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翻译伦理研究

2016-02-19 08:00
关键词:道家儒家

周 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225)



儒道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翻译伦理研究

周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翻译伦理研究的现状与不足的分析,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儒道生态伦理思想,对翻译的过程、译者及其他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的关系、各翻译生态主体的责任与权力、翻译伦理研究的范围做了新的诠释,并指出:儒道生态伦理思想为中国的翻译伦理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伦理研究体系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开发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理论资源,并将其用于中国的翻译伦理研究,应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儒家;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翻译伦理;翻译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意识的支配下,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或意图而进行的主观活动,它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活动主体或客体形成一定的关系,并遵循一定的个人、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性质的人类活动,也要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它是翻译主体包括译者、原作者、赞助人、目的语读者、译作出版者、译作评论者等之间协调关系的过程。翻译伦理理应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目前,中国翻译伦理研究已走过十余载:吕俊教授在2001年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是最早将翻译伦理研究引入中国的学者。之后,又在《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一书中专门开辟“翻译伦理学”一章探讨翻译伦理问题,并呼吁学界重视对翻译伦理的研究[1]。之后,从2005年开始又有学者不断引介国外翻译伦理研究成果,进行探讨,如申迎丽与全亚辉的 “翻译伦理问题的回归—由 《译者》 特刊 之 《回归到伦理问题》”[2]。还有学者运用这些成果研究翻译实践,如唐培的“从翻译伦理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3]。也有学者进行翻译伦理的理论探讨,如王大智的“关于展开翻译伦理研究的思考”[4],申连云的“尊重差异一当代翻译研究的伦理观”[5]。纵观十余载的中国翻译伦理研究文献,笔者发现:无论是国外翻译伦理研究成果,还是基于国外研究成果对翻译伦理理论、翻译实践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运用伦理学的不同分支理论与视角。如元伦理学、交往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等,探讨的主要焦点集中在译者伦理的层面;理论视角主要还是采用国外学者的理论,如贝尔曼、皮姆、韦努蒂、切斯特曼等,尤其缺乏中国本土理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是一个伦理、哲学、生态思想氛围浓厚的国家,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念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生态伦理思想。翻译伦理的研究可否跳出伦理学本身的视角,超越译者伦理研究的单一层面,取道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将翻译其他活动主体的伦理也纳入研究的范畴,构建出具有中国理论特色的翻译伦理研究体系,避免成为西方翻译理论的传声筒,是译学界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那么,系统地梳理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并理清其与翻译伦理研究的关系,以及它对翻译伦理研究的启示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翻译伦理

儒家思想作为影响中国人思想与行为方式的最重要的思想,其中生态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经典著作《中庸》中。该著作有大量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天人合一是儒学重要核心理论之一,儒家认为天是自然万物,是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中一物,要受天的左右,“盹盹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6]他的仁心那样诚挚,他的思虑像潭水那样幽深,他的美德像苍天般广阔。这句话体现了自然界是人类德性和目的性的源泉,倡导人应该尊重自然界的生命价值。如果将译者所处的环境看做翻译的生态环境,那么,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也是构成翻译生态环境的一员,他要尊重翻译的自然规律,即译本产生后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淘汰。这也是符合生态翻译学中翻译即适应选择的规律[7]。又如“参赞化育”思想,“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6]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可见,虽然人性与物性不同,但它们是相通的,用“至诚”来通晓人性,通晓了人性才能发挥物性,才能促成天地造物。这说明人与自然万物都有普遍性,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作为认知主体,不是与自然万物对立的,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平等的,与万物共同参与大自然造物的过程。同样,在翻译生态系统中,译者与其他构成要素,如原作者、原文本、原语文化、目的语读者、目的语文化、赞助人、译作出版者、译作评论者等共同构成了庞大的翻译生态系统,译者只有正确认识到自己与他者在翻译生态系统的作用、责任与权力,并与系统其他翻译活动的参与主体进行协商合作,才能共同促成译本的产生,并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又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6]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人与物在生命意义上是平等的、无优越性的。[8]自然生态万物之间虽有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但并不妨碍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在翻译生态系统中,译作也有优胜劣汰,译者之间也有竞争,但译者应遵循翻译的自然规律,而不是去通过妨碍其他译者的翻译活动或干预其他翻译主体而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对于解决人与物关系的法则,《中庸》也给出了生态式的解读,“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所以成物也。”[6]诚心贯穿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心就没有万物的意义。所以君子看重诚心。有诚心的人并不是仅限于成就自己,而是以成就万物为己任。可见,万物是在人的“诚”这一特性中得到生存和发展的,不以诚待物,万物就无法生存。成己不是最终目的,成己是为了成物。那么,在翻译生态系统中,译者的“诚”有哪些体现呢?首先,译者要诚于自己,理智地选择原文本。如果原作的思想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原则,如翻译某些低俗或是有辱本族文化的作品,就应回避任务。其次,译者要诚于原作思想,不能由于利益驱使,肆意篡改原作的思想。再次,译者要诚于目的语读者。译作产生后要在目的语文化中接受以目的语读者为代表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不考虑目的语读者的特点与心理期待的译作会受到目的语读者的排斥,难以生存。最后,译者还要“诚”于翻译生态环境。这一点体现在:翻译活动受到翻译生态系统众多因素的影响,译者要清楚地认知各个要素的作用,尊重翻译生态环境的其他要素,合理协调自身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使自身与翻译生态环境始终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即天(翻译生态环境)人(译者)合一(和谐共存)的状态。

二、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与翻译伦理

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环境的恶化、物欲横流的冲击与生态危机,人们的伦理道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不仅影响了世代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与行为模式,同时也为人们应对生态危机提供了解决的途径与宝贵的生态视角。在全球化趋势下,翻译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受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者的眼里,文本符号的意义开始走向虚无与不确定。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了!”即文本一旦被创造,语言便开始起作用,文本能否存在下去,取决于读者。他也否认文本有任何中心意义。[9]译者的权力被无限放大,原作必须依靠译者才能继续生存。这样的指导思想极有可能造成译者滥用自己的权力,为了追逐利益进行胡译、乱译,甚至扭曲原语文化。如何避免翻译中的译者滥用权力,使原作得到合理译介?这就需要伦理思想的引导与规范。代表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对翻译伦理研究而言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理论沃土。1)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老子指出了宇宙有四大,人只是其中一员。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的方式是纯任自然,自然是道的本性。[10]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遵循宇宙自然的规律,不能去违背它。同样道理,翻译中的译者与其他参与翻译活动的主体都要遵循翻译之“道”,即翻译生态的主体与翻译生态的环境都是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部分。翻译生态的主体包括:译者、原作者、目的语读者、赞助人、译作出版者、译作评论者等。翻译活动是以译者为中心的众多翻译生态主体为促成译本的产生共同努力的过程,译本产生后在目的语环境中适应,并自然而然地接受选择。它也是不同翻译生态主体协调关系的过程。所有主体均应认识到自身是翻译生态系统的一员,有着各自的责任与权力,要顺应翻译环境对译者、译本的选择,不去越权干预其他主体的活动。2)无为的思想。《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0]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此处,“无为”并非“毫无作为“,实质上是指人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不妄为。它是道法自然在人行为方式的具体体现。老子以“无为”来实现“自然”,力图通过消除人的主体性的“妄为”来达到人的生存活动与客观规律的统一,这种以人类活动的无目的性来实现人的生存目的的思想,说明老子是相当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的目的性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内在矛盾[11]。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也要遵循翻译的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不可“妄为”如肆意篡改、增删原著内容,或未考虑目的语读者的需要与目的语文化规范,一味地采用异化翻译。而翻译研究者也要遵循翻译研究的规律,不可妄为,如盲目地将西方译学理论照搬照套地用于探讨中国的翻译实践,而全然不顾中国翻译活动的实际与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与翻译思想。3)知足不欲的思想。《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10]此句将不欲(不起贪欲)作为天下的安定的前提,告诫人们控制自身贪欲的重要意义。又如《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0]此句告诫人们要知足,而后才能适当停止对名利的追逐,并获得长久的安定。第四十六章:“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10]更警示人们贪欲的危害:最大的祸患是贪欲与不知足。这种知足不欲的观念无论对我们的翻译实践还是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教育、翻译批评都有很深远的启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翻译活动也被量化为金钱,以翻译为谋生手段的译者有时不得不为了生存而违背自身的伦理道德准则,去译一些品质低劣的作品。翻译研究者为了名利,为了职称晋升,不加思考,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是故弄玄虚,写出一些有空又大的文章。翻译教育工作者为了利益,不去用心钻研翻译教学技巧,却醉心于办班招生。翻译批评者为了出名,对译作不论好坏,一顿乱批或是趋炎附会,以彰显自己的翻译水平。这些翻译生态系统中种种不和谐的行为都是人类中心主义与功利主义在作祟。他们认为,人类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所以人类的利益才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标准。翻译生态系统中主体应该用“知足不欲”的伦理价值观去抵御功利主义的侵袭,认清各自的责任与权力,培养一种翻译的使命感与生态伦理意识,以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为自己的使命,履行好自己在系统中的义务。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华儒道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伦理思想与翻译伦理研究关系的分析,认为中华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对翻译伦理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翻译活动的诉求。维护异质语文化身份,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殖民主义,更合理地介绍异质文化,有助于规范翻译活动中的种种不平等、杜绝违背翻译自然规律的越权行为,唤醒翻译生态系统中各主体的责任感与全局观的伦理意识。翻译伦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不能局限于伦理学本身,研究范围也绝不能限于译者伦理的范畴,而应拓宽至整个翻译生态系统中各主体要素。同时,翻译伦理研究可以更多地从其他学科与思想中汲取养分,如中国儒道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生态哲学思想,不断拓宽翻译伦理研究的视野与内容,为建构中国特色翻译伦理研究体系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申迎丽, 全亚辉. 翻译伦理问题的回归—由 《译者》 特刊 之 《回归到伦理问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 94-99.

[3]唐培. 从翻译伦理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64-68.

[4]王大智. 关于展开翻译伦理研究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44-47.

[5]申连云. 尊重差异一当代翻译研究的伦理观[J]. 中国翻译,2008(2): 16-19.

[6]王国轩. 中华经典藏书:大学?中庸[M]. 中华书局,2007:106-134.

[7]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8]孙振华,张丽琴. 《易传》、《中庸》中的生态意识[J].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6):27-29.

[9]郭建中. 论解构主义翻译思想[J]. 上海科技翻译,1999(4): 4-9.

[10] 陈鼓应. 老子今注今译(修订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169-245.

[11] 耿加进, 黄承贵. 道之境界与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5): 60-63.

Confucianism and Taoism’s Eco-ethics Thoughts and China’s Translation Ethics Study

ZHOU Ji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Chengdu 610225, Sichuan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tatus and deficits of China’s translation ethics study, the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he representative eco-ethics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o giv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other elements in translation eco-system, the responsibility and power and the scope of Translation Ethics study. It aims to claim that the eco-ethics thoughts of China offer such a brand new view to China’s translation ethics study that it exerts far-reaching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translation ethics study. Moreover, it deserves an extensive focu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eco-ethics thoughts serves as abundant theoretical resource and could be applied to China’s translation ethics study.

Key words:Confucianism; Taoism; Eco-ethics thoughts; Translation ethics; Translational eco-system

收稿日期:2015-08-21

作者简介:周杰(1981-)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度社会科学项目“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道德经》译者伦理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4SB011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O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16)02-097-04

猜你喜欢
道家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界与域的环境伦理思考——基于道家自然观之凭鉴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漫画道家思想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太极拳与道家思想之大美无形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