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反思

2016-06-15 10:07余秀兰张红霞龚雪孙杨李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

余秀兰 张红霞 龚雪 孙杨 李文

摘要:J中学与N大学共同策划的“准博士培养站”使高中生能有机会进大学实验室体验科学研究,并且在自主学习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与提高。但该项目在选拔方法、高中与大学衔接的知识准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更重要的是,整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了学生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而应试教育本身也对培养创新人才产生负面作用。为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注重各阶段教育的衔接,同时在培养对象、选拔机制、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系统培养;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2-0064-07

创新,是当前社会最热的词。李克强总理更是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而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也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特别指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学者统计《纲要》中有62处出现“创新”,17处出现“创新人才” [1 ],可见“创新”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实践上,高等院校也进行了各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如试点大类招生与搭建大类课程平台、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举办各种创新大赛等。但是,相对说来,绝大多数的中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并不太多关注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而至于如何衔接高中与大学教育,系统地培养创新人才,关注的更是少之又少。笔者所调查的学校正是这为数不多者之一,因而对此进行研究,总结其经验与不足,很有必要;更重要的,借由该个案,我们可以对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当前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探索更好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

一、项目介绍及研究问题与方法

2010年始,J中学与N大学共同策划了“准博士培养站”项目,从高一学生中选出42名优秀学生和N大学的博导结对。这些学生进入N大学国家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科学研究,完成学术论文,并形成了论文集。

2013年1月,又有52名高一学生成为第二期“准博士培养站”新成员。这些学生每周四下午去N大学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如:参加导师课题组会议、听老师讲解知识、观摩导师与学长做实验、自己动手做实验、听学术报告,等等。最终,2人1组选择一个课题,在N大学导师指导下,完成科学研究并撰写论文,部分学生于2014年6月进行了公开的论文答辩。

本研究即对第二期项目进行调查与分析。我们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多方面的资料:(1)访谈了15名学生,首先是对15名学生进行集体访谈,相关访谈资料编码为S1,S2,……S15;其次将15名学生按照做研究时的合作关系分成8组分别进行访谈,其中7组是2人一组,1人单独一组(该生是该项目仅有的2个文科生之一),访谈资料编码为01,02A,02B……07A,07B(02A和02B为同实验组的2人,其他类似)。(2)访谈了4名指导教师,分别是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L教授、物理学院X院士和W教授、化学化工学院Z教授(女)。(3)向学生发放42份问卷,回收27份。本文的分析主要基于访谈资料,也辅以少数问卷调查数据。对访谈资料的分析采取归纳式分析,没有先验的理论和概念,而是在数据中发现类别与主题。

本文希望探讨的问题是:

(1)高中生们从这个联合培养项目中收获了什么?特别地,该项目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该项目存在哪些不足?中学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面临何种困境?

(3)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

二、学生的收获

问卷调查中我们设定了8个选项,让学生选择参加“准博士培养站”项目对其帮助最大的3项。这8个选项是: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促进知识系统化、与人合作技能提高、表达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成绩提高。按选择人数多少排序,被学生选为收获最大的前四项分别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与人合作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而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我们发现学生提到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初步认知、体验了科学研究活动

同学们走进大学实验室,看导师和研究生做实验,自己动手做研究,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比较充实的、新奇的、前所未有的体验”(06A),“一段印象深刻的回忆”(06B)。04B说让他“感觉知道了科研是什么东西”。06A也说:“对科学有些更详细的认识。”

2. 领会了科学研究的精神

科学研究的价值是什么?04A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对科研的意义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之前一直以为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都把获得高层次奖项作为科研的目标,而他的导师则说他的终极目标是让自己的研究能上教科书,“我发现他所想的就是后面的人能够用到他的东西,或者他的研究能够造福别人。他当时说那个人发明的塑料上了货架的时候,他当时流露出特别羡慕的感觉。感觉好伟大!”

学生们还通过这个项目,体会到科学研究需要毅力、严谨认真的态度、不畏惧的精神。04B说:“(导师及其研究生)平时挺放松的,但是做实验的时候很认真。有点差错,他们就会重新来,这种态度很认真。”05B说:“还让我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严谨认真,还有就是要多质疑多思考。”04A说:“感觉挺不怕死的。他们实验后会用到丙酮,那个是有毒的,但是他们洗容器都用那个丙酮,或者氢氧化钠,就是感觉他们玩的都很危险。但是他们都很淡定。”

3. 训练了科学研究的能力

具体来说,同学们在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达问题,以及科学思维方法方面都得到了训练。

关于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04A很有体会地说:“以前学的就是书上的科研,根本不知道应该从哪去找问题。现在去了解一下,其实大部分是看文献,然后是别人写好的文献中找出问题。相当于在别人的文献上,慢慢地进一步发现,得出自己的东西。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可以一步登天。”

学习了如何解决问题。03B说,因为导师“给我们的课题我们要把它做完”,所以锻炼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05A说在实验开始时,误差比较大,后来他们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实验工具以提高准确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分析实验、分析误差的方法,从思维上学会出现问题如何改进,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遇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能提高我们的学科素养”。

从研究结果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05B在这方面就有所体会:“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从纷繁复杂的实验中去整理出一条规律,一种能概括出所有实验数据的规律。”

最后的论文写作也让同学们收获不少。02A说:“学到了一些写论文的规范。”07B也有这种体会:“我们之前从来没有写过这一类的文章,现在我们要自己写实验过程,实验准备,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样整体的文章。”

而总体来说,就是一种科学思维、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正如06A所说:“主要就是学科学方法,这个对我们有用。”05A也说收获了“思维方法”,“如何从基本原理出发,然后如何去探求,改变条件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就是说一个条件产生一个现象,改变条件是否还能产生这个现象”。

4. 提高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一些学生提到,这个项目让他们提高了对科研的兴趣。03A说:“我对我研究的这个东西有了更多的一些了解,对科学研究有了一点兴趣。”05B说:“我觉得主要是培养了我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07B之前对科研就有一些兴趣,该项目让他“对科研的兴趣更大了一些”,“如果让我将来从事这个事业的话,我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 增强了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

还有一些学生提到通过这个项目,增强了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其中包括与导师的沟通、与学长(主要指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交流、与同学的合作。如01说:“最有意义的收获是与人相处,与大学教授沟通。”02A说:“最有意义的活动就是跟学长交流。”

6. 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应该说,通过阅读文献,提出研究问题;再进行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例如05A提到,虽然实验有导师指导,一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老师,但“有些比如实验装置的改进,由我们自己琢磨出并运用了一些方法解决”,“一开始误差比较大的时候,很多数据好不容易做出来了,但是总结不出规律的时候,感到很沮丧。但是后来改进装置,把数据测量得更准,操作更加注意规范精细,这样数据做准了,图像更加清晰,就找出了一些规律。”

但是由于项目时间短,只有1年多时间,每周只去大学实验室1次(由于各种原因,事实上不少同学1周1次也不能保证),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干扰,学生认为对创新能力虽然有提高,但并不是很大。问卷调查结果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创新能力提高”是学生选择的我们列举的8个可能收获最大选项中的第4个,具体说来,认为参加“准博士站”项目对创新能力提高有所帮助的有37%的学生,其中:11.1%的学生选择“帮助最大”,18.5%的学生选择“帮助第二大”,7.4%的学生选择“帮助第三大”。但却有63%的学生选择了“帮助不大”。

此外,有41%的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有了变化,如以前对创新的理解很空泛,现在对创新的理解有了具体内容。大多数同学认为,创新不仅仅是求异,不仅仅是激情,还需要积累,需要有理论基础、有方法,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普通人也有创新,创新有大有小,等等。

需要补充的是,问卷调查显示的学生通过这个项目收获最大的前三项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与人合作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虽然不是直接说创新能力,但却是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

三、局限与困境

“准博士站”项目使高中生有机会进大学实验室体验科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但是从调查中,我们同时发现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更关键的是,中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还面临一些困境。

1. 项目的局限

首先,现实的情况是高中主要的任务还是高考,大环境还是应试教育,只有很少数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到该项目中。而且,由于应试的压力、学生内在兴趣的不足以及该项目的难度等原因,有些学生虽然参与了项目,也完成了论文,但收获并不多。有个别同学反映,由于时间不足够,实验数据并不是自己亲自做的,而是指导老师的学生做出来的,“感觉不太像我想象中做科研的感觉,感觉是为了做这个报告而做这件事”(07A)。06A也说:“因为我们做事比较少,理论也比较薄弱,所以完全没有兴趣。”

其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选拔上,过多地依赖于考试成绩,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J中学这次是根据考试成绩来选拔“准博士站”成员的(选拔上之后可以选择不参加),专业选择也未能很好地关注到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01说:“我们原来想学生物,但被指派到化学的,我们也没有兴趣。”07A则对生命科学感兴趣,但“被选择”了物理专业,07A说:“选的当时并没有告知有这个东西,它就是以第一次期中考试的九门成绩排名,然后老师就直接告诉你,你被选上了。”这个活动让他体验了大学科研,“但是专业方面,没有让我对物理之类的产生兴趣。”06A说:“因为主要是学校安排的,没有什么积极性,一开始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再次,在创新人才的类型上,未能关注人文社科类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学的“准博士培养站”主要考虑物理、化学学科,入选的人中只有2位文科学生,其中之一的01积极呼吁以后“准博士培养站”也应包括文科。而对于问卷调查中的开放题 “对未来‘准博士培养站工作的建议”,17位写了建议的同学中4位提到希望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题,如经济管理、法律、教育、历史。

最后,未能很好注意到高中与大学教育的知识衔接问题。不少学生都反映该项目涉及的一些知识太难,S1说:“老师跟我们讲的东西基本上听不懂,所以最后我们做的属于低端实验,主要还是由老师帮忙,我们才完成的。”“比如说他一开始跟我们讲光和声,我们什么都听不懂,完全没学过。”07B说:“我觉得老师对我们的知识程度的掌握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也就是他讲的一些我们根本就听不懂。”

2. 培养创新人才的困境

(1)中学对创新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所调查的J中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很好的努力,但这种每周一次且仅面向少数学生的项目显然不够,并且该项目本身也未被所有参与的学生很好地利用。我们调查中发现,有些同学每周一次的时间也不能保证,“有些同学积极性很高,每周都去,但是也有同学积极性不高,没去过几次”(05B)。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与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冲突。03A说:“因为到后面时候学校经常安排课,就经常去不了。”06A说:“或者周四下午有时间也会考试,然后就翘了一次考试,翘一两次物理课还行,但翘一两次数学课就感觉很吃力。”06B说:“我们下午会翘掉一节体育课,一节数学课,下面是班会课,几乎下午课就翘掉了。”此外,学生自己也有其他的安排,07A说:“老师说周四下午都可以去,但是我们星期四下午总是有竞赛班,所以就没去几次。”“觉得比较急,没有时间认真地把这件事情做好,可能是我们两个人(与搭档)时间没办法协调好,我们都要上竞赛班,时间很难统一。”

作为中学师生来说,从态度上也并不全都认同这样的项目。比如07A谈到,他曾与自己的化学老师探讨这个活动:“(老师)他个人的看法,就是觉得这个活动并不是很有实际的意义……感觉比较注重形式。我这个老师就是觉得,以我们高中生的知识储备,让大学教授来教我们这些高中生很不切合实际。”

更关键的是,由于该项目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再加上高中学习时间紧张,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家长态度也是如此。W教授说:“从我的实验室角度讲,小孩哪怕天天来,你有什么问题我都会给你讲,X老师和我这里的组会也都欢迎他们来参加。”“主要是小孩没有时间,家长也不太高兴。有个小孩4点钟来,5点钟不到他家长就打电话来让他回家做作业。”Z教授也说她那里增加一些时间都没有问题,孩子们也不一定要周四来,“他们随时都可以来的”,“他们是一星期当中哪天有空就会过来,有时候周末来,但总体就是中学生比较忙。”

而从根本上来说,目前的高中教育还主要是为了高考而教,他们最紧迫的任务是提高高考成绩,所以并不重视培养创新能力,或者认为这是大学的任务。05A认为高考选拔制度目前无法改变,所以高中也无法改变,创新能力培养只能放在大学,需要在大学“开设一些创新思维的课程”。05B也认为高中的任务是打基础,创新是大学的任务。“我觉得高中不方便去谈创新的问题,因为高中学的都是基础方面的内容,我还是觉得只有到大学才能谈那方面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的石中英教授曾把高中和大学的关系比作两个“相切而不相交”的圆,高考是其外切点 [2 ]。而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高中与大学甚至连切点都没有,二者常常是断裂的,绝大多数高中都在为应试而忙,只有极少数我们调查的J中这样的特别优秀的学校才会尝试着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即使在这样的学校,仍然存在很多障碍。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曾表达了类似的困境:“其实现在我总觉得是我被家长逼迫的,我说得不夸张一点,有的时候也被绑架着。你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可能会想,窦校长,你们学校的这些课程考试也不考,你们在做的体育,耽误我的学习时间,我怎么办?” [3 ]

(2)应试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阻碍 应试教育不仅在时间上挤占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造成了损害。在我们调查中,不少同学都说自己“不是创新性人才”,感叹自己的创造性被学校教育所磨灭了。01说:“小时候的创造性已经被初中、高中的教育给磨灭了。”02A:“我不是创新性人才。我没有想象力。高一还有美术课,我拿起画笔都不知道画什么。我小时候真的给个话题就可以画很多东西。我觉得我经历了九年的折磨,对生活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激情。” 03B说:“我也不是创新性人才。我感觉我没有什么特点,看到问题没有什么独特的想法。”“我们都是经历过这种应试教育的,所以现在肯定是没有那种创造性了。”学生眼中应试教育对创新能力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们很难有自由探索的时间。03A说:“小时候可能奇思妙想比较多,现在这么想那么想对高考来说就算是浪费时间了,所以慢慢就不会去想那些。”07B说:“我们自己的时间比较少,我们平时都要上课啊写作业之类的。比如,我们班有人平时在家会自己做做实验啊,我们都会把他看作不正常的人。”

其次,应试教育要求标准答案,局限思维,不鼓励创新。05A说:“我认为在于高考这个选拔机制,因为我们知道高考时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一种趋同化的教育,就是所有人变成一个模子。但是我们知道创新就是探索一个新的道路。”03A说:“可能出答案的老师编的都是有些问题的,天才往往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他就会举出来,(但是这)就跟标准答案不一样,他就拿不到分。最后就跟那些不会(发现问题)的人一样了。我希望到大学以后,也许没有高考了,我的创造性潜能能够被激活。”07B说:“我们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有种被框死了的感觉,我们只知道这些,不知道课堂以外的东西。”

第三,应试教育只追求结果的正确性,侧重教授答题技巧,不鼓励探索的过程,不注重兴趣的培养。04A说:“我觉得现在太功利化了,就像我们做题目一样。有时候做一道题,仔细想想挺好玩儿的,但是老师都是直接教我们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就是感觉是为了高考而做这个题目,然后选择这种方法。老师可能是想让我们走最捷径的路,但是我觉得有时候可以走点儿弯路。”05A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多地关注结果,而不去多问几个为什么。”04A说:“老师很强调技巧性。然后对于学生的学习爱好,关注得太少,一切都让位于高考。”

四、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其科学规律,事实上,心理学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创造力进行了大量研究。这里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针对当前我国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1. 从培养机构来看,大中小学衔接,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大中小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冷热不均、彼此断裂的现状需要改变。创造力的发展心理学认为,虽然不同年龄段,人的创造力类型有差异、创造力发展也存在高峰和低谷之分,但创造力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很多研究表明,个体创造性思维呈持续发展趋势,而且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如林崇德、胡卫平通过对34位自然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和36位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的研究发现,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早期促进经验,包括“父母和中小学老师的作用、成长环境氛围、青少年时期广泛兴趣和爱好、具有挑战性经历和多样性经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后来的创造提供重要的心理准备,是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所以,“没有基础教育创新素质的奠基,任何创造性人才成长都是一句空话。” [4 ]

事实上,国家已经关注到这一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要促进培养机构之间的配合,形成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就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说,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5 ]。

而要做到各阶段教育衔接,系统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就本文研究的高中和大学衔接来说,首先,高中在完成为大学输送生源任务的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让教育成为孩子们抱怨的泯灭创造性的罪魁祸首。而在高考制度下,探索一些诸如“准博士培养站”这类项目,与大学进行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也是非常必要的。正如我们访谈的W教授所言:“尽管目前我们不能进行高考制度的实质性的改变,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那么这个准博士班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其次,大学方面则要关注高中教育,既要认识到高中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意义,又要主动关注高中的教育内容,并能积极参与一些衔接教育项目。最后,创新人才的系统培养是一门科学,需要专门进行研究。心理学上虽然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创造性特点有很好的研究,但具体如何落实到当前的教育上,知识如何衔接,课程如何衔接,都需要专门的研究。正如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所说:“我们应该把人才培养看成是一条龙,每一个衔接的地方,我们都要精心地去设计,不要把每一个节点就看成是一个考试。” [6 ]

2. 从培养对象来看,从面向少数“精英”转向面向全体学生

20世纪50年代以前,创造力被认为是天才所特有的能力,人们关注的是创造性人才的杰出创造力。随着认知心理学向创造力研究领域的渗透,创造力开始被认为是人人所具有的、能够被发展和测量的心理学特质,人们开始关注与杰出创造力相对的日常创造力 [7 ]。也就是说,创造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基本的认知加工过程,而不是少数人具有的一种固有特质。

但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仍然常常把培养创新人才只看做面向少数“精英”的活动,正如高宝立先生所言:“在某些学校,所谓的创新人才培养,大部分的学生处于一种陪衬的角色,在有些教育过程中,有些学生也处于陪练的角色,这个学校关注的仅仅是看起来不错的学生,忽视了存在着不足的学生。” [8 ]事实上我们在大学开展的各种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班等,以及本研究中的“准博士培养站”项目,都面对的是少数群体。

出现这种状况,除了我们对创造力实质理解不够外,还与我们对“创新性人才”类型的理解比较狭隘有关,我们常常较多地关注自然科学领域创新人才,而忽视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人才。所以,学校中那些数理化尖子生更容易被关注,而大量在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方面有创造性的学生被忽视。而如果我们把视野拓宽,会发现创造的潜力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这种视角下,创造力已不仅仅是大小不同,还是创造方式与风格的不同。再借用高宝立先生所言:“就创新人才这样一个概念来说,我们说有作为的人都有创新潜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每个人的潜能挖掘出来,使它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这个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仅仅关注少数学生,教育的功能就没有充分发挥,这也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8 ]而也只有关注到每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万众创新”才有可能实现。

3. 从选拔机制来看,从唯智力测试甚至唯考试成绩到综合测试

虽然每个人都有创造性,但创造力有大小,更重要的是创造力有不同类型与风格,因而对创造力进行测评进而分层次和分类培养,很有必要。但过去我们在选拔创新人才时,往往只重视智力测试,甚至只看考试成绩,如“准博士培养站”也主要以考试成绩为选拔标准的。这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

在心理学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后,创造力的测量开始受到关注。但在90年代以前,创造力被当做一种能力或一种个性特征,测量沿着四条不同的思路进行,即针对创造性的过程(如对创造力主要成分的发散性思维的测量)、创造性的人(如对创造性的人格和动机方面的测量)、创造性的产品(从创作的产品的角度去考核和预测创造潜能)以及创造性的环境(以环境为指标开发问卷来预测人们在该环境中的创造潜能)分别进行测量。90年代后,研究者逐渐开始从系统的角度综合理解创造力,出现创造力的汇合取向观点。汇合取向观点认为,创造力的发生是基于个体认知因素、动力因素以及情感因素的相互作用,并同时与环境进行动态交互作用,才能产生出创造性的产品。而与此同时,人们又认识到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领域特殊性或者任务特殊性,人们有时候在不同领域的创造力的相关系数甚至不大,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创造力是一个多侧面汇合的复杂结构,对其测量也需要综合测验;而另一方面还需要特殊领域的创造力分化测验,例如数学创造力测验、科学创造力测验、音乐创造力测验 [7 ]。

在实践上,许多国家也都采取多指标、多形式的鉴别创造力的方法,如教师、家长或同学提名、个别或团体进行的心理或学术测验、面谈等多渠道。而测试工具主要集中于智力测验、创造力测验、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成就动机测验等,再加上学业成绩、获奖情况、身体状况、个性化作品评估等。而对那些有特殊才能如艺术和音乐超常学生的鉴别,还要通过观看现场表演或用艺术性向测验来评估和选拔 [9 ]。

4. 从培养方式来看,从项目式或运动式转向更重视环境建设

随着对创造力认识的深入,人们不再把创造力仅仅看做是个体的产物。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取向认为,作为心理现象的创造力离不开社会环境,他们更为注重对人格变量、动机变量和社会文化环境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莎·阿玛拜尔(Teresa M.Amabile)认为创造力是来自个性特质、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的特殊综合的行为结果,强调支持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内在动机、统合外在动机,进而影响创造过程 [10 ]。

我们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过多以项目式或运动式来培养,而忽视整体环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如本文关注的“准博士培养站”项目,虽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很好的试验,但由于整体大环境是应试教育,所以其效果也大打折扣。正如有专家指出,我们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有一个误区,“我们总是从工程的思维出发设计培养人才,这不符合培养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从根本上说,拔尖人才成长的关键是要能为他们提供一种学术自由的环境、氛围和条件,使他们滋生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有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态度,在研究中不断获得一种美的心理体验,才能形成一些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11 ]我们所访谈的X院士也这样说:“其实人才培养就好比种庄稼,你给予他合适的阳光雨露,适当地栽培,他就会茁壮成长。”

而在当前的中小学,当务之急是改变可能会影响创造力的应试教育环境。再次借用专家之言:“什么是创新人才培养?其实就是要改革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说教式的、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的、不能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育方式。” [11 ]

5. 从培养目标看,从重视功利性成果到同时关注内在动机与兴趣的激发

从当前的创新人才培养看,我们多关注功利性结果,忽视了在提升学生内在动机与兴趣方面的收获与否。本文研究的“准博士培养站”也多少存在这样的现象。其结果是,虽然我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显现的成果,但并未激发学生创造的内在动机与兴趣,这种创新也必然不是持续的、长久的。针对近30年中国学生在国际中学生数学和物理奥赛金牌获奖颇多但后续发展逊色的现象,“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院士这样解释:“我以为,我们的奥赛金牌获得者是像优秀体育运动员一样,通过做各种难题被训练出来的,而非很大程度上凭兴趣,自己独立钻研出来的。” [12 ]

阿玛拜尔在其《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即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而外部动机,只有当它的存在能够提供更多使个体投入工作的刺激来源时,会与内部动机发生协同关系,才能共同提高创造力 [10 ]。

所以,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应跳出工具理性思维,摆脱短期功利意识,注重学生本身的、持久的内部动机和兴趣的培养。正如我们访谈的X院士所言:“人的一生的创新的道路是很长的,关键是要有创新的灵感,如果没有了灵感和兴趣,何来创新?所以我们整个的教育都值得反思。”

参考文献:

[1]施建农.创造力心理学与杰出人才培养[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S1):164-173.

[2]石中英.超越高考[EB/OL].http://edu.qq.com/a/20141110 /042746.htm,2014-11-10.

[3]窦桂梅.小学教育不能“转基因”要探索素养的回归[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41207/n406728668.shtml,2014- 12-07.

[4]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41.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5-05-12.

[6]王殿军.高中教育两大问题:课程无层次 过程无评价[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41208/n406729652.shtml,2014-12-08.

[7]徐雪芬,辛 涛.创造力测量的研究取向和新进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54-63.

[8]高宝立.创新人才培养要面向全体 加强学校文化创新[EB/OL].http://edu.sina.com.cn/zxx/2011-06-20/151130230 1.shtml,2011-06-20.

[9]张 琼,施建农.超常儿童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0):685-687.

[10]武 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3-18.

[11]孙琛辉,陆 琦,袁建胜,陈 彬.创新人才需要高校与社会共同培养[N].科学时报,2010-03-16(5).

[12]吴绍芬.探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道——“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院士访谈[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14-16.

Abstract:J High School and N University made joint effort on holding a program named“Potential Doctor Workshop”that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high-school students to have an experience of re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capabilities in independent learning,discovering and solving problems,creativity,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However,the program also manifested several limitations including that of student selection procedure,school curriculum preparation for the program and so on. More serious challenge was the overwhelming exam-oriented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at exerted passive impact on both students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on,and their creativity in a broader range. 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build up a connected cultivation system linking every stages of educ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student selection,program objectives and activity design for the program,need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connection;joint programs;systematic cultivation;creative talents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
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效益源泉
立足“五个重视”推进导师制下高职创新人才培养
论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的可能性
浅谈土木工程材料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