学优生做对了,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学困生可能做错了。那么,学优生就可以当老师,帮助学困生更正.这一环节既是帮助学困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学优生通过帮助学困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又是“培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3.体现分层教学原则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看书、检测,一些学生做对了,一些学生做错了,这就是符合实际的分层.之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做对的同学给做错的同学更正,让懂了的同学讲出“为什么”,最后再由老师“讲在关键处”,共同教会不懂的学生。
二、例谈初中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操作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6个环节.其中前3个环节为辅助坏节,后3个环节为主要环节,下面笔者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为例介绍各个环节的一般操作:
以上6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先学后教”,节约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能力,才能做到“当堂训练”,只有“当堂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在“先学后教”时学得紧张高效,从而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真正释放出课堂教学的正能量。
三、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1.存在误区
(1)将小组合作狭隘地理解为小组讨论
当展开一项教学活动时,老师要求小组讨论,于是学生叽叽喳喳说了一遍,合作即结束。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求形式,忽视了实质,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表面上是进行合作学习了,但最本质的数学思考没有得到开发.这样的小组合作仅仅是为了教师能够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说到底还是为了教师的“教”,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学”。
(2)小组合作过分自由
当教师布置完一项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蜻蜓点水般的在教室中游走,甚至退至教室一角.然后小组依次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完毕,课堂教学活动宣告结束.这样的小组合作处于一种缺乏监控放任自流的状态,教师显得可有可无。
(3)小组中的学困生参与度不高
合作学习确实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优生或性格外向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往往频频发言,而学困生就成了听众,他们往往越过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学优生中获得信息,小组展示时,发言的仍然是那一两个学优生。
(4)评价不当
教师对学生不评价或评价不恰当,不对各组的合作学习作评价,或者即使作评价,对评价结果不加记录和处理;评价没有面向全体,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表扬小组的代言人,忽视对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程度的评价,不褒扬集体智慧的结晶。
2.解决对策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划分好小组,老师在划分小组时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搭配,建议一个小组内的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应该具有差异性,以便优势互补;组与组之间的整体能力尽量维持平衡,可以进行小组间的竞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小组讨论时,应该先由不同的成员进行独立思考,再将思维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交流,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解决。
(2)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应有适当的干预
教师要合理调控课堂内小组合作学习的场面,要保证通过讨论对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和自主学习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能仅仅满足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对于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进行合理的思路引导,即“讲在关键处”,避免学生走入问题解答的误区。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设计、引导和参与密不可分。
(3)特别要注重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组成员对知识的基本掌握是保证每个成员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而学困生在知识的掌握方面往往处于弱势。教师可引导这部分学生课前预习,课前对旧知识复习和新知识预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其参与合作学习的程度以及对新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这样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才会有话可说。
(4)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师不仅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也要注重对积极参与合作的个体和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的评价,同时也要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在成果展示的时候不能单独评价个人,而应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充分肯动团队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巡视并指导学生,关注学生的合作状态,及时发现不积极因素,关注组内成员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合适的评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无论从知识的传授上还是从人文关怀上都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正因如此,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平等。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教诲只有在教师的行为充满人情味时才会被学生接受。这种师生间、生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恰恰就是高效课堂所需要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孙环元,肖秉林,高满生.“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模式略谈[J].中小学管理,1999(01)
2.蔡林森.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体会[J].天津教育,2011(03)
3.徐柏.浅谈合作学习中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0(06)
4.曾剑雯.走出小组合作的误区[J].江西教育科研,2007(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