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煌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以提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为出发点,指出了当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阐明了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原则,进而探究了创新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校企 双主体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中职学生进入社会,既缺乏社会阅历与工作经验,又没有学历优势,如何让他们在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是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给中职生一个清晰的自我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促使其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综合技能以及职业竞争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剖析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社会经济变革的迫切要求。在2009年国家德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德育课程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体系。但职业生涯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却没有完全得到深入落实与贯彻,效果欠佳。主要原因如下。
1.学校忽视,流于形式
傳统中职教育“重技能、轻素养”,尚未认识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未形成职业生涯教育全程观。许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流于形式,课程内容仍以概念化的职业理论为主,教学形式依旧沿袭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师资缺乏,素养不高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及职业指导等多方面,需要高素质教师队伍。但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是由德育课教师负责这方面的教学与管理,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几乎没有,甚至连持有职业指导资格证的专职教师也没有。这样的师资队伍根本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
3.学生被动,效果不佳
受年龄、家庭等因素影响,多数中职学生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专业教学缺乏主动性,职业目标缺乏实践性,缺乏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即便有规划,由于学生信心不强、行为松散,规划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不紧,实现可能性也是较小,或与学业结合不紧,设计成空中楼阁等,从而影响效果。
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探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要求“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大量的事实证明: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打造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学校和企业双元育人的优势,将学校育人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 健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适合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双赢模式”。
1.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原则
(1)校内外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是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由之路。当前职业学校可通过组建职教集团、推行新型学徒制等形式拓展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模式,将学校的招生、用人单位新员工培训录用、毕业生的有效就业串联到一起,把产学一体延伸到就业教育领域,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最优化,达到社会、学校、合作单位多赢的目的 。
(2)系统化与差异化有机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有计划地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专业教学相结合,并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同时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群体共性的职业发展需求和个体的层次性差异,采用适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坚持系统化与差异化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实现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既综合又科学的引领。
(3)理论与实有机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制订并实践自己的生涯规划,这就要求教师要避免纯理论化的抽象说教,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将学生“植入”真实的生产和工作情境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更好地反思自身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结构的不足, 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
2.校企双主体模式下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体实施思路(见下图)
3.校企双主体模式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途径
(1)校企共同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①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的育人优势,聘请企业资深管理者、技术专家和杰出校友等组成专家指导团队,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专业指导、职业测评、实践传授等。并且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遴选优秀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负责开发结合专业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制定课程标准,修订校本教材,研讨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保证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
②建设专业校内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参加在职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召开教育发展专题研讨会、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挂职等手段,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从而打造出一批既具有专业就业指导知识和实践能力、又能满足中职生就业需求的“双师型”教师。
(2)校企共同实施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为保证每一位学生都会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要把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生培养计划,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化和差异化的有机结合。
①一年级——测评素质,初拟规划。一年级侧重于职业探索,重点是要做好新生的始业教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让学生认识社会经济形势,了解社会职业、职位设置及素质要求,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同时通过专业测评工具,分析学生的兴趣偏好、性格特征、职业倾向等基本情况,指导学生确定职业性向与职业目标,然后指导学生初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初步具备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
②二年级——体验职业,优化规划。二年级侧重职业定向,引导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每学期安排若干“职业体验日”,带领学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素质要求和职位晋级路线,近距离地体验职场中引导学生适时调整优化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职业目标。这一阶段还要发挥专业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要注重引进接近企业实际的培训项目, 实现教学实践与企业运作的有效嫁接,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③三年级——实战职场,动态规划。三年侧重职业适应,注重个性化生涯辅导。这一阶段学生开始走上实习岗位,学校要实行全程跟蹤管理模式,一对一地给学生提供实习指导。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职业认知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情况,指导学生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使之更符合职场实际,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同时要开展以创业和就业指导为主的培训,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推荐服务,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进而具备动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3)校企共同营造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文化氛围。
①开展“职业前瞻教育”活动。职业学校应该把开展“职业前瞻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工作,并将其作为课程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实训基地和专业对口的大中型企业,聘请知名企业老总、人力资源专家为学生介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指引方向。
②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宣传平台。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里的各种媒体、平台,营造有利于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文化氛围。如在校园广播中开辟职业生涯规划节目,在校园网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专栏,开通热线电话,在学校教学楼、实训室、宿舍等场所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求职简历设计” 评比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③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岗位群,邀请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组织“精英大讲堂”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成功人士的导向力和影响力。在这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友资源,定期举办毕业生励志讲座,请优秀校友回校畅谈职场生活,在校报开辟“优秀校友”专栏,邀请“优秀校友”撰写魅力成长故事,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提供最具有说服力的案例。
三、小结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对于肩负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职业公民重任的职业教育来说,要建立健全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积极创新职业生涯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汪芳芳,陈光洁.略论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
[2]李生京.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6).
[3]张芙丽.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4]谭茭,王姿又.丹凤展翅,绚丽起航[N].重庆日报, 2015-4-23.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