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阅《课程标准》和《解读》,有感课堂教学乐器

2016-06-21 11:11曾平蔚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9期
关键词:竖笛音乐课声部

曾平蔚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简称《解读》)中说“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乐器常有竖笛、口琴和打击乐器”,我们音乐教材(如人音版和花城版)从小学四年级起编入竖笛教学章节。上网百度搜索音乐优质课视频可达20万之多,但其中很难找到器乐演奏的优质课视频,在一中小学优质课视频网站中找到一个竖笛优质课视频,打开看到全班学生仅有18人;华南一中小学竖笛教学专家朱某某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有关竖笛教学的调查报告,其末尾说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小学音乐课器乐弱化现象极为严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找不到更合适的课堂教学乐器何妨不可另辟蹊径开发一款呢?

中小学音乐课需要一种课堂教学乐器,这种乐器首先要演奏很简便,不需要让学生经过特别的基础练习就可以演奏音阶或简单的旋律、不会发生音不准的情况、统一的演奏手法可演奏不同声部乐器效果。这种乐器应该是一种电子乐器,现在的电子科技已经很成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电子乐器可以载入几乎任何一种乐器音色,也可能设计出模拟多种类乐器的演奏模式(如打击乐器、拨弦乐器、弓弦乐器等),可以持续发展,也才可以更好落实《课程标准》所说“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理念。

电子琴从功能上讲很适合中小学音乐教学,只是其黑白键盘的专业性演奏技术负担对于每周只有一两节音乐课的中小学生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若将电子琴改造成一种非钢琴黑白键盘演奏的乐器,比如打击乐,不就是很好的课堂教学乐器吗?换言之,研发一种电子木琴或电子音条琴应该就更适合中小学音乐课的演奏教学。

演奏者手持两个琴槌轻击琴键发

深圳市一民营科技型公司就研发了一款电子平板琴(也称电子音条琴),并以之为学生用琴设计了中小学电化教学系统。电子平板琴设计为上下双排13键,下键盘为奥尔夫13音中低音木琴的音阶排列设计,上键盘则可以根据演奏曲目的需要而改变设置为高五度自然音阶或高半音等模式(参见下图):音,触键轻巧灵敏;音色包括木琴、颤音琴、长笛、贝司,以及组鼓(包括架子鼓、京剧锣鼓、呔鼓等);演奏很是方便,如在组鼓演奏模式下,各琴键是一独立响器生,统一的演奏手法兼容了几乎所有的打击乐器(减少了一个个传统打击乐器的教学中要一一分别教学生不同响器的手持方式、敲击方法、音色把握、音量控制等繁杂步骤),大大提升了易学易奏的程度。同样演奏音阶旋律也很是容易,手持琴槌以琴槌头(松软毛毡垫制作)轻轻点击琴键即发音(犹如用笔在纸上点一下——写一小数点),小学一年级学生第一课时即可学习演奏如下练习:

电子平板琴还设计有学习曲目自动评分功能,学生学习演奏内置的曲目(可分旋律、和声、贝司、组鼓声部学习演奏),机内MCU程序会根据演奏者的触键准确性和时值的准确性给以百分制评分,学习曲目包括音阶练习和《玛丽有只小羊羔》《小星星》《粉刷匠》《军民大生产》《威廉退尔序曲》《四小天鹅舞曲》等不同程度演奏难度的乐曲,基本覆盖9年义务教育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演奏学习程度,(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再增加合适的学习内容)大大减轻了老师教学负担有可让老师设计更多组织教学手段和方法。由电子平板琴组建的电教系统设计有若干分集线器将全班学生琴(最多可60个)音频信号分为每四人一组,每组四个琴可分别模拟电声乐队的旋律、和声、贝司和组鼓声部进行乐队训练;课堂上学生头戴耳机学习演奏互不干扰,个人练习时每个学生耳机里只听见自己的琴声,乐队练习模式时每个学生耳机里则会播放本小组四个人的琴声;老师在讲台上以总控制台管控全班所有学生琴的电源开关,避免了学生用电的安全隐患,又有助于组织教学;老师可监听每组学生的练琴情况,也可选择某个或某组学生或老师作示范演奏(此时以外接喇叭音响播放该学生或该组学生的演奏)。电子平板琴乐队合作模式方便演奏现代流行音乐,既容易激发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兴趣,又令演奏更加的简便,流行音乐中的贝司、和声和架子鼓声部几乎无一不都使用基本节奏型或重复音型,正好与《解读》所说“演奏教学要多用基本节奏型和重复乐句”相吻合。乐队合作训练是器乐学习的更高级形式,老师可以通过编曲配器将乐曲的演奏难度降低使曲目可选范围更加宽泛,并且适当分配声部角色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乐队训练可以达到普及教育音乐课素质教育的更好效果,如团队合作精神的提升、行为规范的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激发等综合素质训练都可得到很好的体现。另外,在古典音乐或民族音乐的各类乐曲或歌曲中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即可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又起到扩展学生音乐视野、在音乐学习中有了更多创造性思维的横向扩展方法,也正是《解读》所要求的“与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密切结合,通过乐器演奏学习音乐”。

理想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乐器应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易学易奏,这是门槛,也是关键;二是演奏音乐范围要广泛,既包括古典的、民族的,更要有现代的。易学易奏所达到的程度最好就是演奏教学要和唱歌、欣赏、乐理等教学基本同步,否则高年级学生学习演奏低年级的歌曲旋律很难有太大兴趣,再说不基本同步又怎么体现《解读》所说“与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密切结合,通过乐器演奏学习音乐”“用器乐为歌曲伴奏”呢?如李叔同填词的《送别》一般适合小学中低段的歌曲(现有音乐教材将其列入初中三年级的演奏,同时需要老师的钢琴伴奏),电子平板琴电教系统教学可以将这首歌编曲为四个声部的乐队合奏,作为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演奏课内容(与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同步),通过一两课时的练习即可让学生完全自己演奏:

1=C 4/4

如乐谱所示,电声乐队的配器各声部(旋律除外)基本都是节奏音型的不断反复,很易于演奏,各声部特点非常明显,整体演奏的音乐效果又很接近学生日常生活中从各种有声媒体中听到的音乐效果,他们会觉得好听、会很感兴趣(市场经济规律所致,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音乐无一不是各影、视、唱片公司专业音乐工作者们竭尽所能打造的最为大众所认可的最好听音乐,否则这些专业公司或音乐工作者将被淘汰。这是社会现实,从某种角度讲,学校教学的内容越接近社会实际就越好),而更乐于参与这种音乐的演奏体验;课堂上每个学生就是一个乐队里一个声部的独立演奏者,他(每个学生)的演奏直接关系着自己乐队演奏的成功与否,这又反过来促使每个学生不敢懈怠而认真学习、努力做到最好;而这些演奏都不太难,通过努力他们都能做到,这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自己喜欢的音乐的一次次圆满合奏或接近圆满合奏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他们也就更兴奋,更有激情,更热爱这种演奏学习。以学生喜欢的音乐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电声乐队合作模式促使学生无一不积极参与,从而实现《课程标准》的“能力为重,强调音乐实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正也是这种新型电子乐器的研发初衷。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也难免存在不少的不足或缺陷,比如电子平板琴琴键的力度感应不够细腻和均衡;电教系统所需空间成本较高(要独立占据一间教室,装备好后一般还不便同时兼做它用);学生琴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价格不像竖笛、口琴那么便宜,学生购置难度较大等,都有待今后进一步不断改进和完善。

电子平板琴电教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乐器能否得到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普遍认可,尚需时间来回答,让我们共同期待。

猜你喜欢
竖笛音乐课声部
竖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大作为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