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斌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王晓斌
目的 观察和分析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部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ris评分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59.71±5.69)min、术中出血量(225.49±20.33)mL、术后下床时间(5.69±1.02)d及并发症发生率(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Harris评分
[4] 王毅钧,丛淑珍,赵刚,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9(6):627-631.
[5] 李萍,宋烨,胡小涛,等.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3):88-91.
[6] 刘超霞.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58-59.
[7] 路晓荔,杨凯华,杜联芳.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4,6(2):200-203.
[8] 王士光,岳林先.超声弹性成像在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11):765-767.
[9] G ScaPerrotta C,Ferranti C,Costa L,等.超声弹性成像在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中的作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1):83-104.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髋部骨折,其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占髋部骨折总数的35%~45%,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1]。为了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常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2];(2)年龄≥60岁;(3)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本组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62~83岁,平均(71.84±2.34)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摔伤4例,交通事故受伤19例,跌倒致伤27例;合并疾病:冠心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13例,高血压19例,脑血管后遗症9例。研究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4~86岁,平均(73.21±3.24)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摔伤5例,交通事故受伤21例,跌倒致伤24例;合并疾病:冠心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14例,高血压17例,脑血管后遗症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胸部X线片、心电图、血气分析及血生化等检查,以检测患者各个器官的功能,以便对患者的合并症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控制,以预防出现意外情况[3]。(1)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部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体位取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下对患者骨折进行牵引复位。做一股骨近端外侧直切口,根据需要的内固定长度决定切口的长度,沿着股外侧肌后缘进行剥离,将股骨大转子暴露出来,使用135°导向器在股骨大转子下2.0~3.0cm的位置进行定位,穿入导针,采用C型臂X线机进行定位,选取合适的动力髋部螺纹主钉,钻入到患者的股骨骨质中,给予钢板固定。留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2)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体位取侧俯卧位,使患髋屈曲约45°,在髋关节后外侧作一切口,将股骨头、基底部及颈部暴露出来,自颈部将股骨头切断并去除,对软组织进行清除,根据影像学资料选取适当大小的人工股骨头。对髓腔进行扩大和冲洗,将脂肪和骨髓清除后,将人工股骨头放置于患者的髋臼中。将骨水泥灌入髓腔中,然后将人工股骨头插入髓腔中的合适位置,对大小转子进行复位,待骨水泥干固后将保持力放松,尽量对股骨的结构进行恢复。在人工股骨头附近放置负压吸引管,逐层缝合切口,止血后对伤口进行常规清洗和消毒处理,给予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功能评分[4]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x±s)
2.2 2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中优16例,良29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中优8例,良23例,中11例,差8例,优良率为62.0%。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56,P<0.0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上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主要采用保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主要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等,其中动力髋螺钉是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案,但是其治疗效果通常不够理想,且术后的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5-6]。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进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已获临床认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主要是先采用骨水泥进行灌注,以实现机械固定的效果,然后将人工股骨头安装好,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7-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综上所述,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郑晓青,郑秋坚,昌耘冰,等.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2,33(23):3583-3585.
[2] 胡飞,尚希福,赵其纯,等.解剖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4):252-255.
[3] 汪秀平.解剖钢板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6):2433-2435.
[4] 辛锋,朱国兴,顾羊林,等.动力髋螺钉与防旋阻挡钉联合修复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8):7786-7791.
[5] 苏厂尧,谢文伟,姚汉刚,等.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1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407-2409.
[6] 杜广宇,赵文志,何盛为,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6):4870-4873.
[7] 刘志修,张建立,晋晓晔,等.人工股骨头置换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5):1206-1207,1210.
[8] 高军胜,张陆,刘志昂,等.人工股骨头与内固定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38-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57
湖南 421500 常宁市人民医院(王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