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琴
摘 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让倍感失落的学困生能抓住机会正确体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以欣赏的眼光评价他人,在群体中找到自信,发掘出的情感,培养出的能力以及对人对事的认真态度直接渗透到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再现历史教学边缘效果,促进学困生最大程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困生;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73
十六年的农村教学生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正确的历史教学评价是“方向盘”,也是一个“诊断器”,还是一个“动力泵”,它引导着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影响着学困生的成长时间和学习面貌。然而,由来地方长期的中高考使人们自然形成了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观,显性的成绩成为评价历史教师好坏的一杆秤,但它却极容易忽略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精神、独立性等当代人特别需要的一些隐形素质。并且,成绩只能给少数学生带来成功的体验,却造成了大多数学困生的挫败感。
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急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困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让所有的学困生都真切地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重视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对学困生多元化的评价终极目标就是全方位,以最好的趋势发展学生。
盘点十六年的点滴经验,我很骄傲地选出几个常见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案例一
从小就喜欢动手装配电子东西的韩新月上历史课总带着些许无奈和失落,因为,她在历史课上理解识记能力总比别人慢一拍,作为历史教师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我不主动解决,这样的状态会是一种双方的沮丧,怎么让这个在历史面前低头的学生找回自信呢?我主动和物理老师联系说了她的情况,希望有更多机会在操作技能上体现这个女娃娃的优势。终于,在本校梦想课程手工工艺大赛中,她利用废旧电器的组件做了一件报警器,并且在她的辅导下有个同学做了自制万花筒,这对身处农村的小女孩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可是她完成了,并且得到同龄人和成人的好评,就这个契机,她走路脚步快了,脸上挂上了自信的笑容,办事的风格也利爽了,说话的声音也大了。在安定区的中考统考中,她努力弥补历史的缺憾,终于考进了定西一中,令老师同学都刮目相看。
细细想来,自己的确应该正视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学困生成绩多不理想,要么学科蹩脚,即偏科严重;要么学习动力不强,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可言;总的来说,单求学习成绩对他们来说苛刻,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负担。
案例二
青苹果文学社社员、八年级(4)班学生胡振龙,当初他的历史答题文不达意不说,就错别字特多,比如“齐桓公”作“恒”“五铢钱”为“株”、张骞和张謇不分。可是我发现这个娃娃面相招人喜欢,而且字写得好,于是就从这一点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他引导他。推荐他参加本校文学社团,社团的负责人是年轻的曹老师,我就说这个娃娃字写得好但是懒惰不肯做机械的活计,你能不能让他在文学社团做义工,抄抄写写的就交给他,锻炼一下。热心的曹老师点头应允,过了一个学期,仔细留意他在历史课堂的作为,再问问同班同学,他们都说胡振龙变化可大啦,谦虚了,热心啦,学习也认真了,在班级的影响好多了。正如他说:“是老师多元化的评价引导让我重新树立了人生目标,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更适合我的方向,看到了希望。”
以上两位同学冲破在历史学科的束缚,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将优势通过手边的小事体现,将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到自信,以全新的姿态在尝试的路上体验不寻常而又平凡的快乐。
案例三
有这么一部分学困生讲考试及格成了他们的奢望,学习上看不到他们的优势,可是在活动里却有他们灵秀的一面。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历史老师远远赶不上语数英老师的光鲜,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这个学科特特殊时期有着它独到的优势,就是在宽松中既能关注学生的不同状态,也能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并且因势利导,以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老师不容易在故事中走近。譬如在团委主办的手工制作大赛初期,班里出现不妙的沉寂现象,利用历史课和班主任的优势对他们积极的引导,学生好多奇异的制作形成了,铁丝扭作的自行车、竹筷搭成的小竹楼、彩纸折叠的文具盒、线绳绕制的地图等等,真是美不胜收。别人艳羡的目光和积分表里额外的小分,不得不说他们的审美需要得到了小小的满足。
当你看到脸上长满青春痘的张雅欣在舞台上落落大方的主持,你肯定很难想象她也曾经是被老师忽视的那一类。再一次家长会中,他的父母说这个娃笨也就算了,而且脾性不好。现在每家娃娃都少,但寄予的希望都大,我觉得我必须让这个娃觉醒。
偶尔全民K歌联谊中,鼓励喜欢唱歌的她担任文艺委员,没想到星火燎原啦,同学们都看好她。她说:“感谢老师在多元评价的道路上鼓励我,当自己参加了这些活动,才渐渐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可以的。尝试锻炼,积累优势在这儿找到了可以承载自己梦想的土壤。”
案例四
通过历史情感教育,强化学困生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有活力的德育活动,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帮助学困生确立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历史课堂上让学困生主持并策划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拿破仑出征等课本剧,提高学困生自信心;小组内开展庆“五四”歌咏比赛、纪念“5.12”主题演讲、“12.9”诗歌朗诵、观看电影《雷锋》《冲出亚马逊》等活动,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树立起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勇气和自信。这样,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都能在历史课堂上开心一笑,努力展示,无形中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看着我的学生就如一颗颗乡间僻壤中努力汲取养分的小柴胡,作为小科的历史教师,我从来没有轻视的对历史学习的评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以及老师针对学困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的状况,从学困生行为习惯及学习基础实际出发,尊重学困生的差异,开发学生潜能,实施分类指导,为学困生打造不同的人生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激发学困生成人成才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主动发展,让每一名学困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