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德育的四项基本原则:立志乐道、知行统一、克己内省、改过迁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而知新、学思想融、由博学而精深。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热爱学生,仁者爱人;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本文从孔子的教育思想来看其教育观对舞蹈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育 舞蹈教育 教师行为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07-02
一、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跨越了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世界上创立私学的第一人,其儒学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从教育对社会和对人两方面做出了阐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育更是一个德育的过程,并且教育是德育最佳的实施途径。道德教育贯穿了孔子的整个教育活动中,他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第一位。因此,他还提出了德育的四项基本原则:立志乐道、知行统一、克己内省、改过迁善。
二、孔子教学思想下的舞蹈德育
道德教育贯穿了孔子的整个教育活动中,他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第一位。他还提出了德育的四项基本原则:立志乐道、知行统一、克己内省、改过迁善。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普通教育教学,而且还影响着舞蹈教育教学。根据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中的总结,我国舞蹈教育的德育原则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二是严明纪律与情感渗透相结合的原则;三是教育管理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四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五是自育与他育相结合的原则。当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孔子的四项德育基本原则中的“知行统一”相契合,德育课的理论性很强,但是这种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没用的,所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自育与他育相结合的原则”与德育四项基本原则中的“克己内省”相契合,都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实现自我管理。
三、孔子教学思想下的舞蹈教师的行为修养
孔子的教学思想不仅涉及了教学、德育,在教师的行为修养方面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热爱学生,仁者爱人;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这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修养,教师首先要拥有丰富的学识,才能教好学生,学好是教好的前提。教师还需要有“活到老学到老”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才能在教学事业上走得远。在舞蹈教学中,对教师的修养的首要要求就是“德”,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美好的情操。作为舞蹈老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学识,其次要忠诚于舞蹈教育事业,要具有百折不饶的毅力和终身学习的精神。(2)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教育力量,特别是在注重肢体表达的舞蹈教育中,老师的示范显得更重要。作为一个舞蹈老师为人师表,言行举止要大方得体,体态优美、灵活,并且要善于表达。(3)热爱学生,仁者爱人。孔子非常地关心和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学业进步和生活,与他的子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在舞蹈教育中,舞蹈老师应该要有耐心、爱心和热心。热心是对于舞蹈教育事业的热情,爱心是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耐心是对舞蹈教学的坚强毅力与韧劲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耐心。(4)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中不但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还可以互相切磋,相互启发。在舞蹈教学中也一样,学生是这个社会最新鲜的血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比较强的。
四、孔子教学思想对舞蹈教学的影响
孔子在周游各国的过程中,一面教学一面学习,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他提出了不少教学原则,主要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而知新、学思想融、由博学而精深。舞蹈教育受其教学思想的启发,所以,当前我国的舞蹈教学原则与这一系列教学原则相一致。
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培养各有不同特点的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学上既要求一致性,同时又鼓励学生各自发展。舞蹈教学中,要求“共性和个性兼顾”的原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优势,并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又要结合共性教学打好基础。
启发诱导,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在舞蹈教学中也有同样的要求“启发与强制相统一”的教学原则。舞蹈教学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它要求老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也要将严格寓于启发之中。
温故而知新,要求不断地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通过实践感受、体会和理解知识,从而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在舞蹈教学中要求老师“老课与新课相交叉”,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复习还有助于学生找到自信,在舞蹈中,只有熟练了动作才能将情感带入进而达到动作和情感的统一。在复习老课是还可以将老课进行重组,不仅能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觉乏味。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舞蹈教育教学上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为舞蹈能够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提供了思路,同时还为舞蹈教师的行为修养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王国兵,《文化视野与舞蹈高等教育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
龚兰(1992~),女,湖南师范大学15级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