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震霞(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地学类课程“慕课”特色及设计研究*
肖震霞
(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国内高校从2013年开始进行MOOC制作实践,但所建MOOC课程中地学类课程鲜有涉及。针对地学类课程的特殊性,文章分析了国内地学类MOOC现状,探讨了地学类课程MOOC的特殊性,并重点解析了地学类课程MOOC制作团队及分工、制作设计流程,为地学类课程的MOOC设计及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慕课;慕课设计;地学类课程
Abstract:The Domestic universities began to put the production of MOOC into practice from 2013,but the geoscience course is seldom dealt in the MOOC built. On account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geoscience course,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eoscience MOOC of our country,discusses the particularity of geoscience MOOC,and focuses to explore the production team of geoscience MOOC,as well as the division of labour and the progress of production design. It is laying some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geoscience MOOC.
Key words:MOOC;MOOC design;geoscience course
慕课是课程整合、课堂形态与教育新技术的一种融合,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尤其是对于专业目标性更强、实践教学和野外教学所占比重更大的地学类课程来讲,慕课在记录方法和表现形式上,更有利于学习者对该类课程的学习和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地质类专业课程和实践资料的采集、利用、继承和发扬。但是,从目前全球范围已开展的慕课课程来看,具体涉及地学类课程的制作设计却很少有人问津,文章将重点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教育理念上,MOOC的本质是教育的开放,是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发展方向上,MOOC优化了传统网络课程的结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开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1,2];而在实践层面上,我国的高校MOOC仍然存在着很多诸如国情、教育体制、本土特色等现实问题。包括国内五大地质院校在内的国内各所高校里,关于地学类课程的MOOC设计几乎长期处于起步状态[3,4],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
首先,受到传统理念、模式、机制的制约,大学课程向社会开放的程度有限,以MOOC平台为代表的开放课堂、虚拟课堂刚刚兴起,大部分地学类从教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制作MOOC的重要性,以及MOOC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相反,很多人把MOOC看作是传统教学之外多余的工作量。
其次,地学类MOOC的设计制作,更多地受到课程本身特性的影响——地学类课程实践环节相对较多、在MOOC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拍摄制作标本、以及实验实习过程的图片和视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物力,这使得很多从教人员对MOOC制作望而却步。
第三,实践能力不成熟,目前MOOC课程,还没有建立起大众教育和高校教育服务的良性循环体系,教育开放所带来的效益并没有受到广泛地认同和重视,这种面向社会大众的教学方式对于传统教育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并没有得到更多从教人员的认可。
最后,MOOC平台的开放性和地学类MOOC课程过于“专业化”,让大多数地学类从教者看不到突破口。再加上过于繁重的课堂和实验实践教学工作,让从教者无暇顾及MOOC平台的优势和效果。因此,就更需要专业的地质学从业人员和专业的影像设计制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以打造出既适合高校教学、又有利于地学类知识普及为突破口的地学类MOOC设计制作模式。
目前,国内主要的MOOC平台上引进和推出的诸多课程中地学类课程鲜有涉及,不仅如此,在全国的微课比赛中,地学类课程的参赛作品也是凤毛麟角[5],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地学类课程自身的特殊性。
首先,地学类MOOC建设成本高,主要体现在课程准备和视频录制两方面。课程准备方面,地学类课程必须将理论和实验、实践相结合才能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所以,从教人员一旦离开相对方便的实验、实践环境,就需要准备大量的标本及相关素材来辅证自己的理论教学,这就要求从教人员在每一节10-30分钟的MOOC录制之前,必须做超过常规课堂教学几倍的工作(包括标本准备、图片拍摄修饰、视频短片收集整理等);从视频录制制作方面来讲,与其它专业MOOC录制相似,地学类MOOC主要以视频、课程测试为主要学习资源,通过线性学习路径,将教师、学生有效地整合起来,但同时,由于实验、实践知识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在没有统一模式的指引下,其拍摄的顺序、剪辑的流程、以及后期的特效处理工作量,几乎和地学类课程准备和讲授环节一样大。
其次,地学类MOOC课程,在制作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在线学习质量的影响。地学类课程普遍存在小众化的趋势,尤其是除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外的课程,多随着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地质年代、甚至不同研究区域而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有时候甚至同一块矿物,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讲解,而过于深刻地阐释又有悖于MOOC满足大众学习的特点,因此,就要求从教人员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不但要有针对性,同时还要兼顾性大众的需求,否则在线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地学类MOOC课程,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持久性得不到很好地保证、学习成果得不到认证、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不连贯的现象,当然,这是大多数MOOC课程面临的共同问题。
综合以上地学类课程的现状和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在MOOC课程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就要探索出一套适合地学类课程通用的设计方式和制作过程。
MOOC课程设计既是一项教学活动,又是一种设计方案,针对地学类课程特点,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个体独立性原则:每一节MOOC课程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时间虽短但内容必须独立完整,能独立满足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方法传授等教学需求。
(2)整体连贯性原则:每一节MOOC课程虽然具有独立性,但是基于某一门地学类专业课程的MOOC,其课程与课程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必须是承上启下相互连续而贯通的,要能够满足学习者对该门专业课程系统地学习和整体地掌握。
(3)服务型原则:强调设计要以学习者为本,增强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学习的意识,构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从教者的角色转换,以知识提高学习者的能力,以学习促进课程的创新和发展。
(4)开放互动性原则:面向大众、师生互动学习是MOOC的必然出路,因此,MOOC在课程设计方案上必须具有易于共享、交互、拓展、更新的特征优势,如:在MOOC设计中采用随堂测试、依据学习者的需求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等方式。
根据MOOC自身特点,其设计应从课程制作设计和视频制作设计两方面展开,MOOC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MOOC制作包括课程制作设计和视频制作设计两个并行部分,下面以课程制作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图1 MOOC制作流程
MOOC课程制作设计是指,为了使该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形式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能够有效连接、合理分配,能得以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并最终取得良好授课效果而开展的一系列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核心课程设计、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MOOC课程制作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MOOC课程制作设计流程图
目前,地质类学科的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研究范围较窄、学科交叉性不强,这一问题使得地学类课程在面向社会大众普及方面举步维艰,地质类学科存在着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多种专业门类,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课程侧重点,因此,要设计核心课程线首先要从地学学科大类着手,从各专业通用的基础课程起步,继而延伸到各专业课程。目前国内知名地质类大学地学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主要有: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MOOC课程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和辅助,由于地质类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地质类MOOC课程的设计及制作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同时,为也高校地质类课程教育提供了机遇,高校地质类课程MOOC制作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只有在不断行动中摸索经验,才能设计和制作出优秀的地质类MOOC课程。
参考文献
[1]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3):31-36.
[2]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5):30-36.
[3]贾义敏,候爽,江丽君.P2PU:开放的网络学习社区[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8):9-13.
[4]李玉斌,张爽.移动学习的内涵、方式及其对远程教育的意义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1):30-34.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090-02
*基金项目: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J18;2015J24)
作者简介:肖震霞(1977,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主要研究方向:地学类课程设计及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