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教师职能转型

2016-06-08 11:10戴晶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背景互联网+互联网

戴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师职能转型的背景,阐述了教师职能转型的主要内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的职能定位应从意识转型、素质转型和职责转型三方面加以转变,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关键词】 “互联网+”;教师职能转型;背景;内容

一、教师职能转型的背景

通过查看教育历史,学校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化。将专家学者的观点归纳后发现,大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版本,古代是1.0版本,大家是投奔圣贤来学习;后来是2.0版本,大家是围绕图书馆来学习;现在是3.0版本,是一个知识爆炸、数据迸发的时代,学校应围绕着学生来开展教育。

目前,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平板已广泛应用;校园无线网络迅速普及;学习APP软件多如牛毛;云端下载随时随地。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这一传统的教育形态正在面临着挑战。基于此,作为大专院校的教师必须要立足当今大学生现状,与时俱进,调整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借助与大学生形影不离的移动终端(手机、平板、iPai等),通过线上线下互相补充,多种方式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引领,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二、教师职能转型的主要内容

面对目前大中院校教育的新常态,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新观念、新思维、新作为。大学教师应主动适应和引领互联网教育时代,扬长避短,提升教育效能。要从意识转型、素能转型和职责转型三个方面来转变角色、定位职能。

1、意识转型

(1)增强现代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作为大学教师必须要与时代接轨,与潮流同步,要增强现代意识,善于接受和使用各种新的技术去传授新的知识。应摒弃因循守旧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互联网对教育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下载课件、查阅资料,教师的职责就是在课堂上将新知识传授到位,对当今比较潮流的微课、慕课、网络讲堂、在线教育等等熟视无睹,熟不知自身的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已经落后。

(2)增强创新意识。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行为发起者。调研中,经常会听到有的学生抱怨老师讲授的案例“太老太旧”,我早就阅读过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延伸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及时关注自身专业实践领域的最新动态、最新理论、最新成果,定期创新课件内容、创新讲授形式、创新实践方法,满足一波又一波年轻学生的兴趣,提升自身“魅力指数”和课堂“吸睛度”。

(3)增强用户意识。百人百姓,千人千面。市场经济中,谁掌握了用户需求,谁就掌握了经济来源。同样,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将成为可能。在大学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需求各有差异,必须要频繁角色互换,真正了解学生需求,弄清楚学生想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考核等内容,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尽职尽责的我讲我的,学生自己想自己的。

2、素能转型

(1)提升全面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前文所说,通过网络,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多样快速,互联网时代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和课程主讲者的地位将受到一定程度挑战。“新瓶装旧酒”、“管猫叫咪”的教学案例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胃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快、更广的进行知识更新,密切关注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实时动态,保证课件的时效性和新鲜度,确保课堂上“霸主地位”,而不是谜语说一半,学生便知答案。

(2)提升使用现代软件的能力。更新观念,敢于接受新鲜事物。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同样给教师获取知识和帮助、提高自身水平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网络开发能力,掌握必要的开发工具和信息化教学技术装备。例如,建立自己的微课堂公众账号、翻转课堂、开发慕课、手机课堂、制作网络课件、搭建互动教育平台、开展在线测评等等。这样便于学生线上自学、互动交流,作为线下课堂教学的补充。此外,在目前大数据背景下,还应具备一定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借助现代软件将通过互联网收集的学生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某一类或某一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开展教学。

(3)提升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先进的技术要与当前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合力。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等内容,可以通过借助社会热点、情景化教学、案例讲解、专家讲堂等形式,绘声绘色的传授给学生,将“书上讲的大道理”转化为学生都易于接受的“小故事”。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知识内化的以课上讲授为主,知识传授的以课下自学为主。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好自学的平台,将相应网络课堂、视频教学、慕课、创客等内容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图文并茂、有影有声、互动交流的学习。真正实现由线下课堂上语音单向传授变成线上绘声绘色双向互动。

3、职责转型

(1)当好主讲者。“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这一职业不会消失,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要继续当好线下课堂的掌控者,按照学校要求和教学目标,做好规定动作,将教学内容不折不扣的传授给学生。避免只注重教学形式,弱化了教学目标和内容。

(2)当好辅导者。网络时代,教师的教案将不再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资料。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深度,更要有知识广度,应将引导和辅导学生如何借助互联网开阔眼界、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等作为主要工作之一。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细分,分为考研小组、考证小组、技能实践小组等,根据小组特点,提供“私人订制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3)当好联络者。在鱼龙混杂的海量学习资讯中,教师应把好第一关,为学生去伪存真,将那些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好平台、好网站、好社区、好讲堂等提供给学生,将充满正能量的知识、事件、思想、感情、主张等传递给学生,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目前,对“互联网+教育”各位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建议保持一份冷静,不应盲目推广。而我们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教师职能转型,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否定,更不是替代,要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为其所用,不是另起炉灶或砸烂传统教育、彻底重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应立足各自学校教学实际,根据学科特点,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将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袁征.互联网+教育:教师不会消失但亟需转型[EB/OL].http://www.shedunews.com/zhuanti/

xinwenzhuanti/2015expo12th/2015expo12th_gflt/

2015/04/12/1576762.html.

[2] 张卓玉.课堂不改革 信息技术就是累赘[N].中国教师报,2015-7-29.

[3] 杨静.网络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转换[J].学理论,2011.25.

【作者简介】

戴 晶(1984-)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培华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和管理会计.

猜你喜欢
背景互联网+互联网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