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晶,陈新云,陈 航,秦 方,刘 童,闫亚飞(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1)
血清胱抑素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的影响
蒋小晶,陈新云,陈 航,秦 方,刘 童,闫亚飞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33例,比较不同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斑块性质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管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的胱抑素C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的胱抑素C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斑块、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患者的胱抑素C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动脉狭窄程度(r=0.723,P= 0.021)、血管病变(r=0.698,P= 0.017)、斑块性质(r=0.710,P= 0.028)与胱抑素C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年龄>65岁、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1.40 mg/L、血清内脂素≥1.50 μg/L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多支血管病变及斑块不稳定性风险越高,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重要指标。
胱抑素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常出现心肌缺血,易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或坏死,临床上可通过及时恢复供血保存心肌功能[1,2]。但是,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特异性不高,易出现漏诊、误诊,贻误病情。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的指标成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中之重。胱抑素C最早由Anastasi在1983年提出,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明确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典型心绞痛症状)患者233例,其中男125例,女108例,年龄39~71岁[(52.8±9.4)岁]。纳入标准:①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病变;②年龄18~80岁;③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肾功能障碍者;②患有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③瓣膜性心脏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经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利用导管进行造影。造影结果由2名以上专业医师进行判断,记录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支数及动脉斑块性质(无斑块、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动脉狭窄程度标准[3]:狭窄部位与正常管腔的百分比<50%为轻度;狭窄部位与正常管腔的百分比为50%~75%为中度;狭窄部位与正常管腔的百分比>75%为重度。采集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结果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为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部分多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支数、斑块性质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 血管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及无斑块、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均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
2.2 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斑块性质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动脉狭窄程度(r=0.723,P= 0.021)、血管病变(r=0.698,P= 0.017)、斑块性质(r=0.710,P= 0.028)与胱抑素C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2.3 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年龄>65岁、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1.40 mg/L、血清内脂素≥1.50 μg/L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见表2。
表2 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由粥样硬化斑块堵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的血流受阻造成,其病理过程较为复杂,一般由大量复合物、脂质聚集或血栓形成开始,动脉纤维组织逐渐出现增生或钙质沉着,当病变累及大动脉时极易造成动脉腔阻塞,从而造成动脉血供组织、器官坏死,是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4~6]。现有文献证明,年龄、性别、血脂、高血压等均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但上述指标无法量化,对疾病程度的评估效果较差。胱抑素C是一种非糖基碱性分泌性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体液中,且脑脊液中浓度最高[7]。姜镇等[8]在研究中提到,胱抑素C合成、代谢稳定,不受甘油三酯、胆红素及炎症因子等影响,具有较高独立性,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情况的评价指标。
研究数据显示,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逐渐升高(P< 0.05),提示胱抑素C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胱抑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保持血管壁基质降解平衡,胱抑素C的过度表达可导致动脉弹力蛋白损伤,诱发动脉粥样硬化[9,10]。此外,胱抑素C是一种中性粒细胞生长因子,可促使中性粒细胞参与冠状动脉炎性反应,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冠状动脉的主要血管腔为三支,一般情况下,受累血管腔越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程度越高[11]。研究中发现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这是因为,胱抑素C能够抑制血管壁细胞外基质降解,促使冠状动脉血管壁重构,扩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及范围[12]。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胱抑素C在不同性质斑块患者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斑块稳定性越差,胱抑素C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具有大脂核和薄纤维帽,更易破裂,从而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导致细胞大量凋亡。胱抑素C在不稳定性斑块中的高表达水平表明其可以通过增加斑块不稳定性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本组病例显示,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斑块性质与胱抑素C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0.05)。
综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多支血管病变及斑块不稳定性风险越高,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重要指标。值得提醒的是,除冠状动脉病变外,患者肾功能也是影响胱抑素C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单纯的胱抑素C无法准确反映肾功能障碍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临床上可结合其他手段进行疾病诊断。
[1] 王强,杭涛,邹莺,等.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冠状动脉病变与心外膜脂肪、胰岛素抵抗和C反应蛋白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4):353-356.
[2] Miyawaki S,Maeda K.A comparative study of risk factors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extra- and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lesions[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2014,23(3):516-519.
[3] 李华,支莹,卢彦昭,等.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病变特点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48-51.
[4] 张波涛,张学虎,马列,等.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CD62p水平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4):363-366.
[5] Li X,Xu M,Pitzer AL,et al.Control of autophagy maturation by acid sphingomyelinase in mouse cor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Protective role in atherosclerosis[J].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2014,92(5):473-485.
[6] 耿学斌,李莉,王宏岭,等.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大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7):1613-1615.
[7] 陈和平,韩盛玺,叶家烈.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的临床评估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4):67-68.
[8] 姜镇,栗印军.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z1):177-179.
[9] 魏凡,吕海瑛,盖小荣,等.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3):186-189.
[10]王咏波,王景红,杜建玲,等.胱抑素C在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59-861.
[11]谢晓柳,安冬青,汪建萍,等.冠心病患者舌底脉络征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6,57(3):241-244,前插1.
[12]杨松,蒋颖,吴坚,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021-1023.
R541.4
A
1672-6170(2016)05-0099-03
2016-03-25;
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