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阐述和分析医学生生命伦理实践模式构建必要性及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生命伦理实践模式的构建方法:加强生命伦理学的系统教育;创建良好的医学人文环境,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氛围;加强第二课堂的生命伦理教育,把生命伦理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学习全过程。
【关键词】 医学生;生命伦理;实践模式;构建;必要性;方法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不断转变,医学事业从简单的治病本身发展到救治病人的模式,焦点已不仅仅是病灶本身,而是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理性、有情感的人。医学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医学伦理学对这样发展进行了现实的反思。目前,生命伦理已成为医学伦理发展的高级阶段,传统意义上的医学伦理学已经不能够完全解决当今医学领域的伦理问题了。莱克主编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对生命伦理学的定义是: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中人类行为的系统研究,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检验此范围内人的行为”。这个定义不局限于医疗职业的方面,因为生命科学含义更广泛,包括许多研究生物有机体和生命过程的分支学科,如生物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生命伦理学是医学伦理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范围上包括并且超出了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实践是医学实践中的医者的最高德行,并引导和形成医学活动中的其他德行。生命伦理德行中的实践智慧成为医学知识、技术、临床实践、医疗体制组成的复杂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德性和能力。[1]
目前,全国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伦理学等相关人文课程,但重视程度及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对此课程的意义也不是特别了解,但当代社会出现的种种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恰恰反映了医生的医德水平而不是专业技术水平。对此,医学院校应该努力去探索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的路径,不仅让学生掌握生命伦理的理论知识,但同时也应该提高其生命伦理的实践能力,让其做到知行合一。
一、医学生生命伦理实践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及现状
1、医学生生命伦理实践模式建立的必要性
目前社会,随着经济浪潮的不断涌现,“道德沦丧”、“重拾道德”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媒体中;其中医生的道德问题也不断体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问题当中。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应该在学习期间加强医学人文的修养和生命伦理的实践。
(1)无视生命现象屡见不鲜。“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医生不能够对生死熟视无睹。2013年4月,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投毒后遭他人死亡,该案件实在令人扼腕。有外在知识无内在约束,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危害社会,残害生命,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应反思。部分医学院还存在一些上解剖课期间,玩弄尸体,互相嬉笑等现象。以上都是医学生违反生命伦理精神,无视生命尊严的不良行为。针对目前的这种现状,医学院校应该探讨出相关的一些可行的生命伦理实践的模式,能够提高医学生生命伦理意识,尊重生命,崇尚生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21世纪的复合型的医学人才,符合国家卓越医生培养的标准。
(2)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了不良影响。淘宝、微信等现代媒体给人类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伴有不利影响。很多资讯只是一味的强调轰动效应,强调点击率,而无视当代青年人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大学生在快速获得信息的同时,受到了一些拜金主义、冷漠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医学生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价值观、人生观都在不停的摇摆,甚至偏离,这将不利于医学生树立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正确的价值观。
(3)卓越医师培养的要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启动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师的培养要求是卓越医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实践能力强和富有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发展的本质也应该是使病人减轻痛苦、增加快乐。优秀的医学人才必须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人文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病人身体和心灵上的病痛[2]。
2、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现状
当代,生命伦理教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医学伦理的相关课程,也涉及人的生死伦理,但多是涉及高科技生物科技带来的对现代人生死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冲突,而对敬畏生命和尊重生命为核心的内容的生命观较少引导。而且大部分医学院校只是把医学伦理和医学社会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而且学时仅为16个学时,所以很多医学生对此类课程没有重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1)医学院校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管理层认为只要能够教会学生技能就是成功的医学教育,但是医学生们在使用手术刀时,并没有考虑到手术刀后面隐藏的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紧张等众多他们肯定会碰到的社会问题。他们不明白“医乃仁术”是什么意思。学校领导认为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大学生就业课程、心理辅导课程等可以建立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甚至出现学生自杀行为,学校也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意识到从生命伦理的角度来解决根本的问题,这使学校的生命伦理教育严重缺失。
(2)只重形式,不重实践。学校开展了生命伦理的相关的理论课程,但是没有相关的实践模式,医学生在教室里有生命伦理的意识,出了教室回归原位,这样对生命伦理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深入了解。实质上,生命伦理是一门人文学科,但它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二、生命伦理实践模式的构建方法
1、加强生命伦理学的系统教育
医学生应该具备医学伦理及生命伦理的相关理论知识,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向医学生传播生命伦理的相关知识是医学院校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通过加强对医学伦理学及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学习,可以培养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意识,进一步了解生命伦理的意义和价值,为进一步实践打下基础。
2、创建良好的医学人文环境,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氛围
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有人甚至说,医学是门哲学。人文环境是体现高校人文精神、文化生活及氛围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人文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至关重要。[3]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环境建设,可以有效的对医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生命伦理教育。比如说,医学生的宿舍环境和教室环境中可以布置一些医学前辈的名言警句、照片和先进事例的介绍等;吃饭前,可以让医学生举行简单的感恩仪式,让医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在平时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教育管理者和老师应该做好学生的榜样,共同打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氛围,真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3、把生命伦理教育贯穿在整个医学学习过程当中
目前,在医学专业的相关授课过程当中,专业课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但事实上,可以在医学英语、内科学、流行病学等过程中,以生命伦理的相关案例作为文本或讨论的对象,引导医学生进行相关的探讨和思考。比如说:在医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医患沟通的真实场景。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的运用、实物演示、模拟医患的对话情景、操作情景,以此教授英语;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角色表演、小组讨论等手段,来探讨生命伦理的相关问题。同时,在解剖课之前,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尸体进行简单的感谢仪式。比如说,要请捐赠遗体的亲属到现场,对家属表示感谢,并附上全体学生的感谢信。这样,通过把生命伦理教育贯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明白生命伦理的意义和价值,更好的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爱病人。
4、加强第二课堂的生命伦理教育
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它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建设性的、公益性的和有酬性的(如勤工俭学)、服务性的等等活动。第一课堂是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第二课堂是对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生命伦理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医学生能够知道,更要求医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如果能够通过第二堂搭建的平台,对医学生进行生命伦理相关实践,医学生将进一步增强生命意识,对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医学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笔者了解到,在国外及台湾地区,医学志愿者服务体系发展较完善,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医学生每学期都要完成一定学时的义工服务。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志愿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安排医学生志愿者服务那些临终病人,给与临终病人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或陪护,包括陪送检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工作。通过整个为病人服务的过程,医学生可以有机会和病人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了解病人的痛苦,明白医生作为白衣天使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样能够更好的去感悟生命,珍爱生命,让生命伦理成为内心的自觉行为规范。
三、结论
通过生命伦理实践模式的建立,加强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意识,建立医学生生命伦理价值观、生物平等观、生死观等。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让医学生知道,更让他们做到,为今后培养具备有高度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打下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缓解紧张医患关系,共同创造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医学人文学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90.
[2] 卓越医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6)1059.
[3]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3)1613.
【作者简介】
冯龙飞(1982-)男,江西万载人,博士研究生,江西宜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命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