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莹
摘 要:高中语文是高考中决定学生命运的学科,它所在的分值将逐渐增加,于是对其向课堂有限时间要质量、要效率就成了我们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对此,同行或专家们也做过大量研究,我们在这里仅思考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革新教学理念,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体性;多样性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高低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下面是我们对高效课堂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以兴趣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欲望不强等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已成为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具备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会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语文学科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传统教学的工具比较简单,一般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加上教师的一张嘴。在传统教学中加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如电脑、录音机等,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笔者在讲授《雷雨》这篇文章时,利用多媒体,在银幕上投放相关的资料、作者简介及其图像,又放了电影《雷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剧情,熟悉人物形象,学生对这种上课方式很感兴趣。还可以利用录音机配音或放朗读带。在教文言文时,配上朗读磁带,学生跟上录音朗读课文,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课文,又感乐趣无穷。
二、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
对于更新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清楚教育的本质以及语文教学的本源。如最直白的教学原则是“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所有教师在教学之前在自己内心树立的观念。在课堂之上教师是主导,是主体,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围绕着学生的身心特征来进行。如果脱离了学生,空谈语文教学一切都是无从切入的。教学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是一味张扬教师的个性,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无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对于教材,教师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教材是教学的辅导材料,教师要利用教材服务于教学,要克服教材本身的限制,要大胆取舍,有所选择。如果对教材面面俱到,教师就成为教材的传声筒,丧失了教师的作用了。教师还应该在内心清楚自己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怎么用自己的教学理念来解决重难点,服务于教学。在新课程中,要搞好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传统教育教学观点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摒弃其糟粕部分,而对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育理念应该兼容并收,同时还必须有机地结合各中学具体情况、所任教学班学生综合素质,然后拟订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课改方案,这样才能把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教学成绩才能体现出来,对我们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新起点,新发展。
三、课堂教学方式要丰富性、多样性
今天我们提倡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光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语文教学形式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而单一的语文教学形式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今天有此一说,不在于论证一种教学形式存在的科学性,而在于寻找一种探索突破语文教学的途径,试图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不利的局面。我们知道,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可创造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所谓提示性,是教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蔽性,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如,对作文教学而言,开放性作文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信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符合逻辑,结构完整,并富有感染力的文章。这种文体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更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当学生有时感到头脑中有一定的思维,却无法进行完整而又有逻辑的表达,有时甚至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笔。教师可多结合新闻时事进行日常训练,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以此进行写作训练,能够极大地调动其写作热情,使其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刘波.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7.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