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赛 王 凌 胡海平
复方黄连膏纱条换药对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 赛 王 凌 胡海平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应用复方黄连膏纱条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术后每天便后换药1次。观察组每天以复方黄连膏纱条进行换药。对照组每天以凡士林纱条进行换药。观察并且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的最早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分别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创面肉芽呈现的色泽状态积分以及术后21 d的临床疗效等几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肛周脓肿术后疼痛消失的时间、创口愈合的时间,创面肉芽的色泽状态积分及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黄连膏纱条换药对于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较为显著,明显优于凡士林组。
肛周脓肿;复方黄连膏纱条;创面愈合
肛周脓肿又被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指发生在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的脓肿[1],肛周脓肿发病急,病情复杂,临床治疗一般多争取早期切开,并做一次性根治手术,手术创口较深、创面较大,并且由于每天排便对伤口造成的污染,使伤口换药相对困难、恢复时间长、愈合慢。所以术后每天伤口换药对于患者切口的愈合显得至关重要。本院主要采用复方黄连膏纱条换药,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疗效较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列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5.1±6.9)岁;肛周皮下脓肿26例,高位肌间脓肿4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42.5±9.2)岁;肛周皮下脓肿19例,高位肌间脓肿1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1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脓肿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科分会于2012年8月1日实施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中对于肛周脓肿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5 d,术后行半流质饮食3 d,且术后当天禁止排便。2组患者术后第1天可排便,排便后用温开水坐浴约10 min,坐浴后换药。观察组采用复方黄连膏(药物组成:当归、白芷、紫草、血竭、乳香、没药、黄连、珍珠、白及、冰片凡士林等组成,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纱条换药:创面用碘伏棉球局部消毒清洗后,复方黄连膏约5 g涂在纱条上,将药物纱条均匀覆盖于创面上,使其长于创面0.5 cm,并以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则采用凡士林纱条:操作同观察组。
1.4 疗效评价标准 依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3]对本疗效进行评价。治愈:肿块消失;显效:肿块缩小,支管创面有假性愈合,主灶已经愈合,支管创面经过相关处理后愈合;有效:主灶没有愈合,但病灶较前明显缩小,但仍然需再次手术;无效:病灶仍绕未见明显缩小(术后第21天进行)。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性指标
(1)疼痛消失时间 观察自用药开始后疼痛消失的最早时间的天数。
(2)创面肉芽状态 记录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创面肉芽的色泽状态(术后肉芽长势良好、溃疡已经基本愈合:0分;肉芽生长旺盛,创面鲜活:1分;肉芽生长较快,创面正常、淡红:2分;肉芽生长缓慢,创面凹陷、苍白:3分)。
(3)创面彻底愈合时间 从手术当天算起,直到创面完全愈合所需的时间。
1.5.2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检查血液,尿液,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处理数据;2组的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为(10.0±1.5)d,对照组为(13.5±2.5)d,2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3,P<0.01)。
2.2 不同阶段2组患者创面肉芽状态的评分比较 术后第3、7、14天2组创面肉芽状态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26,0.005)。 见表1。
表1 2组肛周脓肿患者创面肉芽状态的评分比较(s,分)
表1 2组肛周脓肿患者创面肉芽状态的评分比较(s,分)
?
2.3 2组药物促进创面愈合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21~25 d,平均(22.70±3.39)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25~32 d,平均(26.70±4.03)d;2组创面愈合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8,P<0.01)。
2.4 术后21天2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分别比较 术后21 d,2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相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2.173,P=0.03)。见表2。
肛周脓肿属于中医中“肛痈”的范畴,多为湿热下注,阻滞气机运行,热盛肉腐而化脓。目前治疗方法以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为主,属Ⅲ类手术伤口,术后创面为开放性伤口,部位特殊,患者疼痛不适感较明显,同时由于排便、术后创面分泌物刺激、术后创面引流等因素,容易出现创面愈合不良、愈合时间长、创面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及时、合理地换药能够大大降低术后感染的机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切口的一期愈合。故对于换药的方法以及换药时药物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复方黄连膏是我科经验方配制而成,其组成有黄连、当归、白芷、紫草、血竭、乳香、没药、珍珠、白及、冰片、凡士林等。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是为君药,现代研究表明黄连所含黄连素具有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加速血液循环,提升病变区的供血条件,有利于炎症的消退[4]。血竭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用,现代研究表明,血竭具有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生肌及促进表皮修复以及切口愈合等作用[5];乳香和没药均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研究表明,乳香、没药均具有镇痛、消炎、升白细胞等作用,且同时能够加速炎症渗出和排泄,加速伤口愈合[6]。以上三味药共为臣药,加强止血生肌的功用,同时兼能祛旧瘀、生新肌、止痛。紫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之效,使血不化热;当归为活血行气之要药,能够祛瘀生新;珍珠则助黄连清热解毒,有生肌敛疮之效;白芷功善祛湿排脓,经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芷具有扩张动脉血管,促进血流,改变血液性质和止痛的作用[7];白芨则能收敛止血,加强敛疮生肌之功。冰片和凡士林调和药性,能够加强药物的吸收,使事半功倍。以上诸药联用,共达活血化瘀以及敛疮生肌止痛之效。油膏纱条有着引流,保护创面,且延长换药时间等作用。此外,药物纱条还有着类似支架的作用,有利于肉芽组织依附生长,促进切口的愈合[8]。
综上所述,复方黄连膏纱条用于肛周脓肿术后换药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肛门疼痛,缩短创面愈合疗程,创面愈合快,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表4 术后21 d 2组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总疗效比较(n)
[1] Yanagibayashi S,Kishimoto S,Ishihara M,et al.Novelhydrocolloid- sheet as wound dressing to stimulate healing-impaired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db/db mice[J].Biomed Mater Eng,2012,22(5):301-310.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
[3] 刘国华,张明岛.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29-330.
[4] 李鄂丽.黄连素临床新用途[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85.
[5] 何书平.血竭的药理研究[J].中国药房,2008,19(24):1912.
[6]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69-372.
[7] 吴媛媛,蒋桂华,等.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626.
[8] 郭佳,王剑平.康复新液纱条外敷与坐浴对肛裂术后切口愈合影响对比观察[J].中国医刊,2013,48(10):91-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5.106
湖南 410007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赛 胡海平)415500 澧县人民医院(王凌)
胡海平 E-mail:5413761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