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浩
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10001)
温针灸法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江浩
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10001)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法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0例门诊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温针灸法,对照组40例应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法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应用。
主题词关节炎/针刺疗法膝穴,血海穴,梁丘穴,犊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易患的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并呈进行性加重态势。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以及功能障碍为特点,极大的降低了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已占老年人发率的60%。我们将近三年来门诊收治的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80例进行分组对比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治疗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我们收集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三年间的门诊病例80例,其中,男29例,女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温针灸治疗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53.5~77岁,平均63岁。对照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52~78岁,平均62.5岁。统计两组病史,最短为3个月,最长达16.5年,平均3.5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年龄、性别和病史情况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无差异 (P均>0.05)。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修订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10年版)》[1],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综合了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①在治疗的1个月时间里,超过2/3的时间有膝痛症状;②行走等关节活动时有骨的响声;③年龄大于或等于38岁;④晨僵时间<30min;⑤膝检查示骨性肥大;⑥X线显示关节边缘骨赘。满足①+②+⑤条或①+②+③+④条或①+④+⑤条即可做膝骨关节炎的诊断。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50~80岁之间,知情同意作为受试者;③就诊前一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活血化瘀中药或中成药。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符合纳入标准,在治疗期间不能按照常规疗程进行治疗或因某种原因断续治疗而无法纳入资料统计或终止治疗者;③合并有膝骨关节类风湿、骨折、结核、肿瘤等病变患者;④有明显的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及患肢有血管神经损伤史者;⑤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造血系统疾患者;⑥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温针灸法治疗,以温经行气血、活血通经络、散寒除风湿,从而达到抗炎、镇痛和消肿的目的。
温针灸治疗组:①毫针刺法。选用华佗牌0.30mm×50mm规格的毫针,取犊鼻、内膝眼、鹤顶穴,进针方向指向关节腔呈45°角斜刺进针,深度30mm~40mm,严格消毒以防感染,留针20min。取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大钟穴,直刺进针,行针得气后留针20min。②温针灸法。在①中腧穴留针时,在针柄上套置一段约2cm长的艾卷,艾卷距皮肤2~3cm,从艾卷下端点燃,直至艾卷燃尽为止。上述毫针刺法和温针灸法隔日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40例以单纯毫针刺法治疗,方法同上①毫针刺法。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判断疗效的依据,进一步细化为治愈、显效和无效三个等级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消失,功能活动恢复自如,6个月内无复发;显效: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症状有所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有时会在劳累后出现疼痛,但稍事休息即可消失,部分患者6个月内有复发;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在治疗后加重。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治疗结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温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单纯毫针刺法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对比,经Ridit检验,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两组治愈病例的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排除膝关节积液)和关节功能障碍消失时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讨论本病属于中医学“骨痹”范畴,病因多为风寒湿邪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或跌扑损伤,经络受损,血瘀阻滞而致经脉关节失于气血濡养,则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加之年老肾虚髓亏,筋骨失荣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多与创伤、衰老、炎症、肥胖、代谢与免疫有关[2],两者在病因分析上基本一致。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也有使用不同药物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者,中药内服配合药物外熏外洗治疗、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9例[3]等的相关报道,也有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的临床研究等。本研究采用温针灸法治疗,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发挥温经活血通络、祛风散寒除湿的功效。温针灸法治疗组通过针刺犊鼻、内膝眼、鹤顶穴疏通关节局部气血,直达病所;取血海、梁丘疏通关节外周气血;阴陵泉健脾化湿,阳陵泉强筋活血,足三里固本培元,太溪、大钟激发肾经气血而强壮筋骨。同时加艾灸行温针灸法是应用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腧穴,以增加通畅气血运行,发挥膝关节痹阻后的温通效应,两法合用的“通”与“温”相得益彰,更添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效,共奏抗炎、镇痛、消肿的作用,治疗关节痹阻、恢复膝关节功能活动。同时设立对照组以单纯针灸治疗。进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差异显著;对比两组治疗后治愈病例的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消失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温针灸法治疗组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6):416.
[2]张占波,刘淑君,曹国富,等.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5):603.
[3]聂志兴,王凌椿.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9例[J].陕西中医,2014,35(6):700-701.
[4]陆刚,李永刚.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 .中国医学创新,2010,36(7):52-53.
(收稿2015-07-18;修回2015-08-20)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