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back/背”相关习语之认知语义研究

2016-06-21 05:51
关键词:习语对比分析文化

田 薇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湖北十堰 442000)



与“back/背”相关习语之认知语义研究

田薇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喻和隐喻在习语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框架下,对比分析英、汉语中与“back/背”相关习语的认知语义得出一致性大于差异性的结论。一致性主要源于人类认知的共性,对身体器官相同的认知与同样的生活体验或身体感知。差异性主要源于历史原因与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以及切入视角、认知角度和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back/背”习语;转喻化;隐喻化;文化;对比分析

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融认知、文化、语言为一体。习语具有特定的形式,其蕴含的真正意义往往不能从其组成部分的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国内一些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由于没有亲身实地接触到英美文化,对习语的学习通常是词典解释、约定俗成,因此理解不够深刻,记忆困难,应用不准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的认知过程起始于互动性和感知体验,逐步形成意象图式,建构出抽象的认知模型,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范畴化并形成范畴。概念对应于范畴,意义同时形成。人们用语言符号将其固定下来,这就是语言形成的基本过程[1]。因此,语言不是一个独立任意的系统,语言表达是有认知理据可寻的。同时,文化也是影响语言产生和变化的一个因素。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以对自身的认识为基础的,在英、汉语中由人体器官词构成的习语数不胜数。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理论为手段,结合中英的文化差异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借助“back/背”构建的人体习语的异同。

一、隐喻转喻理论

美国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其里程碑式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说明了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密切相关性,并明确指出隐喻是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2]。隐喻的形成,即隐喻化(metaphorization),是两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之间的结构投射,即从源始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据此,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3]。生活中,人们的语言有很多这样的隐喻现象,人体隐喻就是典型的例子。人总是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把对人体的认知经验用到对别的对象的认知上,把用于人体的概念投射到别的对象上面,从而建构新的概念,这就是人体隐喻化[4]。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的本质与隐喻一样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手段,转喻是概念、思维层面的,对于人类推理起着重要的作用[5]。“以部分表整体”、“以整体表部分”、“以容器表内容”、“以材质表物体”、“以原因表结果”、“以地方表机构、事件”,等等,都是典型的转喻结构。

二、与“back/背”相关习语的认知语义分析

隐喻与转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用语言描述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英语的习语与汉语的惯用语、成语中可以找出大量的例子。本文所选用的英语人体习语的词例主要选自《牛津英语习语大辞典》、《英汉大词典》、《钱伯斯英语惯用语词典》;汉语人体习语的词例主要选自《汉语惯用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

(一)与“back”相关习语的认知语义分析

《简明牛津》中“back”共有28个义项,其中11个作名词,7个作副词,7个作动词,4个作形容词。“back”的基本意义是the rear surface of the human body from the shoulders to the hips。在与“back”相关的英语习语中,根据其转喻或隐喻语义,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1. “back”转喻为人再隐喻为努力

“back”通过由部分转为整体的转喻,身体的一个部位转为人这个整体。如:be glad, etc. to see the back of sb./sth(因不再见到某人/某物而高兴等)。在此转喻的基础上由身体域隐喻到事件域形成了“努力”的含义。如:break your back(拼命工作),put your back into sth.(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做某事)。这点与汉语有所不同,汉语中的“拼了命的工作”表达比较直接没有经过转喻的过程。

2. “back”隐喻为向后、反向、重回

从方向上看,“back”位于人体的后部,因此通过性质相似,隐喻为“向后或反向”。如:back and forth/backwards and forwards(来回地),back to back(背靠背)。隐喻至空间域和时间域,引申为回到空间或时间较早位置,或状态或事物,经历了离开原点后又回到原点的运动状态,即“重回”。如:back in circulation(某物又将出版、流通;某人在社交上再度活跃起来;离异或与情人分手后再度约会),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重新开始、重新计划),back to a square one(从头开始),back to the salt mines(回到工作、学习或干其他令人不愉快的事情)。back to the salt mines这个习语出典在一个多世纪前的俄国,当时沙皇把犯人送往西伯利亚的盐矿,罚他们在那儿开采盐。盐矿里暗无天日又冰冷彻骨,可以想象,在那儿没日没夜地干累断脊梁骨的活儿该有多苦。于是人们就用salt mines来夸张地比喻既艰苦又累人的工作场所。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以开玩笑的口气来使用这个习语。在“重回”这个引申义的基础上有了“在过去”的时间概念。如:back in the day(在过去,在以前),a back number(过期杂志;落后于时代的人、老古董)。

3. “back”隐喻为指任何事物与人体后部相应的表面

由于位置相似,“back”通过隐喻可以引申为指任何事物与人体后部相应的表面。如:have eyes in the back of one’s head(头后长眼睛;留意一切而不露声色),at/in the back of your mind(在内心中,并非急事或要事),break the back of sth.(完成某任务的大部分或较难的部分),know sth. like the back of your hand(了如指掌),这个习语的英汉表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英语中使用“手背”这个不常被人注意到的部位来比喻了解得透彻,而汉语的翻译则使用了“指”和“掌”这两个身体部位。在汉语中,我们都非常熟悉这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人类的实践大多数都是用手来完成的,劳动、行动的过程中总是用手指和手掌作为接触面。因此在中国人看来,“指”和“掌”是他们最熟悉的部位,这是由两国人的观察切入视角和认知角度差异所造成的。

4. “back”隐喻为次要、不重要

后背相对于前方来说,是不易直接用眼睛看见的。由于性质相似,于是通过隐喻可以引申为某些事物不明显的或是不太重要的部分。如:take a back seat(退居次位,处于次要地位),a back-seat driver(对司机胡乱指点的乘客),put sth. on the back burner(将工作暂时搁置留待以后处理)。back是后边,而burner指做饭的炉子。美国的厨房里,炉台上一般都有4个炉口,前面两个,后面两个。人们往往把很快能煮好的东西放在前面炉子上煮,把一些要慢慢煮的东西放在后面的炉子上。这就是put on the back burner这个俗语的来源。可见习语的形成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在汉语中就没有类似的表达。

5. “back”隐喻为远离注意力

“back”隐喻为远离注意力是在“次要、不重要”这个含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如:the back of beyond(与外界隔离的地方),back-room boys(在幕后默默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等),backwater(不受外界的变化、进步、新观念等影响的地方;闭塞地区),someone’s back is turned(注意力在别处),by/through the back door(走后门;采取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在汉语也有“走后门”这样的表达,与英语的含义也相同,这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有同样的生活体验或身体感知就会产生相同的表达方式。

6. “back”隐喻为支持、帮助、鼓励

后背对于人体来说,它是人负担重物的“工具”,在负担重物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通过功能相似引申出提供道德或经济方面的支持、援助以及鼓励等意义。如:you scratch my back and I’ll scratch your back(你帮我我帮你),back scratching(互相帮助),have no backbone(缺少体力、毅力、坚强的性格等的支撑),back the wrong horse(下错赌注、支持输家),back sth. up(支持、鼓励),back-up(支持、支援), a pat on the back/pat sb./sth.on the back(给某人鼓励)而在中国,我们是以拍拍“肩膀”以示鼓励的。

7. “back”隐喻为暗地里、瞒着

人与人见面或留下的第一印象都是人的正面,而背面与正面相反,因此背部通过隐喻引申为暗地里做事,瞒着当事人做事。如:behind one’s back(不让某人知道或不经某人同意,背着某人),not in my back yard(形容新发展计划受到该区或邻近地区居民反对)。这个习语于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担任英国环境事务大臣的保守党政客尼古拉斯·雷德利所创。一般说来,受到反对的发展计划都会为附近地区带来长远的利益,但短期内却会对附近的居住环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附近居民会反对这个计划,或提议在其它地区兴建。总的来说,就如英语原句的字面意思:“不要(兴建)在我(家)的后院”。

8. “back”隐喻为反对、拒绝、背叛、报复

“back”作为形容词有“反向的”的意思,将其隐喻到动作域就引申出反对、拒绝、背叛、报复的含义。如:turn your back on(避开/拒绝接受某人),stab someone in the back(背叛某人,背地里伤人),backstabber(暗箭伤人者,背后中伤者),water off a duck’s back(人对他人的批评毫无反映,像流到鸭背上的水,一滑而落), back chat/back talk(顶嘴,强嘴),get your own back(报复,复仇)。

9. “back”隐喻为妨碍、麻烦、困难

“back”作为动词,有“逆时针方向运动”的意思。围绕方式与动作关系方面的引申,产生了妨碍、麻烦、困难的含义。如:be on someone’s back(找人麻烦、妨碍某人),get off one’s back(不再妨碍某人,不再找某人麻烦),have your back to the wall(处境困难),make a rod for sb’s own back(自讨苦吃,自找麻烦),with one’s back to(陷于绝境),break someone into a corner(逼某人到一个选择很少的困境),get/put sb’s back up(使人生气)。

(二)与“背”相关习语的认知语义分析

1. “背”转喻为反向、背向

“背”的基本意义中强调背部与胸和腹相对,通过方式转喻为动作,含义为反向、背向。如:背扣子(思想转不过弯来),背过气(昏厥),背靠背(当事人不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与当事人相关的事),背转脸(场合一变态度也转变),背道而驰(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方向走),背城借一(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背山起楼(背向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等等。

2. “背”隐喻为反对

“背”方式转喻为动作意为“反向背向”,再由动作隐喻做事方式或态度表“反对”之意。如:人心向背(背:背离,指反对;向:归向,指拥护,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背向异词(背,反对;向,拥护,反对者和拥护者的言论不一样),面是背非(当面赞成,背后反对),等等。

3. “背”隐喻为违背、违反、背离

两人背靠着背,在性质上来说就是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隐喻为与普遍认同的观念、理念不一致,即“违背、违反”。如:违信背约(违:违背,失信于人,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背盟败约(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背公向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背本就末(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等。

4. “背”隐喻为离开

当“背”隐喻为违背、违反、背离时,即表明从原点反方向行动,离原点越来越远,即“离开”。如:背井离乡/离乡背土(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背暗投明(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等。

5. “背”隐喻为承担、承受、忍受

古代奴隶等苦力一般都是借助背部驮运重物,通过工具转指动作,“背”作动词。如果背驮的对象由具体的重物扩大至抽象的、无形的压力、责任等,那么通过性质相似隐喻出 “承担、承受、忍受”之意。如:背棒子(挨打),背包袱(有思想负担),背黑锅(蒙冤代人受过),背空子(欠债,背债),背十字架(忍受痛苦)。十字架原是罗马帝国时代的一种刑具,据《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基督教徒把十字架看作受难或死亡的象征。这个习语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例子。

6. “背”隐喻为不顺、倒霉、困境

当人感觉好运气离自己越来越远,霉运总是笼罩着自己,就会说“最近比较背”。这里的“背”,隐喻为不顺、倒霉、困境。如:背时鬼(倒霉的人),点儿背(运气不好,倒霉)等。

三、与“back/背”相关习语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体验哲学的3条基本原则之一心智的体验性指出,我们大部分推理的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地点、方向、运动等)和身体(包括器官、身体与环境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它们为我们日常推理提供了认知基础。因此,方位空间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6]。人体及器官是人类赖以实现隐喻化的基本的、重要的源域。英、汉语中均有大量的以身体部位作为源域的隐喻习语,体现了人类尽管生活环境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使用的语言不同,但认知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共性。卢卫中指出,人类相同的身体构造和感知器官决定着英汉两种语言在人体器官及其名称的认知功能与规律方面有同大于异的特点[4]。

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以“back/背”作为源域的有关习语表达,可以得出英汉两种语言在人体器官及其名称的认知功能与规律方面一致性大于差异性的结论。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人类对“back/背”处于人体后部这一位置存在相同认识,通过性质相似,形成相同的隐喻“反向或背向”,因而有了back to back(背靠背),背水一战等用语;其二,英、汉语中都将源域“back/背”投射到了动作域,引申出相同的隐喻义“反对、背叛”,如:backstabber(暗箭伤人者,背后中伤者),人心向背等;其三,后背相对于前方来说,是不易直接用眼睛看见的,也就是远离或离开了人们视线的焦点或原始状态,人类对于这一点的认知也是相同的,因此有了“远离注意力、离开”的隐喻义,如:someone’s back is turned(注意力在别处),背井离乡/离乡背土等;其四,“back/背”都用来隐喻“麻烦、困境”,如:have your back to the wall,(处境困难)背时鬼(倒霉的人)等。这些关于“back/背”的习语在隐喻或转喻过程中投射到了相同的目的域,反映了人类基于自身体验基础对事物的共同认识及思维和隐喻系统的共性。

然而,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历史原因、生活环境不同,导致其观察切入视角、认知角度和文化的差异并决定了语言差异的必然存在。因此,英、汉语中关于“back/背”的习语隐喻转喻过程中投射的目标域也存在不同。首先,人们对背部为人负担重物的“工具”,在负担重物时起到支撑作用的这点认识是相同的。但是英语关注的焦点是背部的支撑作用,故英语的“back”通过部分转喻整体“人”再隐喻为“努力”,如:break your back(拼命工作),put your back into sth.(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做某事),或隐喻为支持、帮助、鼓励back scratching(互相帮助),have no backbone(缺少体力、毅力、坚强的性格等的支撑),不同的是汉语的关注点在负担重物时背部所承受的压力。,因此在汉语与“背”隐喻为承担、承受、忍受,如:背包袱、背黑锅、背十字架等,这是人们观察切入视角、认知角度差异所致。其次,英语与“back”相关的习语中,正面、乐观的习语要多于汉语。汉语“背”隐喻为不顺、倒霉、困境,违背忍受,英语中没有这样的隐喻义,而英语中的隐喻“支持、帮助、鼓励”在汉语中亦出现空缺。有研究显示,欧裔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善于放大事物积极的一面,弱化消极的一面,即主观上更乐观。美国的乐观主义有其历史、宗教、社会和政治的根源。而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朝代更替引起的动荡,百姓感到的不安和引发的悲观在语言上也有所体现。汉语与“背”相关的成语中多见两个不同身体部位共现于一个习语,或出现动物词汇。如:人心向背,压肩叠背,拊背扼喉,项背相望,望其项背,腹背受敌,膝痒搔背,面是背非,面誉背毁,虎背熊腰,等等。这主要源于汉民族对身体器官的独特认知方式、对身体部位之间关系的重视、对立统一的思维习惯和对称和谐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相应,天地人合一,人体所有器官都在某种程度上与自然相关或相连,出现动物词汇亦是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另外,汉语中与“背”相关的成语多出自典故,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华夏儿女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

结语

通过对比英汉语中与“back/背”相关的人体习语的转喻和隐喻引申,笔者发现其一致性大于差异性。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符号,语言能够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管轨[7]。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文化特殊性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这种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语言习惯和语言形式的不同。

参考文献

[1]王寅.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9.

[2]姜喜梅.论隐喻与英语教学[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5:31-32.

[3]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1999(1):35-39.

[4]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6):23-28.

[5]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51.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4-130,452.

[7]邢福义. 文化语言学[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

The Cognitive and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Idioms with “Back” and “Bei”

TIAN Wei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Shiyan 442000, Hubei, China)

Abstract:Idiom i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any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whose formation metaphor and metonym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light of metaphor theory and metonymy theory meanings of idioms with “back” and “bei” are compared and a conclusion is made that is universalities are more than diversities. The universality comes from human’s cognitive similarity, similar acknowledgement of human body parts, experiences and body perception, while the diversities depend on historical factors, the differenc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culture and thinking angle.

Key words:Idioms with “back” and “bei”; Metonymy extension; Metaphor extension; Culture; Comparison

收稿日期:2015-11-25

作者简介:田薇(1984—),女,湖北省十堰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等。

【中图分类号】p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16)02-0035-05

猜你喜欢
习语对比分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