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艳?吴洁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指引。本文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提出立足“三个坚持”,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占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培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积极营造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
关键词:高职学生 核心价值观教育 无形环境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甄选、加工、改造和整合的,对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无意识性、隐蔽性和渗透性影响作用的环境总和。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无形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不认同、接不接受、践不践行。已占“半壁江山”的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念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鉴别力还有待引导和加强。习近平总书记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笔者学校立足“三个坚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占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培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占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阵地
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做出的科学论断,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集中体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基础。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营造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无形环境的实践中,学校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占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阵地,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把握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权和领导权。
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键是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作用。“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当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力量自觉做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才能实现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让高职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占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高地。学校要注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本领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营造良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氛围
舆论是人们对于特定事件、话题、活动表现出来的意见、态度或者信念的集合体,是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对人们的精神、理想、信念产生无形的影响。营造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样才能以正祛邪,帮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内心坚定不移的信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高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意识在对信息进行加工之后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观念,有些观念甚至失之偏颇,这就需要提高对正确舆论宣传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切实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导,旗帜鲜明地抓导向、抓管理,将高职学生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同时,学校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代发展的价值航标用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话语进行宣传,坚持“典型”引路、利用“草根”情怀、发挥榜样的力量,传播有利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凝聚青年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此外,学校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创新核心价值观舆论宣传的方式,针对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爱听爱看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贴生活,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培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
营造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解决什么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积极营造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心灵得到洗涤、精神得到历练、思想得到净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对高职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不能仅仅依靠简单地灌输,还要着力于培育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
1.营造和谐文明、富于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
学校从优良办学传统出发,实现校园精神文化营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厚德、强能、求是、创新”的校园精神风貌。
2.建立平等公正、公开透明的校园制度文化
“沒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文化,学校要注重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制度的平等公正。
3.营造诚信友爱、崇德向善、厚生尚能的校园行为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行动,目标要达成知行合一。学校应坚持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形成了“大型活动传统化,中型活动创新化,小型活动特色化”的校系文化活动体系,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引领诚信友爱、崇德向善、厚生尚能的校园行为文化,努力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指引,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创新研究,是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是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巩固,是关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质量和规格。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高职学校应立足校情,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营造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做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方向和文化方向,主动占领思想阵地、舆论阵地、文化阵地,实现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吴舸.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N].光明日报,2015-08-26.
[2]中央党校教授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