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会计监督模式的策略研究

2016-06-30 22:25王培张济建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完善策略存在问题

王培 张济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地位日益突出,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当前的会计监督体系还不完善,仍存在配套的监督制度不健全、法律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基础监督组织制度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分析现有的会计监督模式入手,分析当前会计监督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围绕企业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从政策制定、人才培养、监督主体延伸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计监督体系;存在问题;完善策略

会计监督是指在会计工作中,通过记录、分析、计算、检查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政收支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体系则是指由若干具有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组织机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会计监督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当前的会计监督模式中存在的弊病日渐显现,因此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大有必要。

一、会计监督职能的意义及我国当前会计监督模式

(一)会计监督职能的意义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会计监督有以下重要意义:

1.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上的每一个经营者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证各个组织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会计行为的合理合法对于推动组织健康良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序运行则保证了整个市场秩序的合理有序。

2. 保护国家利益和投资者的权益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方面不让企业虚增虚减收入,从而误导投资者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国家的税收与企业的财务信息息息相关,因此,会计监督也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必然要求。

3. 服务宏观调控,促进财政管理改革

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市场的有效反馈,而市场是否能够带来有效的反馈则取决于市场的健康情况,市场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健康情况正是通过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加以衡量的。而加强会计监督,完善会计监督模式是保证会计信息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二)我国当前“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模式

我国当前会计监督模式主要由企业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大部分组成,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模式。

1. 企业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监督是我国会计监督模式的基础,也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内部监督的实现主要依靠:一是企业内部的制度的规范,二是企业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三是监督具体实施过程中责任的落实情况。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在技术层面保证企业的良性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在具备有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应当具备有高层次的职业道德。

2. 政府监督

政府作为职能单位,一方面对组织内部有一整套的内部监督系统,以保证行政单位内部合理有效的运行,另一方面,政府也作为企业外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不仅负责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具体的维护工作,还通过税收,审计等各职能部门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给企业的会计行为树立了一把明确的尺子。

3. 社会监督

来自社会的第三方监督主要是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国家明确要求相关的企业每年均需要出具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企业年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来审计企业会计报表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第三方监督一方面弥补了企业内部监督可能存在舞弊风险的不足,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工作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整个会计监督体系的监督效率。

一些特殊的企业还接受来自其他方面的会计监督。例如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还需要接受来自证交所和证监会的监督以保证企业充分及时的披露会计信息。

二、我国的会计监督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企业角度

企业会计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人”、“硬件”、“软件”这三个方面,具体而言:

一是会计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存在缺失。在个别的企业,由于企业的家族性质往往使得企业的“财政大权”掌握自家人手里,而不是懂企业会计管理的人手中,因此常常出现想管却不会管的情况。同时一些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全局意识和远瞻性不注重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的培养,甚至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滋长会计造假的不良风气,主观的忽视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二是企业的硬件配备。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配备与管理软件相适应的硬件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企业客观的经济原因使得相应的硬件設备无法及时的更新,这也是导致某些企业会计监督无法做到位的原因之一。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普及率还不到20%,而配置信息化的管理系统的企业的比例则更低。

三是企业的“软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里的软件是指会计监督管理的制度与理念。有些企业的管理模式过于保守,在硬件更新的同时并没有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保证会计监督的及时有效。

(二)从政府角度

政府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系统内部自身的监督存在着舞弊的风险。一方面政府的监督职能存在着交叉,这就使得责任的落实得不明确;另一方面,财务监督的制度过于宽泛,使得部分的工作人员无法依循工作章程来进行具体的工作。

二是政府作为市场上会计监督中外部的主体,相关会计政策的制定者,其责任发挥的还不够到位。虽然我国的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逐年得到完善,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不够具体。例如有些法条规定相关部门有权对具体的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却没有明确指出哪些单位为相关部门。法律的执法主体不明确,监管手段的不明确等造成了税务,财政,审计部门在具体的实行对企业的财务检查时灵活性不够,容易给企业造假留有空隙,因此也成为了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得以成功的一项重要原因。

(三)从第三方角度

我国的会计监督系统的第三方监督主要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主要通过对企业进行年报审计来实现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繁多,层次不一,这造成了许多小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留住顾客而不得不帮助企业隐瞒企业存在的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甚至于帮助企业一起进行会计信息造假。

二是审计过程中工作量大,审计人员的能力差距大,造成的审计过程中重视速度而不重视质量的现象一直存在。这也最终导致了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是存在个别的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为了个人的私利和企业的财务人员联合造假。虽然这样的情况只是有一小部分,但其对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完善我国会计监督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政策的制定

会计监督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这就要求会计监督政策的制定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要不断的细化。

企业内部在制定相关的会计监督策略时,应当做到:

一是要聚备有长远的眼光,有前瞻性。在具体的会计监督相关的规章制定时,应当考虑到未来几年的会计政策的发展方向,这样才使能企业的会计监督政策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过时,还可以为企业降低制度制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二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例如对于小规模的企业,由于财务监督方面的人手较少,政策制定就要尽可能的小而美,一方面尽可能的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权责的相分离和相限制。大规模的企业在会计监督策略制定时则需要强调综合性和全局性,将会计监督整合到企业的工作流程中去,在强化会计监督的基础上要强化对会计监督本身的再监督。

(二)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会计监督的关键在于制度,还在于人,提高企业、政府、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道德素养对于会计监督体系的良好运行大有裨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会计行业的准入制度,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准入制度。国家的财政部门应当完善后续教育政策,同时财政部门还可以定期的开展调查,调查新出台政策的普及情况。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考试考虑到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信用档案,促使注册会计师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亦可以考虑设置一个相对低门槛的行业培训准入制度,以保证第三方审计工作的基础的工作质量。

其次,完善组织内部会计人才的考核机制,制造合理的人才竞争氛围。一方面,企业从最初从外部引进会计相关人才时应当从德能两个方面来评价会计人才。另一方面在会计人才的后续培养阶段,完善相关的竞聘制度,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德能两方面的评分并通过物质和精神等多种方式予以奖励。

最后,企业应当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以定期的组织讲师开展职业技能课程普及新出台的政策,新出现的技能。小型的企业则可以对员工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学习予以一定的补贴,并将其制度化以鼓励员工积极的学习。

(三)延伸监督主体

1. 打造四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模式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打造“四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模式,主张将公众监督纳入到会计监督体系中来。公众监督的面广,信息来源更加充分,可以为会计监督提供更多的及时有效的信息。而要更好的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拓宽公众监督的渠道。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公开,可以在政府的财政,税务,审计管理部门网站设置专门的投诉渠道,并公示处理结果。

二是要完善公众监督的制度。为了使公众监督发挥效用,避免恶意举报加重相关部门的工作负担,扰乱监督秩序,制定相应的公众监督制度大有必要。制度的制定要做到有序引导,惩戒明确。

三是要配备公众监督的秩序管理部门。要更好的维护公众监督的秩序,必须要明确行政主体。只有明确主体才能做到管理有序,才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 树立大监督的全局概念

大监督的提出是为了促进财政监督的科学化。在会计监督中贯彻大监督的理念,需要我们在实现会计监督发展的探索中必须时刻用全局性的眼光看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在会计监督中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其次,在会计监督中关注财政收入的完整。最后,在会计监督中关注金融风险。

雖然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还有诸多的不完善,但是发展永远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只有实现量的积累才能最终实现质的飞越,为了会计监督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不断的提高我们企业发展的质量,提高我们政府监督的效能,拓宽我们群众监督的渠道,强化我们社会监督的再监督过程,只有这样会计监督才会更加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晓文.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监督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1(04).

[2]杨秀文.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研究[J].财经界,2013(06).

[3]唐洋,王秋林,陈慧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6).

[4]王姝丽.企业外部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J].商情,2014(06).

[5]Kose John,Lemma W.Senbet,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oard effectivenese.Joural of Banking&Finance,1998(22).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猜你喜欢
完善策略存在问题
新形势下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策略研究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会计基础工作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完善策略研究
探究现代管理环境下房地产公司会计管理完善策略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