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东 阚昱雯
[摘要]“在路上”作为“垮掉的一代”符号化的概念,不仅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核心精神,也涵盖了二战结束后美国青年空虚的精神世界。“在路上”这一符号化的概念始终存在于美国文学艺术当中,如今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以及当代公路电影的核心精神。影片《心花路放》作为一部成功的国产公路电影,无疑对于“在路上”做出了文化移植与中国式解读,以“在路上”为叙事基础,对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批判式考察。
[关键词]“在路上”;《心花路放》;主题;叙事
“在路上”不仅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成名之作的名字,随着传播广度不断拓宽与传播时长的不断拉伸,“在路上”已经成为“垮掉的一代”符号化的概念,不仅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核心精神,也涵盖了二战结束后美国青年空虚的精神世界。“在路上”这一符号化的概念始终存在于美国文学艺术当中,即便时代在发展,这一概念仍然呈现出与当前时代文化无比的契合性与适应性,以至于这一概念不断生发出更多层次的含义。
近年来的国产公路电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宁浩执导的电影《心花路放》为成功案例,这种从美国电影移植、仿效而来的电影类型,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本土化特征。对于杰克·凯鲁亚克笔下“垮掉的一代”空虚的精神面貌,公路电影导演在当代中国人身上寻觅到了踪影——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不断冲击,当代的中国人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精神空虚的状态,在社会发展的挤压之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不断刷新,呈现出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精神萎靡”。因此,国产公路电影对于“在路上”这一美国文化符号进行了中国式解读,尝试以此为叙事基础,对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批判式考察。
一、公路电影与“在路上”
1969年,由丹尼斯·霍普执导并主演的美国电影《逍遥骑士》标志着公路电影的诞生,这种以公路旅行为空间场域的“准类型”电影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票房的回报。这种类型片,将叙事空间置于行进中的公路旅行当中,影片主人公往往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在旅行的过程当中,镜头聚焦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通过一定的矛盾冲突激发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激荡。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美国公路电影与嬉皮士文化十分相似。影片的主人公往往为了挣脱或改变生活的羁绊与精神的虚空而踏上旅程,而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文化的精神内核就是背离传统,废弃道德标准,远离主流社会,嬉皮士们也总是在流浪或旅行的过程当中。这二者之间潜在的关联性,最终在杰克·凯鲁亚克的“垮掉的一代”标志性小说《在路上》得以联系。小说主人公萨尔追求身心的绝对自由与个性,同笛安和玛丽露等几个年轻男女一同横穿美国大陆,在旅行的过程中抨击主流社会,以离经叛道的姿态表达着自己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迷惘与不解,表现了当时美国青年精神世界的虚空。小说一经推出就掀起了一股“垮掉的一代”文化效应,人们对于小说主人公这种非主流的生活方式与颓废的精神世界感到无比新奇,甚至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情感共鸣,人们面对无法脱离又无法改变的现实生活,甚至开始憧憬小说主人公的生活方式。这种“垮掉的一代”的文化思潮甚至影响至今,以至于“在路上”已经不仅仅是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名称,更被人们引申为一个符号化的概念,“在路上”代表着一种生活状态与人生理想,映射了当今社会中的人们无法脱离现实又企图做出改变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因此,公路电影与“在路上”这一文化符号具有先天的内在关联性,甚至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在路上”甚至能够成为公路电影的精神内核。而这种代表了极致的美国文化(自由、人权、个人主义)的美国公路电影,逐渐在其他国家也生根发芽。尤其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让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物质生活的提高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中国公路电影具备了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公路电影并非将美国公路电影进行硬性的移植,而是将这种准类型片以及“在路上”这一文化符号进行了中国式解读和想象,针对社会现状与当代人们的精神状态,寻找与这种文化和电影类型的相似之处和契合点,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国公路电影的叙事框架与精神内涵。
二、社会现实的讽刺与价值观的扶正
如果说,杰克·凯鲁亚克式“在路上”是一种对于社会的失望与人生的迷茫,那么,无论小说中的主人公如何挣脱自己长期以来的现实生活,都会在旅行的途中将这种失望与无助不断累积放大,即便脱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到另一个新鲜的环境当中,精神上的空虚仍然伴随整个旅程始终。当然,杰克·凯鲁亚克小说创作的背景是二战结束后的美国,这种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与特殊性,并不能涵盖不同时代的美国青年的集体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但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情感描写与精神世界的勾勒却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因此,将这种精神世界特征放置在任何一个时代当中都会成立。
然而,“在路上”这种极具美国文化特征的符号化概念,在美国公路电影当中代表着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探求、对自由的灵魂诉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种种磨难与纠缠的逃离。这一概念在中国公路电影当中,更像是通过“在路上”这一行为探求结局这些问题的途径,并将整个社会的风貌在旅行的过程中展现出来,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同样也表现了社会风貌与现实问题,也使中国公路电影相较于美国公路电影而言具有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意义。虽然中国公路电影在娱乐文化和商业文化的作用下,呈现出猎奇化、娱乐化、狂欢化的艺术特征,但是在追求“眼球效应”和“奇观效应”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对现实社会的冷静思考,将这种对于社会问题的揭露,以及在全球化、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和嬗变的表现进行到底,使大部分中国公路电影都能呈现出一定的现实意义。
宁浩执导的国产公路电影《心花路放》将关注点集中在人生失败的小人物耿浩身上,以他的“在路上”这一段旅行经历为基础,一方面反映遭遇人生危机的耿浩如何能够摆脱这种沮丧的、失败的情绪,重拾对于爱情、生活、人生的自信心,重新寻找人生方向;另一方面则通过耿浩“在路上”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反映他所不熟悉的社会环境与他人的生活,从而展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影片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电影,影片当中的娱乐元素也无处不在,但是在嬉笑怒骂的背后,是宁浩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环境与人们精神世界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考察,但这种考察仅限于表面,并未深入探究造成人们这种精神面貌的根本原因,这也成为影片叙事和主题表达的局限性之一。
小人物耿浩的人生呈现出一种完完全全的失败状态,爱情、婚姻、事业无一例外地在生活中触礁。妻子与有钱的富二代婚外情,刚与耿浩离婚,就与富二代结了婚,同时,耿浩的音响店生意也遇到了瓶颈。似乎耿浩的人生一切都向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使他陷入了无法挣脱和消解的无尽痛苦之中。而好友郝义则为了帮助耿浩重拾生活的信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猎艳之旅,希望耿浩能够在其他女性身上得到温暖和抚慰,消解内心的负能量和痛苦情绪。而在这段“猎艳之旅”当中,虽然耿浩与郝义是好朋友,但二人身上越发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爱情观,在不断地遭遇不同的女性和事件以后,耿浩逐渐对于这场猎艳之旅充满了消极的情绪,开始认清这种“在路上”的行为对于改变自己的人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唯有自己将负面情绪消化掉,放下过去,原谅并尊重前妻的爱情与人生选择,自己才能够真正地走出来。而与耿浩截然相反,对待爱情、性十分随意的郝义却宁可谈性,不谈感情,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一路上俘获众多女性的芳心,也正因如此,郝义身上反映出的是一种源自美国文化的行为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背道而驰,这种深受美国“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企图复制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故事形态的放纵心理,正是映照出当前中国社会中很多人过于开放的性态度和爱情观,从他们的身上,观众也能够看到一种与“垮掉的一代”相似的行为特征与精神特质。这也正是导演宁浩企图通过郝义与耿浩之间的对比,而揭示的蕴含于叙事过程当中的潜在的主题表达。《心花路放》绝非一场肆意放纵的猎艳狂欢,而是一种形式主义,企图通过旅行让耿浩找到人生新方向,并在郝义的放纵行为当中,让耿浩与观众同样都能够获得一些思想上的启示,在狂欢过后,以一种更为冷静的态度来看待这些社会问题。
三、“在别处”式个人成长
宁浩执导的电影《心花路放》,呈现出与《在路上》相一致的表达维度,主人公通过“在路上”这一行为,逃离失败的现实生活与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企图在路上寻找人生的新方向并得到心灵上的救赎。但是,宁浩更想通过主人公耿浩“在路上”的行为,完成心灵的二次成长,以“在别处”的方式重新建立自己的人生信仰。
耿浩曾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歌手,逐渐被人们遗忘的他只能直面生活的现实,开始经营一家二手音响店。结婚多年的妻子康小雨却将他的人生推向了一个更加悲惨的境地。于是,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耿浩只能自我封闭起来,自己与文艺女青年康小雨之间的真爱和婚姻,都在康小雨与他人外遇之后宣告破产。爱情、事业的不如意,让耿浩急需重新站起来,成熟起来。而这次好友郝义策划的猎艳之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耿浩也呈现出些许的讽刺意味,因为耿浩与康小雨的爱情就是在一段旅程中收获的,二人在“文艺之都”大理的相遇,为二人的爱情画上了文艺、唯美的重点符号。而这次重新上路,无疑也具有某种深层次的含义。
郝义赋予了“在路上”快乐的含义,在他看来,这种不断行进的方式更有利于自己除旧纳新,不断体验不同的女性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激情。而在耿浩看来,这次“在路上”更像是一次“在别处”的个人成长,“在路上”这种行为本身就具有将自己从熟悉的环境、失败的人生中拉出来的意味,让自己能够暂时脱离痛苦、遗忘痛苦,用快乐与陌生消解自己拥有的记忆和情绪。而影片中耿浩身上反映出来的这种观点,也与导演宁浩有着重合之处,宁浩正是通过公路电影这种类型片的叙事方式,对“在路上”进行中国式解读,赋予这一概念更多的积极意义,而非只是“垮掉的一代”的代名词,他企图让耿浩在旅行当中逐渐成熟、成长,而完成自己对于美国公路电影的本土化改良。
片中沿途的无限好风光,郝义与耿浩二人旅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女性,以及二人近似于狂欢化的搞笑行径,都让电影《心花路放》呈现出大众文化的艺术特征,娱乐性与商业性是影片给人们带来的第一印象。但是,随着观察的不断深入,观众间接地看到康小雨从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女青年转变为一个物质女郎,尤其是影片在不断闪回的双线叙事当中,让耿浩与康小雨爱情的破碎呈现出更加真实的一面,康小雨只不过在人生的行进过程中选择了更加现实、更加物质地面对而已。影片从多个角度都表现了存在于当前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也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变化,宁浩这种对于“在路上”的中国式解读也让影片具有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洋.宁浩的“黄金时代”——评“中国式”公路电影《心花路放》[J].当代电影,2014(11).
[2] 刘嘉琦.宁浩“疯狂”已成过去这次我们谈谈成长[J].东方电影,2012(04).
[3] 赵坤.电影《心花路放》及“宁式电影”风格[J].绥化学院学报,2015(11).
[4] 李静.从宁浩的“疯狂”系列电影探析多线索叙事的结构特点[J].电影文学,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