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宏霞
摘 要:罗尔纯先生用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把对乡土、对生活的热爱都融入了他的作品中,他用恬然、淡定的神情注视着这个世界,用透明、朴实、温暖的心描绘着这个世界。
关键词:艺术风格,朴实,感悟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056-01
罗尔纯,1929年生。湖南人。1951年毕业于苏州美专西画系。1959-1964年任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196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一、色彩的魅力
评论家迈克·苏立文教授在所著的《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和艺术家》中评论道:“罗尔纯的油画一扫中国油画画坛几十年的沉闷空气,以他明亮的色彩很自然的变形手法”创造出“极鲜明的个人风格”。的确,罗尔纯先生作品用色大胆,画风泼辣,被称为“东方的梵高”。在罗尔纯的作品中,我们时时能感受到他画面里感情的力量。他将色彩特有的表现力和奔放的笔触相结合,使得画面有了强烈的张力,源于真诚的感情,一种有质感有密度的抒情。
罗尔纯的画中看不到客观现实的色彩,他将现实中的色彩变纯变亮,并抹去光影。其画幅尺寸较小,背景用色具有主观性的特征:如大片大片橘色的土地或者是黄色的土地和小面积蓝白色的天空,其构图更是将天空和地面的分界点位于画面的三分之一处。其目的除了阐释他的内心真实的情感之外,还彰显了本民族的特性。
罗尔纯虽然也学习、借鉴西方艺术,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民族化之路,在他的作品中始终透露着深深的乡土情怀。他用中国写意画的笔法“写”油画。他把中西的绘画精神融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中,不同于他温润的性格表象,激烈的绘画是他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另一种生命状态。
罗尔纯的油画艺术之所以具有如此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其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性,更大一部分是由于其绘画精神和民族风格在作品中的体现。可以说,罗尔纯在进行创作时,将艺术与民族精神相融合,集百家之长,立一家之言,才使其油画成为一种独具意味的形式。
二、真挚的情感表达
欣赏罗尔纯的作品时,仿佛重生了一样。那简洁的构图,奔放向上的笔触和心动的色彩,就在此刻仿佛所有的线条都有了生命,充满活力与激情,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某种情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会令你陷入无限的想象之中。
总是情不自禁的被先生的画作所感动,内心深处似乎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呼喊着我,这是先生的作品与我的内心产生了共鸣。这种共鸣一次又一次的敲打着我的心灵,我很享受这样的感觉,似乎找到了属于我的那份存在感也或者是体会到先生内心的豁达和质朴。
罗尔纯风景画中树木的造型像石头般坚硬,道路的扭曲与直线的确立,感觉整个画面都是随风一起摆动着,近处造型夸张的树和远处安静的天空土地形成明显的对比,从而使得画面充满了动感。画面也因此具有了一种狂热、一种紧张、一种变幻莫测、一种躁动不安。在先生作品中不管是树、天空、房子和道路等都将其夸张变形,抹去它们在同一空间里所产生的空间关系和透视关系,使画面具有中国画的平面化。用色彩的冷暖和线条式的块面感相结合在一起,来营造出一种内心深处对此山、此树以及此景的独特之情。
在他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人物和大尺幅的场景描绘,仅仅只是一个人、两头牛或者是两三只羊又或者是一条家狗、一只公鸡和一块草地。简简单单的画面组合却给人意味深刻的感觉。罗尔纯画云南哈尼族的妇女、孩子、老人等等,其画面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民族性的特色或者是民族的气质。他会选取某一个瞬间,如妇女喂孩子吃饭、老人背着孩子等等,将其最打动人心的一瞬间,搬移到他的画面中。这一瞬间把握使得他的画充满了感动。画面不追求过分的写实,而是用线造势造型更是在造一种意境。看似寥寥几笔,但每一笔都画出了当地民族的特性,且每个人的表情神态又完全不相同,从而使得画面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这也是他自己对所看到的人和事之后,内心深处真实感受的写照。简简单单的画面组合却渗透出对生命真谛的感悟。罗尔纯以他对最为纯朴和真挚的哈尼民族生活场景的描绘,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都源于他对大自然、对泥土有很深的感情。这也对应了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是生活的写照又是生活的升华。
吴冠中先生在评价罗尔纯的艺术道路时说,罗尔纯是“弱者”,但不是“奴隶”。——他一直坚持了独立的艺术思考和创作,没有“奴颜和媚骨”。这是罗尔纯最宝贵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他的作品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赞扬和喜爱。记得导师曾经说过“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才是最优秀的艺术作品”。即一幅作品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又彰显了其艺术本体的魅力。罗尔纯做到了,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他都可谓是做到了极致,而且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思考和创作影响着我们。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作品特有的艺术形式,更多的是他对艺术独特的见解和自我的倾诉。他用尽自己的一生来向我们阐述艺术最本质的东西和我们应当追求的精神世界。罗尔纯在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对民族精神的坚持、对油画中西结合之路的探索、对油画色彩的关注和对油画表现性的追求值得后人铭记。
也许艺术的道路并非我们所认识的那样艰难,只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始终只盯着前方的风景,却忘记了放慢脚步,忘记了我们周围的风景,忘记了听听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忘记了那个最初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