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调查

2016-06-18 06:40李清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3期
关键词:副部级行政级别校领导

李清

高校去行政化的路还有多远——从取消北京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说起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如果能够把高校行政级别去掉这是最好的。他说:“如果真去掉了,那对去行政化肯定有好处。”

对此,有媒体在进行传播和解读时,称“北京大学校长建议取消自己级别”。无独有偶,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大学前校长周其凤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支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我自己正在做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然而,取消北京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究竟能有多大作用呢?事实上,北京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学府,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可能真的不在乎自己的副部级级别。因为即便不明确北京大学校长的级别,凭其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也能转任其他高端机构的高级职位。

但北京大学校长不在乎级别,不意味着所有高校校长都不在乎级别。现在,除了北京大学等少数高校行政级别是副部级外,全国的公办本科高校都是正厅级,公办专科、高职都是副厅级。也正因为所有的公办高校都有级别,很多办学水平不怎样的地方高校,校领导也都有头有脸。地级市“××学院”的院长,能与市长平起平坐。也正因为学校有行政级别,这些年很多学校费尽心思谋求升格,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不只是改校名,校领导也跟着官升一级。而各校除了校领导之外,各部门、院系也都有行政级别。

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有一种看似有理却似是而非。有大学校长曾表示:“在全社会都有行政级别的情况下,如果单独把大学的行政级别取消了学校和社会的交流,比如资源配置、人才交流、信息沟通等这些就失去了重要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没级别将无法与社会“对接”。可是,所有民办高校都没行政级别,难道就不能正常办学、办事了吗?那些以“对接”为理由的,实际上只是想自己与官场对接,与官员有同等身份地位。

在今年“两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提出,高校是否“行政化”并不完全体现于校长、副校长的行政级别,他理解的高校“行政化”是指教授和科研人员没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和学术上,而是用于行政环节。其实,高校的校长是否可以有行政级别,原本是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科研和学术活动是否要按级别进行,比如,“官越大,资源就越多,学术资源按照权力来分配”。复旦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葛剑雄曾谈到,大学的图书馆要订港台报刊,只有局级以上的单位才能订。行政级别是否与特权挂钩,周其风曾说,“取消级别后,今后开会要习惯坐最后一排,坐飞机不能再走VIP通道,失去阅读学习某些文件的机会”。

如果不能改变“行政主导学术”,以及“级别对应特权”的现状,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也会有所谓的“参照级别”。反过来,校长有级别,未必不能自主办学,这或许就要看改革的决心了。

责编:尚凌endprint

猜你喜欢
副部级行政级别校领导
房间里的自言自语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研究
刘振民:从“副部级”到“副球级”
行政级别缘何“难舍难分”
如何看待学校的“去行政化”策划
沟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
竞争条件下大学资源集中现象形成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