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 扬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天津)
石家庄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策略
□文/肖扬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天津)
[提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京津两座直辖市亟待进行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作为省会城市的石家庄必须要以创新性思维有选择性的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着力打造京津冀第三极。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增长极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5日
对比长三角、珠三角都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发展现状要落后于前两者,有着协同度不高、产业链不够衔接、缺少次级中心城市(例如长三角的南京、苏州、杭州)作为支撑、缺乏纵深推进的经济走廊等不利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因此加快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将石家庄建设成为功能齐备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省会石家庄的人口基数、城市规模、产业基础等各方面均处于省内前列水平,理应在河北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本文在京津冀城市群主体框架下,深入分析石家庄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石家庄应充分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
(一)京津冀内部结构体系剖析。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天津都是市区人口规模超过千万级别的超级大城市。两大直辖市被众多河北中小城市所围绕,缺少市区人口在500~1000万人(例如长三角的南京、杭州)的特大城市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由于周边中小城市承接能力较差,导致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尚没有形成完整的、高效的链条,这就导致了河北无法真正融入京津两座大都市群。这种两极分化中间真空的城市群结构体系严重制约了京津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2014年国务院批复石家庄行政区划调整,市区人口规模达到467.4万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久的将来市区人口将会接近500万人,将会成为河北省第一个跨入特大城市行列的地区,填补京津冀城市群的真空断层。
(二)京津冀内部产业发展阶段比较。京津冀内部各行政区产业发展阶段分处不同时期。北京第三产业占比达76.90%,按照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北京已全面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天津正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河北省整体水平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与此同时石家庄正逐步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其发展阶段明显处于河北领先水平。京津冀城市群内部产业发展阶段呈明显的梯度格局,所以京津地区的产业势必会向河北转移。河北当前遇到的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产业结构偏重、产业水平不高。因此,河北应借京津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同时,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产业发展阶段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要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重大的战略机遇,有选择性地承接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等,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图1)
图1 产业结构
(三)京津冀内部支柱产业比较。如表1所示,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三次产业区位商呈显著差异,表明三地比较优势产业不同,存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北京市已经全面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形成了以科研创新、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架构体系。天津支柱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拥有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石家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京津,其主导产业主要集中于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建材、化工、钢材、纺织服装等传统第二产业。(表1)
表1 京津石三次产业区位商
首先,石家庄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规模已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其整体公共服务、教育水平、城市竞争力等方面与京津两地差距明显,难以吸引高技术人才。同时,由于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对接京津高端产业转移存在困难。
其次,北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天津目前正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而石家庄正逐步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其发展阶段与京津形成了较大的落差。
最后,由于产业整体规模远落后于京津,缺少优势产业集群的支撑,导致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欠佳。同时,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业层次多属于附加值较低的中低端产业,难以与京津形成良好的产业衔接链条。
面对京津亟待疏解的功能和产业转移,石家庄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找准自身产业定位,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构建与京津良好的产业协作关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借力京津提升城市软环境。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良好的城市软环境来支撑。因此,要着力构建较为健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市场机制、良好的公共服务水平、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石家庄要借力京津先进科研资源,构建“产学研”科技联盟,加强高校和人才双向交流,为今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的发展正逐渐由依靠要素资本的投入向科技驱动过渡,所以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倡导万众创新,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二)借力京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石家庄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主导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立足自身产业结构有选择性地进行产业承接,摒弃“三高一低”产业。城市良性发展过程中,既要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要跟进,石家庄应积极承接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推进自身产业结构升级。
借力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激活“工业强市”这个强大的引擎,按照“绿色化”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端化”标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助推剂。
积极承接现代化服务业,培育第三产业,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自身的交通区位、传统商贸、物流等优势,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商贸物流产业的转移,努力打造北方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
(三)借力京津实施错位发展。明确产业培育方向和培育目标,有计划地集聚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有效拓展产业链的延伸。京津拥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石家庄可以利用与京津的产业梯度差异,实现产业链错位发展,构建京津研发石家庄转化的新合作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省会城市提升的战略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5.29.2.
[2]赵冰琴.石家庄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5.6.
[3]张贵,王树强,刘沙,贾尚键.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管理,2014.7.
[4]李军.京津冀一体化视野下的石家庄市经济发展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