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在融资租赁会计处理中的巧妙运用

2016-06-21 15:36张卫丽
会计之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融资租赁现金流量

张卫丽

【摘 要】 融资租赁业务从租赁期开始日到租赁期届满日周期长,涉及到的价值概念数量多且复杂,融资租赁的核心问题是租赁期开始日的业务处理、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为了使承租人和出租人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变得简单化、整体化、系统化,文章巧妙运用了现金流量,把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反映在时间轴上,借助现金流量图来进行承租人、出租人的业务处理。

【关键词】 现金流量; 融资租赁; 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实现融资收益

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2-0082-03

融资租赁涉及到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的业务处理,从时间上看,业务从租赁期开始日到租赁期届满日,涉及到的主要价值概念繁多,业务处理复杂,这些业务的核心集中在租赁期开始日的业务处理以及承租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出租人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那么,众多价值概念能否用简单的方法进行系统化、一体化呢?在此,可以引入资金时间价值中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作出承租人、出租人的现金流量图,通过此图就可以轻松进行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本文重点分析租赁期开始日的业务处理以及承租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出租人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

一、现金流量在承租人融资租赁会计处理中的巧妙运用

承租人融资租赁业务从租赁开始日到租赁期届满日结束,现主要以现金流量进行租赁期开始日的业务处理以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一)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承租人现金流量图如图1所示。

图1中0点代表租赁期开始日,1点代表租赁期的第一期,2点代表租赁期的第二期,n点代表租赁期届满日;时间轴的上方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代表承租人的现金流入,时间轴的下方为初始直接费用、租金、承租人的担保余值、买价代表承租人的现金流出。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租金+买价+承租人的担保余值+初始直接费用)的现值与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二者较小者,也就是(最低租赁付款额+初始直接费用)的现值与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二者较小者。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的差额作为承租人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由此可以得到承租人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分录如下:

(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主要涉及两个问题:(1)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2)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

1.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分摊率满足的理论基础:现金流出的现值=现金流入,即(租金+买价+承租人担保余值+初始直接费用)的现值=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如果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以(最低租赁付款额+初始直接费用)的现值入账,则分摊率即为计算现值的折现率;如果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入账,则需要重新计算分摊率,分摊率的计算如下:(租金+买价+承租人担保余值+初始直接费用)的现值=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

2.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关键要解决下述问题:(1)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合计数为租赁期开始日的入账价值;(2)应付本金在租赁期开始日的金额为租赁期开始日的现金净流量,即现金流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现金流出(初始直接费用),现金流量图如图1所示;(3)应付本金在租赁期届满日的余额为现金流量中的终值,即承租人的担保余值、买价;(4)最后一期的融资费用需要处理尾差,倒挤得到实际摊销额,保证整个租赁期分摊的融资费用合计数为租赁期开始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入账价值。

承租人租赁期完整的业务有支付租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支付或有租金、支付履约成本,其中前三项为承租人必做的业务,后两项为或有事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业务处理。租赁期届满日,承租人对该项资产的处理有三种情况:(1)续租租赁资产,无相关分录。(2)退还租赁资产,会计分录一般应为: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3)留购租赁资产,会计分录为: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自有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随着租赁业务的结束,租赁期开始日固定资产的现金流入、长期应付款的现金流出、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差额确定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都为零。

(三)案例解析

例1:2010年12月1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A公司租赁B公司的程控设备;租赁期为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3年;租金支付方式为每年末支付租金200 000元;租赁期届满时程控设备的估计余值为120 000元,其中由A公司担保的余值为100 000元;未担保余值为20 000元;A公司发生初始直接费用10 000元;该程控设备租赁期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650 000元;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6%(年利率);2013年12月31日,A公司将该程控设备交回B公司;A公司按实际利率法按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P/A,6%,3)=2.673,(P/F,6%,3)=0.84。

分析:(最低租赁付款额+初始直接费用)的现值 =200 000×(P/A,6%,3)+100 000×(P/F,6%,3)+10 000=628 600(元);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650 000+10 000=660 000元,所以固定资产以628 600元入账。A公司现金流量图如图2所示。

1.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628 6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81 4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700 000

银行存款 10 000

2.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见表1)

二、现金流量在出租人融资租赁会计处理中的巧妙运用

出租人融资租赁业务从租赁开始日到租赁期届满日结束,现主要以现金流量进行租赁期开始日的业务处理以及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

(一)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出租人现金流量图如图3所示。

图3中0点代表租赁期开始日,1点代表租赁期的第一期,2点代表租赁期的第二期,n点代表租赁期届满日;时间轴的上方为租金、出租人的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卖价代表出租人的现金流入,时间轴的下方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初始直接费用代表出租人的现金流出。

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的差额作为出租人的未实现融资收益。由此可以得到出租人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分录如下:

(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

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主要涉及两个问题:(1)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率;(2)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表。

1.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率。分摊率满足的理论基础:现金流入的现值=现金流出,即(租金+卖价+出租人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的现值=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该利率就是出租人租赁内涵利率,也是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率。

2.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表。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关键要解决下述问题:(1)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合计数为租赁期开始日的入账价值;(2)租赁投资净额在租赁期开始日的金额为租赁期开始日的现金净流量的负数,即现金流出(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现金流量图如图3所示;(3)租赁投资净额在租赁期届满日的余额为现金流量中的终值,即出租人的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卖价;(4)最后一期的融资收益需要处理尾差,倒挤得到实际摊销额,保证整个租赁期分摊的融资收益合计数为租赁期开始日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入账价值。

出租人租赁期完整的业务有收取租金、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收取或有租金,其中前两项为出租人必做的业务,第三项为或有事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业务处理。租赁期届满日,出租人对该项资产的处理有三种情况:(1)续租租赁资产,无相关分录;(2)收回租赁资产,会计分录一般应为:借:融资租赁资产,贷:长期应收款,未担保余值;(3)承租人留购租赁资产,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长期应收款。随着租赁业务的结束,租赁期开始日固定资产的现金流出、长期应收款、未担保余值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差额确定的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都为零。

(三)案例解析

例2:接例1,B公司发生初始直接费用10 000元。(P/A,5%,3)=2.7232,(P/F,5%,3)=0.8638,(P/A,4%,3)=2.7751,(P/F,4%,3)=0.8890。

B公司现金流量图见图4。

1.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700 000

未担保余值 20 000

贷:融资租赁资产650 000

银行存款 10 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60 000

2.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见表2)

现金流入的现值=现金流出,得出如下等式:

200 000×(P/A,r,3)+120 000

×(P/F,r,3)=650 000+10 000

租赁内涵利率为:r=4.13%。

三、结语

对于融资租赁业务,只要做出租赁双方的现金流量图,不管是承租人还是出租人租赁期开始日的业务,会计分录的借贷方一方为现金流入、一方为现金流出,其差额即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或者未实现融资收益,轻松地进行租赁期开始日的业务处理;同时,根据租赁期开始日现金流入的现值=现金流出的现值,得到未确认融资费用或者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率。这两个核心问题解决了,融资租赁的其他业务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猜你喜欢
融资租赁现金流量
制造型企业现金流量管控浅谈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税收政策研究
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与完善方式研究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现金流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法估算企业价值——以青岛啤酒为例
利用Excel 2007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新探
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