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赣州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英译

2017-01-11 21:39李洁何燕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英译

李洁++何燕

摘 要:近年来,全球经济文化逐渐呈现出一体化趋势,红色旅游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一个旅游产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为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使国外游客充分认识中国的红色文化,准确翻译旅游景介资料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赣州红色文化的旅游资料进行英译研究,以拓宽外宣翻译研究的视角,提高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翻译质量。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红色旅游景介资料;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079-01

文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中国旅游业逐渐进入全球化的时代,红色旅游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并成为中国特色旅游的产业。赣州不仅是著名的红色旅游城市,而且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客家文化的摇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赣观光旅游,为更准确地传递红色旅游文化信息,将本市红色文化推向世界,高质量地翻译景介资料已成为我市红色旅游战略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存在语言文化差异,外国游客经常无法准确理解红色旅游景点文化或背景知识,这就需要译者进一步完善现有译文,提升包含革命事件、人物与历史等红色旅游文化资料的翻译效果,进而让外国游客充分认识中国文化。

一、生态翻译学简介

生态翻译学理论起源于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生态学的角度从整体上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从而解读整个翻译过程,描述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适应、择优选择的循环过程,翻译的原则包括多维度的适应和适应性的选择两个方面,而最好的译文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即能在多个维度(尤其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同时兼顾翻译生态环境中其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之和。

二、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英译

随着中国的旅游业逐渐进入文化旅游的时期,国内逐渐发展了红色旅游。红色革命是新型主题旅游的模式,一般指的是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的纪念地与纪念物等,组织旅游者到革命基地去参观,体会革命的精神。红色旅游的主要吸引力和魅力就是充分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创造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与旅游线路,这样不仅能够赏景,而且能够帮助游客认识革命的历史,增加革命斗争的知识。红色旅游景区的标志物与纪念物承载了红色的精神规划与历史。但由于红色旅游范围较广、涉及的资料较多,其中既包含了红色景点介绍,又包含景点中的诗词与革命文件等,加上跨国文化差异,所以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翻译对译者的翻译水平要求比较高。译者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知识,充分考虑接受者的能力,同时不能拘泥语言的功能、形式与内容,将景点充分介绍给游客,传播景点文化。下面笔者将以江西省瑞金市叶坪景区的译文为例,从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角度来讨论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英译。

(一)语言之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在翻译活动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要按照实际情况,在理解原语和译语语言环境的基础上,从语言的层面上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不可机械地套用原语的语言形式,而应与译语的风格、规范、语言习惯相适应。

原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红军烈士纪念亭,也叫做五角亭,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悼念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

译文:Memorial Pavilion for the Red Army Martyrs, also known as Five-corner Pavilion, was built by the Provisional Central Government of the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in memory of the commanders of the Red Army died heroically during 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

原文中的建筑物和历史事件,如“红军烈士纪念亭”、“五角亭”、“土地革命”分别直译成“Memorial Pavilion for the Red Army Martyrs”、“Five-corner Pavilion”、“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译者直接保留了原语的语言表达形式,使得中国的红色历史文化无损耗地、准确地传递给外国游客。同时,整句译文的句子结构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直接删减不译,并采用了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原文,使译文在保留原语语言信息的前提下充分为外国游客理解,达到了较好的翻译效果。

(二)文化之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关注原语和译语文化内涵的传递。通常情况下,文化之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具有高度的文化意识,能充分认识跨文化与跨语言交流的特点,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出现翻译障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认识译语与原语的文化背景与差异,让外国游客充分理解原语的文化内涵。

原文:窗户上方为半圆形,好像太阳照射的形状,并雕有镰刀、斧头交叉图案,表示“工农兵联合起来一定能够拨开乌云见太阳”。

译文:The semicircle, like the shining sun at the top of the windows, is decorated with multi-layered engravings of sickles and axes indicating “The union of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can have a bright future.”

结合语境不难理解原文中的“拨开乌云见太阳”的意思,是指能够克服困难、冲出黑暗,并最终迎来胜利与光明。考虑到旅游景介资料翻译的目的是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让外国游客理解旅游景介资料的红色文化内涵,译者将该表述译成了“have a bright future”,摒弃了原语的字面意义,直接传递其隐含意义,从而避免了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

(三)交际之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关注原语和译语的交际意图,在此之上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之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译者文化内涵、语言信息转换外,其重点主要是在交际层面,重视体现原文中的交际意图。以下原文内容是毛泽东在黄公略的追悼大会上拟写的一幅挽联。

原文: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在译文中,这部分的内容完全删减,译者选择了不译的处理办法。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内容出于对联,若译者无法找到较好的译语语言表现形式对原文进行多维度的适应与转换,仅仅是传递字面或深层含义而无法两全,译文都将无法准确体现出原语的文体风格和文化内涵,若翻译表述稍有错误,甚至可能使外国游客曲解了原文意思,无法真切体会毛泽东对黄公略极度的悲痛和高度的赞扬之情,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三、结语

总之,为了准确传递红色旅游文化信息,更好地将红色文化推向世界,译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经验与能力,在翻译中充分体现出红色文化,让外国游客准确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在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景观和文化背景知识做出合理的适应,科学选择翻译处理的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多维度的转换,以实现传递我国红色文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丹丹,周红.文本类型理论观照下的红色旅游景介英译[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2).

[2]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02).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