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霞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认知视角下政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
——以香港“占中”事件为例
张霞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摘要:新闻媒体通过语言武器操纵读者的认知心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形象,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范畴化、概念转喻、图形—背景三种基本认知机制出发,对政治新闻报道中语言如何影响受众的认知进行批评话语分析。语料来自路透社2014年10月25日对香港“占中”事件的报道。
关键词:政治新闻;范畴化;概念转喻;图形—背景;批评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们探视外界的一扇窗口,它主要反映客观事实。但是,客观事实本身并不是新闻,被媒体报道出来的新闻是在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反映之后形成的观念性的信息。新闻语篇暗含特定的意识形态,是传播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组织起来的,具有隐蔽性。2014年9月28日香港“占中”事件爆发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西方媒体对其报道层出不穷。路透社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本文选取路透社对该事件的一篇报道,并对其进行认知视角下的批评话语分析,探究报道中语言、意识形态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受众认知心理的,旨在提高受众的批评解读意识,正确、客观地认识问题。
一、批评话语分析概述
继Fowler等人提出“批评语言学”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与语言相关的社会问题,由传统的只关注语言结构形式的研究转向关注社会交际环境中语言的具体使用。英国社会语言学家Fairclough在其《语言与权力》一书中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对“批评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认为“话语”是社会言语活动中具体使用的语言,能够反映并建构社会现实,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分析话语的一种方法,CDA主要通过分析构成语篇的语言形式、内容,展现统治阶层是如何通过语言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维护自己权力地位,尤其注重“在分析中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CDA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文学批评基础和语言学基础,广泛吸收了社会学、社会符号学、心理学、认知科学、文体学等学科理论精髓,主要涉及有关民族身份(移民、性别)和社会使用(政治、经济、机构、广告、媒介等)话语领域。在国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代表人物主要有R.Fowler、N.Fairclough、R.Wodak等,他们主要从语篇历史法、社会文化分析法、社会认知法等不同的分析视角推进该领域的发展;国内的批评话语分析虽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但近10年来,不管在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方面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学者有辛斌、张辉、田海龙等。他们从多元化的角度对不同的话语领域进行分析,旨在推动、完善国内该领域的研究。
二、批评话语分析——一种分析话语的方法
谈及语言、社会的关系,Halliday认为社会是虚拟的符号系统,语言是该符号系统中特殊的一员,不仅有自身的组成成分,同时又是构成其他文化符号系统中的一部分。他所建立的系统功能语法不仅仅描述语篇的语言结构,而且试图从语言具有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去解释为什么运用这样的语言结构,这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理念不谋而合。因此,系统功能语法成为以Fowler、Fairclough为代表的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石。20世纪90年代,批评话语分析更多地吸收社会学和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主张跨学科、跨领域、多视角的研究模式。同时,以van Dijk 和Wodak 等人为代表的一些批评话语分析者开始认识到语言与社会之间并非直接发生联系,其中间环节是人的大脑,系统功能语法并没有涉及“认知”因素,因此,他们强调由知识、情感和记忆等因素构成的认知状态在社会结构和个人行为及话语之间的中介作用。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对语篇层次的研究探至语篇背后的认知层次,形成了以认知为取向的批评话语研究,O’Halloran相继指出认知视角可以帮助批评话语分析更好地阐释言语生成和理解过程,Chilton也在文章中描述了对认知因素的忽视会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缺口。国内学者张辉、江龙指出,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是两个可以有所融合的研究范式;田海龙提供了以认知为取向,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的两种途径——“认知话语分析”和“认知语境分析”;周红英则具体从隐喻、注意、构式语法等认知角度,探讨了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内在关系。唐韧认为,从认知视角出发,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增加了传统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范畴”[10],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和热点[11]。鉴于此,下面从该视角出发,基于范畴化、概念转喻、图形-背景三种基本的认知机制,以具体的新闻语篇分析为载体,意在展现并丰富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
三、范畴化——基于词汇概念的批评话语分析
范畴化是一种基于自身实践经验,“以主客体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体(事物、事件、现象等)进行主观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2],因此,不同的词汇范畴反映言语者对某一事体不同的观念看法。新闻语篇中,媒体往往会运用表达不同概念范畴的词汇传达对新闻事件特定的主观情感态度。
香港“占中”事件中,激进派违反香港的法律法规,集聚商业区,阻塞交通道路,扰乱附近居民和游客,并对维护和平秩序的警务人员多次进行袭击,严重影响了香港昔日平静的生活,许多爱国仁人志士在此情况下,组成“反占中,保普选”大联盟,呼吁示威者停止非法行为,路透社2014年10月25日针对这样的事件背景进行“追踪”报道。该报道总共19个句子,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其中,事件涉及的双方称谓见表1。
表1 香港“占中”事件报道中涉及的双方称谓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事件双方“地位”的差距,mob, pro-government,hostile等词汇含有明显的批判、贬低、负面色彩,其中mob的使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佩带武器”“具有杀伤力”“力量大”等概念范畴;而另一方“unarmed demonstrators”“student-led people”,则为“力量小”“无辜”“应该保护”的群体。由此,这一对情感意义截然相反的范畴潜在地引起受众对“受害者”的同情,加深对“敌对势力”的仇视。
四、概念转喻——基于词汇概念关系的批评话语分析
概念转喻是认知参照点的转移操作,由一个概念域(源域)向另外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的转移,其中,源域是认知参照点,目标域与源域在某种意义上有所关联,是基于源域的一种对比认知。概念转喻是概念隐喻识解的基础,前者是基于事体邻近性,后者依据相似性找寻联系。转喻是人们用于指称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普遍方法,在新闻语篇中,言语者往往会巧妙运用概念转喻表达,间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图。
例1:The pro-democracy occupation movement, which has lasted beyond many people’s expectations despite intense government, police and public pressure, was sparked by Beijing’s decision in late August to rule out free elections for Hong Kong’s next leader in 2017, insisting instead that candidates be screened by a committee stacked with Beijing loyalist.(Reuters)
例1中Beijing’s decision是一种概念转喻的用法,涉及的源域概念关系有“决定是人做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做出重大决策的根据地”。基于这一来源域,将其映射到“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做出的决定等同于北京整个城市做出的决定”这一目标域,为下文领导集体做出的2017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的有关决定添加政治色彩,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例2:Hong Kong’s so-called people’s umbrella movement escalated late last month after police used tear gas, batons and pepper spray on unarmed demonstrators, many of whom held up nothing more than umbrellas to try to defend themselves.(Reuters)
“颜色革命”原是21世纪初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权更迭运动,这些运动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西方势力的干涉、煽动因素,他们利用所谓“民主”的口号,鼓动反革命、反政权革命的运行,最后推出亲西方势力代表,实现一定的政治或经济利益。“占中”事件中,媒体在“政治斗争是一场战争、革命”的概念隐喻大背景下,把“占中分子的政治诉求”看作“一场政治革命”。激进派手持遮阳雨伞,被西方媒体称为“最显亮的场景”,将认知注意焦点由“占中”分子转移到雨伞,“占中”分子的政治革命这一源域成功映射到“雨伞在进行政治革命”目的域中,最后将此事件定位为“雨伞革命”的名字,使受众自然联想到“颜色革命”,把个别公民争取和平对话的政治抗争上升到“反革命”的高度,含蓄地表达“公民只有反抗政权才能完全获得民主”的意识形态,进而达到威胁香港政治稳定,挑衅中国政府的目的。
五、图形—背景——基于语言组织方式的批评话语分析
图形—背景是20世纪初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的一种视觉分离现象,后被格式塔心理学家应用于知觉、空间组织研究中,Talmy是第一位将此认知原则引入语言学领域,并具体探讨该机制是如何影响语言表达情况的。“图形”是那些容易吸引人注意力、凸显的实体,而“背景”是认识图形的参照实体,往往是不明显的,这一原则指导着语言词汇的选择以及句子结构、信息组织情况,由言语者的主观意识而定。
首先,在对词汇选择上,认知语法奠基人Langacker曾指出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语言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和语境相依存,每一个语言单位和其对应的语境能够形成一个基本域,在这个基本域中,语言单位可以看作“图形”,有所联系的语境为“背景”[13]。但是,不同的语言单位其语用功能并不是同等地位,如果涉及的语境范围越复杂,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就越多。以名词和动词为例,名词涉及的认知语境范围要比动词涉及的广泛,为之要花费更多的解读时间,所以语言词性的选择与认知力有关,甚至由认知力决定。在政治新闻语篇中,报道者会有意使用名物化的语言策略,加重读者或听众的认知负担,达到一定的模糊效果。
例3:But the protracted “Occupy Central”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 has also sparked clashes with police and has come under attack from sometimes hostile groups and sections of society who have condemned the disruptions to traffic and business, including blue-collar workers such as taxi and truck drivers.(Reuters)
例4:Over the past month, leaders of the blue ribbon campaign have openly threatened the largely peaceful pro-democracy protesters with violence, leading in some cases to the forceful clearance of road barricades by angry mobs and street fights in the gritty district of Mong Kok, which has become the scene of some of the ugliest viol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Reuters)
例3中的clashes,disruptions以及例4中的barricades分别对应动词clash,disrupt,barricade。辛斌指出言语者把原本可以直接用动词或动词结构表达出的语义,换成用名词或名词短语来表达,会降低语义和整个语篇的动作感[14]。新闻报道中发起冲突的原因是“占中”分子非法集聚在香港重要地段,引起交通阻塞,扰乱正常秩序,给香港居民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和影响,为此,一些公民自发组成反“占中”联盟,协助警方共同维护秩序,抵制激进派不恰当的行为。不难发现,报道中这三个名词的使用使“占中”事件中发生冲突的原因变得模糊不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相应动作的发起者,弱化了非法行为的结果,受众在付出认知努力的同时,被模糊了对事实的正确认知。
其次,说话者表达出的句子结构以及信息组织情况也受认知原则的影响。Ungerer & Schimid指出语言学上,言语者普遍将需要突出、强调的概念放在句子的主语位置,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把说明事件具体时间、地点、原因或者结果的概念用状语从句表示[15]。在新闻语篇中,媒体会选择“合适的”语言放置在句子的主语上,同时,省略体现事件具体性质的大背景,以便影响读者的认知建构。
此次“占中”事件报道中,主语的主要角色有反“占中”人士(5例)、“占中”人士(5例)、受害记者(5例)。
例5:In the latest sign of simmering tensions, more than 1000 “anti-Occupy” supporters gathered to denounce the pro-democracy protesters close to the harbor front Star Ferry pier.(Reuters)
例6:Hong Kong’s so-called people’s umbrella movement escalated late last month after police used tear gas, batons and pepper spray on unarmed demonstrators, many of whom held up nothing more than umbrellas to try to defend themselves.(Reuters)
例7:Three journalists were roughed up on Saturday evening in Hong Kong after being confronted by pro-government protesters holding a rally to oppose a four-week long “occupy”movement of the financial hub’s streets by pro-democracy demonstrators.(Reuters)
例5中,“在即将到来的紧急局势下”是描述该事件发生的大背景,媒体故意放大事件的严重后果;“占领尖沙咀天星码头支持民主的抗议者”为这个句子的次要背景,突出激进派的“合法性”;而主语“1000多名反‘占中’人士”是该句的焦点图形,主要为了强调denounce等动作实施者,“水到渠成”地引起受众对他们的憎恶之感。
例6中,“警局将催泪弹、胡椒粉施放到用雨伞做防御武器的示威者上”是句子的次要背景;主语“雨伞革命”是注意点,将冲突事件的主要责任推向警方,省略了“在混乱局势无法控制下,警方不得已采取措施”这一原因大背景,将其扭曲为对弱势群体的欺压,证明“占中”分子非法行为的“民主正义性”。
例7中,“支持政府的抗议者抵制聚集在金融中心区域的民主示威者过程中,三名记者被殴打”为次要背景;以“受伤记者”为主语,但是报道中仍旧缺失说明事件真伪的理据大背景,目的是为了展现、扩大个案的严重性,在引起受众同情的同时,间接加大对反“占中”人士的批判力度。据此,路透社“灵活”变动主语的信息内容,将对正义力量的谴责和对非法群体的赞扬隐藏在报道中,引导着读者的认知方向。
范畴化是人类对事体的基本认知,概念转喻是事体之间产生联系的途径之一,图形—背景是表达、组织某一事体的认知方式,这三种认知视角为批评话语分析的语篇实践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从语言层面提高到背后的认知层面,能更加深入地揭示语篇发起者如何利用语言渠道操控受众的意识形态。本文将其运用于香港“占中”事件的新闻报道语篇中,通过对词、短语、句子的不同语言结构的分析,发现媒体当局将正义的反“占中”人士描绘为具有侵略性、恶劣性的负面形象,潜在传达了“占中”分子行为的合法化意图,可谓居心叵测。受众应当在蜂拥而至的信息流中,择言取之,提高批判解读意识,辨别真伪。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 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1989:97.
[2]辛斌,高小丽.批评话语分析:目标、方法与动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1-5.
[3]单胜江.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11(6):78-81.
[4]辛斌.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4):1-5.
[5]O’Halloran, K.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language cognition[M].Edinburgh: EUP, 2003.
[6]Chilton P.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 CDA:Modules,blends and the critical Instinct[C]//R Wodak,P Chilton.A new research agenda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or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Amsterdam:John Benjamin,2005:19-52.
[7]张辉,江龙.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J].外语学刊,2008(5):12-19.
[8]田海龙.认知取向的批评话语分析:两种路径及其特征[J].外语研究,2013(2):1-7.
[9]周红英.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4):19-25.
[10]唐韧.批评话语分析之认知语言学途径:以英国媒体移民话语为例[J].外语研究,2014(6):18-22.
[11]张天伟.《语境和认知中的批评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5):92-95.
[1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4.
[13]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147.
[14]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80.
[15]Ungerer F,H J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157-176.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political discourse from the cognitive approach:A case of report of HongKong protests
ZHANG Xia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China)
Abstract:The news media manipulate the cognition of addressee by the language weapon, affecting the image of a country both home and abroad, so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daily life. As categorization, conceptual metonymy and figure-ground are three basic cognitive mechanisms, this thesis will have a critical analysis on a piece of political news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data is from the report of Hong Kong protests by Reuters on 25 October 2014.
Key words:political news;cognitive mechanism;categorization;conceptual metonymy;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3.014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6)03-0054-05
作者简介:张霞(198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5-10-27;修回日期: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