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旸旸
[摘要]观摩汉语课堂教学录像是培养汉语国际教师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两套汉语课堂教学录像,并对汉语课堂教学录像的观摩视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从教师、学生和课程三个大方面实施观摩,在每一个大方面下列出具体的观摩项目,力求汉语课堂观摩活动有效地进行,促进国际汉语教师课堂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关键词]汉语课堂教学录像 观摩视角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225-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对外汉语专业教育领域,学者越来越重视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探讨种种发展实践性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在对新手型和熟手型对外汉语教师对比研究中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频率最高的是一般教学知识和语言教学知识,而不是语言学知识和文学文化知识。这就说明新手汉语教师急需学习的是教授汉语的技能与技巧,其次才是语言本体知识。汉语课堂教学录像展现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汉语教学案例,使学生从熟手教师的教学中汲取教学经验和技巧,加深对汉语教学的理解,尽快进入汉语教师的角色。
观摩课堂教学是汉语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汉语课堂教学录像中所呈现的课堂信息是快速而复杂的,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往往有种不知从何观摩起的茫然。(梁新欣,2008)Richard R.Day(1990)指出,欲使观摩课堂教学对学生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是需要教师给予系统化指导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为新手汉语教师提供一系列清晰简明的观摩视角,以使其获得启发和经验。
二、汉语课堂教学录像简介
目前市面上公开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录像只有两套,分别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和由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等联合出版的《初级汉语课堂教学演示》。
《汉语课堂教学示范》共分成初级口语课教学、阅读课教学、语音教学、语法教学、短文教学五大教学课型。教学录像对教师上课全景进行实录,真实、生动地反映出汉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全面展示出汉语教学课型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及教学技巧。
《初级汉语课堂教学演示》,共分为22个单元,以语法教学为主,共选取了17个语法点,其排列顺序主要根据学习者日常交际的需要,基本上是由易到难。除了语法教学以外,还安排了语音、词汇、汉字以及课文教学。
两套教学录像各有千秋,《汉语课堂教学示范》代表中国大陆高校基础汉语教学的常规模式,即以综合课为中心,分技能教学模式。整套教学录像课型特点突出,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教学目标明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序高效。不足之处在于学生汉语水平似乎要远远高于授课内容的难度,课堂教学进展十分顺利,这一点似乎不符合汉语教学的实际。《初级汉语课堂教学演示》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入门阶段的汉语教学和学习情况,秉承“淡化”语法教学的理念,没有大段的语法规则的讲解,取而代之的是在教师监控下的学生操练,力求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语法规则。
三、汉语课堂教学录像观摩视角的选定
在观摩课堂教学录像之前,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帮助学习者确立具体的观摩视角,引导学习者有针对性地观摩。一节完整的汉语课堂教学录像所包含的信息是广泛而丰富的,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确立系列简明高效的观摩视角是教师“系统化的指导”中的重中之重。根据西方课堂观察的理论和实践,我们把观摩视角集中在教师、学生与课程三个方面,下面进行分别论述。
(一)教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设计者,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最主要的、直接相关的因素。对教师的观摩可以从课堂管理行为、讲授行为及教师语言三方面入手。
1.课堂管理行为
在汉语课堂上,教师往往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课堂管理者的角色。良好有序的课堂纪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课堂管理组织行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观察:(1)教师通过何种方式让全班学生迅速静下心来投入学习的?点名,与学生聊天气聊家常,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听写还是其他方式?(2)教师是否能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4)教师是否对学生一视同仁?(5)教师在教室来回走动还是站在一处?眼神是否与学生有接触?(6)对于迟到的学生,教师是如何处理的?是视若无睹还是采取其他行动?
2.讲授行为
讲授行为是一种以口头语言为手段来表达意义并传递信息的教学行为,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行为。对外汉语课堂讲授行为除了包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外,也包括提问、答疑、纠错等教学行为。对汉语课堂教师讲授行为的观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教师如何体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上课之前直接清楚地说明?没有明确指出,但通过反复练习来突出教学目标?或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找不到讲授重点。(2)教师是如何讲解生词的?用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来说明生词的意义还是通过例句和情景来说明?具体的讲解方法有哪些?操练方法有哪些?(3)教师是如何讲解语法点的?是先展示语法结构还是先说明语法意义?如何说明语法意义的?在讲解的过程中,是否出现语法术语?具体的讲解方法有哪些?操练方法有哪些?机械操练还是交际操练?(4)教师所用的例句贴近课文?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关心的话题还是其他?(5)教师是如何将生词、语法点与课文内容联系到一起的?是否有生词、语法与课文内容脱节的情况?(6)在讲解生词、语法时,是否能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效地结合?是否对一些使用频率高,偏误出现率高的语言点着重讲解?(7)教师对待错误的态度如何?立即纠正还是等待学生说完再纠正?还是对错误持一定的容忍度?纠错的方式如何?教师纠正、学生之间相互纠正还是引导学生自我纠正?(8)教师的提问是否有的放矢、问有所获?提问的方式有哪些?学生自愿回答、指定学生回答、集体作答、按照座次顺序作答还是其他?(9)教师采取哪些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对话、角色扮演、口头报告、语言游戏、看录像还是其他?
3.教师语言
教师语言与教学效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教师语言的观察可以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个方面入手,有声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口头语言,无声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表情、姿态、手势或其他动作等。(1)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符合汉语规范?发音是否标准清晰?(2)教师语言的语速快还是慢?还是接近日常交流的自然语速?(3)教师的语调是怎样的?是平铺直叙还是抑扬顿挫、富于变化?(4)教师是否使用媒介语?何时使用?比例是否适中?(5)教师是否有口头禅?如“这个这个…”“听懂了吗?”“明白了吗?”等。(6)教师是否用体态语言代替部分课堂指令或用体态语言辅助教学内容,并和学生达成默契?
(二)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的活动,学生是汉语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课堂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所以学生的学习行为这一观摩视角是不可或缺的。
1.课堂参与方式
(1)学生的视线是紧随教师还是低头看教材、记笔记?(2)学生是否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与教师讲授时间相比,学生的参与时间所占比例是多少?(3)学生是以何种方式参与课堂活动的?是行为参与(朗读单词、跟读/背诵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还是思维参与(表达观点、辩论等)?(4)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如何?学生的哪些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5)是否存在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都没有明显发展,带有表演性质的无效参与?
2.学习策略
(1)当学生听不懂授课内容时,会采取哪些策略?查词典、做记号、利用上下语境进行猜测还是直接向老师提问?(2)当学生不能表达出心中所想时,会采取哪些策略?借助手势或表情、迂回表达、说中介语还是借用母语?
3.情感态度
(1)伴随教师的讲授,学生是否有点头、微笑、眉头紧锁、跃跃欲试等神情?(2)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是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还是焦虑胆怯、甚至漠不关心?(3)学生之间的交往如何?是否有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学生是否能表达不同意见?学生是否能尊重、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
(三)课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是这样解释“课程”的:“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所安排的一切情境的总和”。目前国内汉语课程一般包括语言知识课、语言技能课、文化知识课等几个大类型,这些课程即是传统意义上的“显性课程”。随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被引入到对外汉语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价值观念等, 进而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潜在方面。基于此,对课程的观察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个方面入手。
1.显性课程
(1)课程内容与学生汉语水平是否相符?(2)课程内容是否体现课型特点?(3)课程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出现了真实的语言运用?(4)教材的难易程度高于或低于学生的汉语水平,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2.隐性课程
(1)教室是否宽敞明亮、整洁卫生?硬件教学设施齐全?(2)教室环境的布置是否具有浓郁中国文化氛围?是否有地图、中国书画、中国结等装饰物?(3)学生人数多少?是否有利于语言学习?(4)学生座次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是否有利于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否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5)教师穿着是否得体?教师是否精力充沛、教态自然?(6)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7)教师如何弥补教材的不足?对个别教材中相对保守落后的观点和内容,教师是否予以正确的引导?
四、余论
汉语课堂教学录像的观摩视角的选定使课堂观察活动有据可依,使课堂教学观察成为提升汉语教师教学技巧的高效途径之一。由于课程学时有限,在一次课上让学生全神贯注观摩所有项目是几乎不可能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负责观摩一到两个方面,做好观摩记录,在观摩结束之后进行学生汇报,教师答疑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研究。此外,还可以将观摩汉语课堂教学录像作为提升教学技巧的手段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法、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微格教学等系列课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江新,郝丽霞.新手和熟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02).
[2]梁新欣.如何从观摩课堂教学学习教学技巧[J].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2008.
[3]盛双霞.从传统的听评课到互助反思的课堂观——基于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03).
[4]杨楠,刘希明等.汉语课堂教学示范[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5]毕念平.初级汉语课堂演示[M].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6]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J].汉语学习,2011(01).
[7]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