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在此过程形成了一批独具中国特点的巨型大学,有着师生规模庞大、多校区合并、课程数量可观等显著特点。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来自内外部的挑战,如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而忽视教学质量,学科发展不平衡,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僵化,唯市场化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巨型大学必须要在学科建设、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校长角色、教师身份、学生责任等多种方面改革深化,逐步发展为让全世界瞩目的一流巨型大学。
关键词:巨型大学 挑战 发展 一流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此大背景之下,飞速发展进入新纪元,其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19世纪末,以整合资源、办优质大学为追求,中国高校经过合并、重组、扩建等方式,使其规模得到迅速拓展,规模巨大的高校层出不穷,即巨型大学是在顺应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经过多年发展,在高校扩招和院校合并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巨型大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然而,我国的巨型大学并不是以往任何学者所定义的多元化巨型大学,也与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巨型大学在本质上有着区别,于我国国情下诞生的、带有中国时代特有烙印的“巨型大学”。
一、我国巨型大学的特点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巨型大学从其产生之初就受国情影响,表现出其与众不同,我国的巨型大学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高校多校区,占地面积广,扩张优势明显。第二,在校师生规模庞大。 第三,课程开设量大,齐全的学科门类,内部组织结构复杂。大学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服务机构,彼此相互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名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我国巨型大学的挑战
我国高校合并进一步形成巨型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一个管理主体内更好地协调各学科的发展,提高大学的国际知名度,但事实上,巨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由于内部机构庞大,人事庞杂,内外部矛盾尖锐,负面影响明显,所谓“综合化“、”巨型化“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长远发展。
1.巨型大学内部的不平衡。
1.1学科建设不完善,单一发展目标,缺乏办学特色。
1.2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化,教育质量无显著提高。
1.3学校内部组织结构机械化,灵活性不足,管理僵化,效率低下。
1.4学院缺乏自主权,学术自由受限,学术权力难获。
2.巨型大学外部的不平衡。
2.1大学与大学之间差距显著,较少合作,壁垒难突破。
2.2巨型大学与政府之间矛盾重重,组织结构科层化,行政效率低下。
2.3巨型大学与社会的之间的不协调,过于唯市场化,实用主义推崇备至。
三、我国巨型大学的发展
很明显,巨型大学自其成立之初就备受外界关注,它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不只是要做到学校自身的发展要求,更是要应对整个社会的期盼,在面临着来自内外所提出的新挑战下,为了更长远的进步,巨型大学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规模扩大,更多的是要进行自身建设,优化大学的内部结构,以及完成组织与管理模式的重新调整与完整构建等等一系列的改革,循序渐进,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成长为让全世界瞩目的一流大学。
1.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 ,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主要是由高效性质、培养目标、学科发展水平决定的。学科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科自身发展的学术性、高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和学科影响的社会性三个方面。通过不断地学科建设,逐渐构建合理的高校学科知识体系,努力让学科组织在巨型大学知识生产中发挥积极正面影响。学科构建过程中还要努力找寻到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微妙平衡点。
2.权力配置: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权限分明,政府简政放权,提高办学自主权。因此,教育部门要在合理可控范围之下进一步做到简政放权,充分尊重巨型大学在依法办学上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发展巨型大学之前,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经验,在此经验基础之上,充分借鉴发展,依据现有发展水平,在权力分配上,下放权力于基层以激活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其次建立保障学术自由的机制,学术自由机制必定是建立在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之上的,努力避免包括行政权力在内等的其他因素对高校的正常学术活动的多种干扰。
3.组织结构:建立纵向分权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在学校制定的总的发展方向的框架下,学院可依照自身发展需求或谋求更长远进步,制定符合本学院发展,符合本学院需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综合学生、教师、和社会需求构建最佳学科框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显发展特色,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率。学院与学校本是利益共同体,两者优化结构下互相促进的开展工作,各有其职责特点。学校与学院的两极分管制的实施,重点是校部能否完成权责的下放,学校支持并鼓励学院的个性发展,学院的发展也会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增强高校在组织结构上的灵活性。
4.校长:发挥多元角色魅力。我国巨型大学的校长角色会更加复杂多元化,于社会,他是大学与社会的信息传递者,代表着学校,在大学与社会架起沟通桥梁,巨型大学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校长的领头羊作用,校长必须协调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是各职能能够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巨型大学的发展。
5.高校合作:高校资源共享共建,学生联合培育。其一,大力支持并引导巨型大学与巨型大学、巨型大学与普通院校的科研合作,在能力所及范围之内共同去申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交流高校相同专业的教学管理经验,共同促进进步与发展。其二,我国巨型大学其中不少为重点大学,这些高校都会拥有不少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实验楼,这些实验室大都设备尖端且齐全,但常常会出现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现象,而高校之间组织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各个高校都能在此受益匪浅。
6.教師:完善教师管理体制,人尽其才。任何一所一流大学在其教师的选聘和任期上都各有一套法则,其教师团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巨型大学的水准,所以合理的教师体制必不可少。完善的教师结构要想完成构建,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制,科学而全面的评价教师,并给予相应的职称与奖励;另一方面,学校和学院在各个方面综合考察衡量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情感认可度等,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教师岗位的相应调整——教学岗位与科研岗位、教学科研岗位与行政岗位之间的合理流动。最终达到教师与学生两者都满意的双赢局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优势,各尽其才。
7.学生:重塑大学精神,探索知识,追求真理,张扬个性。对大学精神起支撑的载体——学生,更是要关注社会乃至全民族的发展,对人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义不容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上充当启明灯,以平等、民主、开放、包容、科学、人文、理性、道德、高贵、高尚等为主要内容,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创新大学精神正是我们巨型大学乃至所有大学生的崇高追求。纵观大学发展,巨型大学模型已经建立雏形,但要建设成为一流巨型大学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和借鉴欧美的巨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另一方面逐步解决我国巨型大学内外部的失衡,内部改革深化,抓住机遇,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高效科学的运转模式,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在巨型大学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下,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一流巨型大学。
参考文献:
[1]庞莉.克拉克·克尔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8.
[2]朱玉山.我国多校区大学校区布局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01:23-26.
[3]许四海.学科群: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现实选择[J].高教探索,2008,05:80-85.
[4]许素,楼光赤.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点下中国巨型大学的挑战[J].中国电力教育,2009,07:1-2.
[5]姚加惠,李泽彧.再论巨型大学应有之义——关于中国巨型大学内涵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6:8-10.
作者简介:杨钰(1993—),女,汉族,江苏泰兴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