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讨

2016-06-30 02:43姜小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姜小梅

【摘 要】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一个过程,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首先应建立在常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适当的改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本文从课前预习、课堂导语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高中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高中语文学习不仅关系到语文水平的提高,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所帮助。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主要方式,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语文课既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如语音、文字、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要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即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看图说话、对话、发言演讲、写话、作文等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语言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的正确途径就是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习得语文能力“习得性”原则在教学中具体表现在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通过树立目标、群体教学、评价、矫正.学生就可以“掌握”学习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学会”上。是语文高效课堂的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

(二)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打破升学主义的束缚,主张多价值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性格、兴趣爱好、需要等来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使之成为个性化的主体,身心和谐统一的个体。它有两个涵义,其一,语文教学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在感情、有个性、有创造思维的公民。其二,语文教师走自己的教学风格之路,形成富有艺术的“个性化教学”。

(三)“民主化”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陶行之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高峰”教师应是学生的“引导者”、“伙伴”、“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课堂上教师态度温和、方法灵活、创造和谐、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做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二、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思想的变革.促进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与所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课堂教学要讲求效益与公平.充分发挥学生敏主体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学生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创造性.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教学模式和原有教案设计的束缚。

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熏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的接受,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归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者渲染的氛围,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课时,学生一般会觉得文言文枯燥乏味,但对作者王羲之的轶事却有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王羲之生活中的故事作为开端。让学生了解王羲之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文。让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过程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教学的灵活处理和教学方式的探究。课堂提问是思考的起源,当有疑问就应及时提出,并获得解答,我们把教学当作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就是这门艺术的起源,精彩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事实证明大多数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将所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众多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不够深刻。课堂提问本就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过程,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程度和对象,才能将课堂提问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由于高中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观因素对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应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动教学情境,使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轻松、和谐、愉悦中兴趣盎然地掌握语文知识。

四、良好的预习是延伸知识构架

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同时它也是决定课堂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作为学好语文的第一步,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常见的预习方法有阅读法、联想法、设问法和整理法四种。其中阅读法是四种方法中相对较简单的一种,就是从头到尾将课文通读一遍,标记重点难点;而联想法则是根据预习内容进行联想,将新旧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设问法是将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标记出来,采用假设的方式,转变思考角度进行解答,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种预习方式;最后一种预习方式是整理法,所谓整理法即对预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整理,概括预习内容中的重点,让知识系统化。定期向学生推荐课内外读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都有益处。最后练笔,不论是摘抄、仿写还是读后感练笔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道,而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用文字描绘自己的心声。

总之,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要想使语文课堂变得高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无论是课前活动。还课程结束后的延伸。都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霞.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J].才智,2012(01)

[2]李宏.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2013(04)

[3]段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1(05)

[4]谢清华.浅议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3(11)

[5]王小乐.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人文教育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3(20)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