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CT影像特点

2016-06-12 12:12:06刘盟
当代医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样变间质性肺叶

刘盟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CT影像特点

刘盟

目的 研究总结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病的CT影像学检查特点。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抽取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病的患者19例,经院方和患者同意后,调取研究对象完整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CT影像学扫描结果为病灶累及双肺,病灶累及2个肺叶26.32%、3个肺叶57.89%、5个肺叶15.79%。空洞性结节5.26%、肺气肿5.26%、胸腔积液15.79%、蜂窝状阴影26.32%、毛玻璃阴影26.32%、斑块样渗出阴影和(或)实质样变42.11%、网格状阴影42.11%。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学多为渗出、实质样变和网格阴影,使用抗炎治疗排除肺炎后,可确诊为该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影像学;CT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关节、滑膜病变。此外,可能累及心脏、肺等其他脏器。主要发生间质性肺疾病,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晚期致死率高[1]。本文研究应用影像学检测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像学特点,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四川省古蔺县人民医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病患者19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特发性间质性肺病诊断标准,不包括患有肺结核、肺炎肺部良恶性肿瘤等肺部疾病。研究对象包括:男5例,女14例,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3.4±5.4)岁,类风湿关节炎病程1~0年,平均病程(4.9±2.1)年,间质性肺病发病到就诊时间7~30 d,平均就诊时间(16.3±5.4)d。合并其他疾病:高血压5例、糖尿病1例、冠心病1例、肺气肿1例。

1.2 检测方法 使用菲利普MX 8000 IDT CT扫描设备,患者保持平躺仰卧位,参数设置:扫描厚度3 mm,扫描每层间距3 mm。扫描影像学结果由放射科医师、呼吸科医师联合诊断分析。分析病变部位和病变类型。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和病变范围 所有患者CT影像学扫描结果为病灶累及双肺,左肺累及情况:上叶3例(15.79%)、下叶

19例(100.00%);右肺累计情况:上叶2例(10.53%)、中叶10例(52.63%)、下叶19例(100.00%)。病灶累及2个肺叶5例(26.32%)、病灶累及3个肺叶11例(57.89%)、病灶累及5个肺叶3例(15.79%)。见表1。

表1 肺叶受累情况[n(%)]

2.2 病变类型 根据CT影像学扫描结果统计,空洞性结节1例(5.26%)、肺气肿1例(5.26%)、胸腔积液3例(15.79%)、蜂窝状阴影5例(26.32%)、毛玻璃阴影5例(26.32%)、斑块样渗出阴影和(或)实质样变8例(42.11%)、网格状阴影8例(42.11%)。

2.3 治疗中影像学检查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来院后进行抗炎治疗方案治疗4周后,肺组织病灶没有显著吸收,其中有10例(52.63%)表现出病灶渐进性发展,随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4天后,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患者肺组织病灶有吸收。8例网格状阴影表现有1例(12.50%)吸收,13例毛玻璃样变、斑块样渗出、实质样变均有病灶吸收,吸收率100.00%,有1例(7.69%)病灶为斑块渗出样变病灶吸收后肺内转变为空洞性结节样。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早期缺乏明显症状,不容易发现,晚期确诊后,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临床疗效不佳,致死率高[2]。类风湿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细胞因子等综合因素作用有关[3]。该病临床诊断困难,排除肺炎后使用激素治疗有效可确诊,诊断的金标准为肺穿刺活检[4-5]。

随着影像学检测技术的提高,逐渐总结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检出率[5]。本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双侧肺叶同时受累,其中左肺下叶和右肺下叶均为100.00%受累。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发病,与其他研究结果有差异,可能是女性患者身体异常敏感性高,男性患者容易忽视疾病症状不进行就诊[6-7]。影像学图像提示:斑块样渗出阴影和(或)实质样变以及网格状阴影所占比例最高,少数病例表现为空洞、胸腔积液等[8]。本次治疗中所有患者抗炎治疗无效,部分患者病情发生进展,随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灶有吸收。

综上所述,临床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困难,借助影像学图像和临床经验用药,进行初诊,总结影像学结果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1] 吴志红,谢沛霖,周大平.类风湿关节炎并间质性肺炎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10):1059-1060.

[2] 夏振娟,朱锴,王学彬,等.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14,46(5):865-868.

[3] 刘传稳.间质性肺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92.

[4] 郝桂锋,李涯松.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慢性间质性肺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10):1275-1278.

[5] 张玲.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0,3(2):30-33.

[6] 张艳敏,姜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6):471-475.

[7] 刘蕊,刘湘源.来氟米特与类风湿肺间质病变[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4):374-376.

[8] 连帆,王于,杨岫岩,等.影响类风湿关节炎X线平片进展的临床多因素分析[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0,16(4):381-3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50

四川 646500 四川省古蔺县人民医院(刘盟)

猜你喜欢
样变间质性肺叶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认识间质性肺炎
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分析
宫颈糜烂样变患者60例临床疗效观察尝试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