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6-06-24 11:36张莉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提高阅读小学语文

张莉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教学是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使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是摆在每位老师的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95-02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新世纪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实施"读、悟、"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1.以读为本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读。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再次是有感情地读。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尤其是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一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机械重复,而是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读这些内容,然后才是怎样读好的问题。如要求孩子们在读中找出不会读的词语;读准词语的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诉老师,以便顺学而导;读流利课文;读中体会文章的标点符号、词语、句子表达的效果,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读中要求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读中发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读中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只有把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读中感悟到语言的点点滴滴的妙用。

2.要使课堂教学的结构,显示出发展的层次性

围绕着教学目标形成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显示出其过程动态发展的层次性,避免平面化。这里所谓的层次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时与课时之间的层次性,二是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层次性。

2.1 课时之间的层次性,往往体现在各课时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像《白杨》一课的教学,第一课时就只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在其心中树立起白杨树的高大形象。第二课时则要领悟出"爸爸的心",也就是要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多的是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与认知规律,沿着"初探―深究―运用"这样一条轨迹来发展的。初探阶段,重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深究阶段,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运用阶段,是为某一知识的掌握、巩固并转化成能力而做出的形成性训练,并且通过训练,深化原来的认识。

2.2 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层次性,是指在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它的过程显示出纵向递进,横向联系并举的发展趋势。这里仅以"读"为例,有很多老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就常常体现出"读"的层次性。通常,全课的"读",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认读―再现―移情―领悟―运用。

3.要有足够的训练量、训练面和训练时间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有效活动。因此,我们要设计有效的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投入训练,力求做到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并且要留出足够的训练时间。我在教《可爱的草塘》时,就作过这样的尝试:仅仅第二段(描写草塘美景)中的朗读就有七八次之多。学生就是在这不同层次的、反反复复的朗读中入情入境,感悟出语言文字的美。所以,这样的读法不是教学时间的浪费,而是语言训练的需要,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自主阅读,放飞心灵

语文阅读不应是生活中随意的漫无目的消遣性阅读;也不应是一般的了解性的浅尝辄止地阅读;它应该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地欣赏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心态,集中自己全部心智,去充分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不仅要观其"言",更要品其"味",悟其"神",让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一次审美的体验,一次发现美的旅程!可见,阅读已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内涵,它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厚重,每篇课文教学的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而教学的时间却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选准"读"的内容。只有选准了"读"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品词析句、体味情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悟的基础,悟是读的深入,练是读和悟的融会贯通,是语言积累和运用的水乳交融,是技能的形成过程。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以人为本,"训练"中包容"感悟体验";以读为本,"感悟体验"中体现"训练"。

猜你喜欢
提高阅读小学语文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