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2016-06-09 13:35梅国斌粟伟峰杨雨琪彭心怡夏智明
当代医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移植物充质尿蛋白

梅国斌 粟伟峰 杨雨琪 彭心怡 夏智明

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梅国斌 粟伟峰 杨雨琪 彭心怡 夏智明

目的 分析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26例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患者均自愿接受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治疗后1、4、8周时患者Scr、BUN、24h尿蛋白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时Scr、BUN、Ccr、24h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前Scr、BUN、Ccr、24h尿蛋白分别为(211.37±48.22)μmol/L、(14.48±4.12)mmol/L、(38.65±9.26)mL/min、(885.69±212.34)mg,治疗后12周分别为(215.45±51.62)μmol/L、(14.52±4.20)mmol/L、(38.34±8.93)mL/min、(891.24±205.58)mg。结论 采用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可获得肾功能的改善,不良反应以发热、瘙痒为主,未见出血、动脉栓塞、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

慢性移植物肾病;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性;可行性

肾脏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但肾脏移植后的并发症是影响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常见原因,其中慢性移植物肾病是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如何延缓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发展、改善移植肾功能一直是临床工作研究的重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低免疫原性干细胞群,具有易获取、易扩增、易保存等优点,可诱导免疫耐受、降低免疫反应、促进损伤修复[1]。本研究分析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26例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龄35~60岁,平均(48.12±10.24)岁;体质量51~76kg,平均(63.25±11.43)kg。

患者均为首次接受肾脏移植,在肾脏移植6个月后出现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Scr、BUN、24h尿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提示移植肾血管阻力指数(RI)>0.7。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提示发生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细胞外基质沉积等病理改变。

1.2 方法

1.2.1 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取 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接受骨髓穿刺术,抽取自身骨髓50mL,置于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的无菌离心管中,采用适量PBS稀释后加入装有淋巴细胞分离液的离心管中,以2000r/min转速离心20min。吸取单个核细胞层,采用PBS洗涤,以1100r/min转速离心4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物采用L-DMEM完全培养液重悬,接种于培养瓶,于

37℃的CO2孵箱中孵育。待克隆中细胞完全融合后采用PBS洗涤2次,加入0.25%胰酶消化,取细胞悬液置入离心管内,以1∶3传代培养。将培养的细胞行常规行病原学检测,移入液氮罐冻存[2]。

使用前进行复苏,并进行乙肝抗原、抗体、丙肝抗原、抗体、梅毒、HIV、抗结核抗体-IgG、抗巨细胞病毒抗体-IgM、EB抗体、肺炎支原体、细菌、真菌等病原学检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3]。

采用Seldinger法自股动脉插入导管,行移植肾动脉造影。插管至移植肾动脉,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量为5×106个/ kg,采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首次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时不调整神经钙蛋白阻滞剂类免疫抑制剂的用量[4]。

在首次输注后1周、4周时经外周静脉第2次、第3次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量为1×106个/kg,采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于30min内缓慢泵入,输注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5]。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分析 26例患者治疗后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其中发热3例、皮肤瘙痒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

2.2 肾功能指标分析 治疗后1、4、8周时患者Scr、BUN、24h尿蛋白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时Scr、BUN、Ccr、24h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n=26,x±s)

3 讨论

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抑制和组织重塑的特性,在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广泛。使用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6]。

初次输注时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引导下经移植肾动脉输注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使其更有效地分布于移植肾,避免经静脉输注干细胞到达移植肾细胞数量少的缺点,同时不会引起动脉血栓、感染等不良反应[7-8]。但反复进行有创操作会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在后续第2次、第3次的治疗中则采取静脉输注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1、4、8周时Scr、BUN、24h尿蛋白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这一结果提示采用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可获得肾功能的改善,可行性满意。治疗后12周时Scr、BUN、Ccr、24h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采用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的长期效果还有待研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为30.77%,以发热、瘙痒为主,未见出血、动脉栓塞、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这一结果提示采用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满意。

[1] 马帅军,李智斌,张更,等.慢性移植物肾病的致病因素分析及诊治现状[J].器官移植,2010,1(5):314-317.

[2] 张磊,陈正,谢斯盛,等.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2):5140-5145.

[3] 董秀娟,周凯,焦雪丽,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膜性肾病1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6):1046-1049.

[4] 黄湘华,秦卫松,张明超,等.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膜性肾病[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19(2):103-110.

[5] 钱叶勇,石炳毅,王科,等.慢性移植物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J].器官移植,2013,4(1):19-22.

[6] 李华伟,杨剑英,王京祥.间充质千细胞治疗肾移植患者移植物肾病1例[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5):407-409.

[7] 余鹏程.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的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8] 王耀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嵌合体形成及大鼠异体复合组织成活影响的免疫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026

湖南 418000 怀化第一人民医院 (梅国斌 粟伟峰 杨雨琪 彭心怡 夏智明)

夏智明 E-mail:781805907@qq.com

猜你喜欢
移植物充质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成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