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鸿莉
[摘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对翻译教学启示的基础上,从创设理性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以“译者中心”理论统领翻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采用“译者中心”的生态翻译教学方法,建立“事后追惩”翻译教学评估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生态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为翻译教学提供新的参考与借鉴,进一步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教学模式;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事后追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144-02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该理论将翻译描述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并且提出了“生态理性”、“翻译生态环境”、“译有所为”“事后追惩”等一系列概念,关注生态翻译环境对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影响和制约,生态翻译环境的和谐统一。“这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区别于以往各种翻译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突破翻译学科本身的局限,从生态翻译学这种更系统、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及教学改革寻求科学的理据,如舒晓杨(2014)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了翻译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李小川(2014)认为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需通过翻译教学内、外部生态的动态平衡和互利共生来实现;陶友兰(2012)解读了翻译教材在中国翻译生态环境下的编撰、发展和研究;邓媛(2012)对口译的生态翻译教学途径进行了诠释,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生态翻译学已逐渐广泛地运用于翻译教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但从翻译教学模式的角度探索生态翻译学应用,尚鲜有论述,本文拟以生态翻译学研究焦点中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及“事后追惩”为理论基础,分析生态翻译学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并探讨生态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拓展生态翻译学的应用性研究范围,促进翻译人才的培养。
二、生态翻译学理据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一)创设理性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将此理论移植于翻译的教学过程,就是把翻译教学整个过程看作一个庞大而复杂、相互关联的有机生态系统,各个教学过程中的生态因子都是整个翻译教学的“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即包括翻译教学中各个生态因子如教师、学习者、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的综合环境。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及软件环境,小环境和大环境等。其中,教材、教学设备、语料库等教学资源属于硬件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双方的人际关联特征等属于软件环境。翻译教学的质量既依赖于丰富的教学资源等硬件环境,又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模式、良好的师生关系等人文软件环境。翻译课程的设置应围绕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形成模块体系,如语言技能模块、翻译技能模块、人文素养模块以及职业技能模块等,模块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应营造平等互助的交互合作的生态关系。教学生态环境除了校内翻译教学小环境,还包含校外教学环境,即社会大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系统科学的课堂内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翻译已形成了一个迅猛发展的产业,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我们的翻译教学必须要考虑社会这个大的生态环境的需求,翻译教学中应尽量多地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翻译环境,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翻译流程与机制,熟悉行业的操作规范,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形成良性的生态链。由于生态教学系统中各个因子之间存在整体性和关联性,我们必须分析影响翻译教学的外部生态环境的各个因素,协调翻译教学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化手段链接各个要素,构建互利共赢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
(二)采用“译者中心”的生态翻译教学方法
“译者中心”是以突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为目的,以从译者为视角对翻译活动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为途径,以彰显译者主体、发展译者能力为特征,以译者为终级关照的翻译观(胡庚申,2008)。根据译者中心的理念,译者即主导整个翻译活动的主宰者,处于翻译活动的中心,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为了适应生态环境而做出一系列的选择。
长期以来,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遵循“教师讲一学生练一教师评”的教学模式,注重翻译文本分析,语法及翻译技巧的讲解,作为译者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配角地位,不能真正主动参与到翻译实践活动中来,更不能成为翻译过程的主导,从而限制了其翻译能力的培养及学习的积极性。在生态翻译教学模式中,“学生中心”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以翻译主体的身份关注文本所在的生态环境,发挥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并在合作互助的交互式方式中与翻译生态教学环境进行互动,作出相应的选择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通过实践提高翻译能力。教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应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充分发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等的交互活动,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创建科学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平衡各主体间的关系,形成和谐的生态翻译教学系统。
(三)建立“事后追惩”翻译教学评估价体系
“事后追惩”是对译者行为的要求和评价,强调“在翻译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尽由译者能动地去‘操纵/支配/摆布/重写,即一切由译者去作适应性的选择;然而,在每一个阶段的选择之后,或在‘事后(即译事之后)对译者的选择、特别是对最终的译文给予评判与处理”。教学测试与评估是检验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事后追懲”运用到翻译教学测试与评估中,对学生的译文的评价可以遵循“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的法则,对好的译文进行肯定和褒奖,对质量低劣的译文进行不同形式的预警和淘汰。评价的主体可以是翻译生态教学环境中的各个成员,如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甚至整个社会,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反馈等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价评价的内容测试与评估的内容包括翻译技能、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以培养适应市场化需求的实践性翻译人才。评价的形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关注学生的翻译过程,并实行考证结合的方式,结合学生的课程考试、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全国专业四级、八级考试等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这些对翻译过程结果的综合评价,“惩罚”或“淘汰”不适合的译文,如译文用户的反馈以及译者的成绩会反映出不同程度的“追惩”,最后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最佳翻译。
三、结语
生态翻译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运用自然界“适者生存”自然法则适用的关联性和共通性,强调生态翻译系统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进行了重新诠释,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从创设理性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采用“译者中心”的生态翻译教学方法以及建立“事后追惩”翻译教学评估价体系等角度探讨了生态化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加深了我们对翻译教学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动态的翻译过程的认识,只有促进生态翻译教学系统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者的实际翻译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复合型翻译人才。
(责任编辑: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