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艳秋
[摘要]顾名思义,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想要认识世界、希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自发意愿,这一点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够调动。课堂教学,尤其是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乐学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219-0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这种观点。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我深知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如果只是单纯地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我们更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知识,完成语文教学呢?
一、把握初次相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即是其师可亲,则其道可信。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很注重和学生的初次相识,即第一堂课。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拥有积极的心态,能够从情绪上带动学生,以饱满地热情面对每一个学生。教师的这种激情,不仅可以感染自己,同样可以感染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课程有了情感,就会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毕竟,初次相识,学生只能从外表来认识自己的老师。因此教师的穿着打扮既不能花哨也不能邋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这便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融洽深沉的情感氛围,和学生迅速建立一种良师亦友的关系,这也是“亲其师”的前提。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第一节语文课上,不要急于对新知识的讲授。应该舍得时间让学生认识你,使他们对你产生兴趣进而接受你。最后还要鼓励他们,大胆地站起来介绍自己。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要对每个发言学生进行点评,不管学生说得怎样,都应肯定他们的勇气和胆量,这样的交流看似老套,教师却成功地引领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收集了对方的信息,学生们利用观察和想象收集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信息,而教师则通过交流、分析收集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每个学生的特点。相信以此作为基点,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乐其道”的想法。
二、设计精彩的导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犹如一篇杰作的序曲。好的导语能先声夺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种,像情境导入法,解题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等。如《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完全可以用古诗词来创设一种情境。课堂教学中,用幻灯片呈现出李煜的词《乌夜啼》,渲染出一种意境——秋的悲凉。接下来回忆描写秋景的诗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以及柳永的词作《雨霖铃》等。在进入课文前,一幅幅秋景图已映入眼帘,很容易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三、活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们大都偏重形象思维,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针对这点,加强直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运用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能受到刺激,给他们留下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像《神奇的极光》这篇科普类说明文,不仅要通过理论讲述还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教师可以事先从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极光的图片或影片,让学生们用眼睛领会到极光的多变多彩。这样的教学,便于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妙设计和完成课后练习,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
课后练习是语文学习的必修课,对巩固基础知识很必要,但平素学生总是因为语文练习形式单调不愿意完成。因此,布置课后习题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最后,建议给学生安排一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拓展能力的题目,最好不是关于课文的,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有挑战意义,这样做很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课文学习的喜悦。
现阶段的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世事瞬息万变,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期待和好奇。此时,教育的内容、时间、方式和空间必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方法也会不断多元化。因此,中职语文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改变以往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基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生机,不断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进而推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向着更符合学生现状,更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