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间隙病变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6-06-03 10:00张鹏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南许昌461000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张鹏(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南许昌461000)



颈动脉间隙病变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张鹏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间隙(carotid space,CS)病变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5例CS病变患者行MSCT检查,采用MPR、MIP、VR、CPR等CTA处理,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神经源性肿瘤11例(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2例、颈动脉体瘤1例),淋巴源性病变12例(淋巴结转移瘤10例、淋巴瘤1例、化脓性淋巴结炎1例),囊性病变2例(腮裂囊肿2例)。各类病变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神经源性肿瘤使颈动静脉向外或前外侧移位;淋巴结病变使颈动静脉向内或前内侧移位;颈动脉体瘤使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鳃裂囊肿对颈动静脉有轻度推压作用。结论:MSCT可准确定位CS病变部位,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手段,可对大部分孤立性病变作出准确诊断。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颈动脉间隙病变

颈动脉间隙(carotid space,CS)又称颈动脉鞘,由颈深筋膜包围而成,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结构,有纵贯全颈部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近段、颈内静脉,以及交感、迷走神经和颈深组淋巴结,自颅底至主动脉弓水平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舌骨上区还包括第Ⅸ、Ⅹ、Ⅺ、Ⅻ对颅神经,是贯穿全颈部的最主要间隙[1]。颈动脉及其周围间隙的解剖结构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此处发生的病变常具有相似性,但处理原则各不相同,易造成误诊。关于CS某一病变的报道较多,而总结性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5例CS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CS病变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41.5±18.6)岁。其中,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2例,颈动脉体瘤1例,淋巴结转移瘤10例,淋巴瘤1例,腮裂囊肿2例,化脓性淋巴结炎1例。

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CT机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双手置于体部两侧,并尽力下垂,暴露颈部,减少颈胸交界处的伪影。扫描范围自乳突至胸廓入口水平,包括整个颈部。扫描参数:120 kV,500 mA,准直器宽度64×40 mm,球管旋转1周的时间为0.5 s,螺距0.925,层厚5 mm,层距5 mm,增强扫描与平扫参数及位置保持一致。使用美国Liebel-Flarsheim公司的双筒高压注射器,从前臂静脉留置针内注入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总量60~80 mL,流率3.5~4.0 mL/s,后以同流率注入0.9%氯化钠溶液20 mL。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对比剂触发技术,将ROI设于C4下缘水平,监测颈动脉内CT值变化曲线,将阈值设为120 HU,达到阈值,自动触发动脉期扫描,延迟20 s后行静脉期扫描,获得常规横断图像,随即以0.625 mm层厚,标准算法重建动脉期图像。将常规横断图像和重建动脉期薄层图像均传至Advantage Workstation 4.4后处理工作站,将常规横断图像以Dual Phase Contrast软件多期同层面对比进行分析,将动脉期薄层图像行MPR、MIP、VR、CPR等CTA处理。

2 结果

本组中,神经源性肿瘤11例,淋巴源性病变12例,囊性病变2例。神经鞘瘤8例,边界清晰,CT平扫密度不均匀,部分病灶内见囊变区,增强扫描后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无强化,CTA显示颈动静脉向外或前外移位(图1)。神经纤维瘤2例,与神经鞘瘤影像表现类似,但未见明显囊变表现(图2)。颈动脉体瘤1例,边界清晰,CT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强化,CTA显示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颈内外动脉分离移位(图3)。淋巴结转移瘤10例,部分边缘清晰(7例),部分边缘模糊(3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呈边缘环形强化,中心强化程度较低,轻度推压颈部动静脉向内移位(图4)。淋巴瘤1例,边界清晰,边缘有分叶,CT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后有轻度持续性强化,推压颈静脉向内移位(图5)。腮裂囊肿2例,病灶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后无明显强化改变,对颈动静脉有轻度推压作用(图6)。化脓性淋巴结炎1例,病灶边缘模糊,密度不均,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推压颈动静脉向内移位(图7)。

3 讨论

CS内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结构,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此处的肿块常为临床诊断的难点[2-5]。MSCT可在一次检查中获得多种信息,能清晰显示病灶的数量、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是能明确与颈动静脉的关系,为手术入路提供可靠依据。

神经源性肿瘤主要为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以神经鞘瘤多见[6]。神经鞘瘤是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又称为雪旺瘤,以来源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最常见。本组神经源性肿瘤是仅次于淋巴结病变的孤立性病变,其中又以神经鞘瘤居首位。其临床特点是肿瘤在较长时期内缓慢增大、膨胀性无痛生长。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卵圆形软组织肿块,可伴坏死、囊变,沿神经组织纵向生长,第Ⅸ~Ⅻ对颅神经在颅外走行于颈动静脉之间,而交感神经位于颈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内后侧。神经鞘瘤常呈对称性纵行生长,推压颈动静脉向外或前外移位,符合其解剖学特点。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CS的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细胞的肿瘤[7-8],本组仅1例。CT平扫缺乏特征性,与神经鞘瘤类似,均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呈显著强化,并以病灶推压颈内外动脉分叉、使之分离为特点。

淋巴结转移瘤多有原发病史,CT表现可有边界清或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边缘环形强化,中心强化程度较低。因颈深部淋巴结是头颈部所有淋巴链的共同通路,位于颈动静脉的浅面,此处发生的转移瘤常来自头颈部肿瘤[9]。CTA显示对颈动静脉轻度推压向内移位,部分肿大的淋巴结边界不清,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本组12例淋巴结转移瘤均有原发肿瘤病史,不难诊断。无明确原发病史的患者,应行组织学穿刺,确定病理类型,并根据淋巴结转移瘤出现的淋巴回流分布,对原发病变进行排查。

淋巴瘤相对较罕见,同属于淋巴结病变,常单侧孤立性发病,鉴别诊断困难[10]。本组病灶位于颈动静脉外侧,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均匀持续性强化,使血管受压向内移位。

腮裂囊肿属于先天性病变,多见于小儿或青少年[11],常位于CS外侧,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表现,密度均匀,病灶体积较大时可推压血管向内移位,典型病例有其特征性表现。

化脓性淋巴结炎与淋巴结转移瘤影像表现均为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中心伴不规则形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但化脓性淋巴结炎常急性起病,伴“红、肿、热、痛”等感染性病变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瘤慢性起病、确切的原发肿瘤病史等临床表现不同,结合病史可鉴别。

发生于CS的病变种类繁多,表现多样,但多数病变有一定特征性:①病变为单发或多发,单发病变常见于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颈动脉体瘤、淋巴瘤、鳃裂囊肿;多发病变常见于淋巴结转移瘤、化脓性淋巴结炎。②密度均匀的病变常见于神经纤维瘤、颈动脉体瘤、淋巴瘤、鳃裂囊肿;密度不均匀的病变常见于神经鞘瘤、淋巴结转移瘤、化脓性淋巴结炎。③病变增强扫描后的强化改变,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淋巴结转移瘤、化脓性淋巴结炎为不均匀强化;颈动脉体瘤、淋巴瘤为均匀强化;鳃裂囊肿不强化。④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周围血管有明显推压作用的常见于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颈动脉体瘤、鳃裂囊肿;对周围血管推压作用不明显的常见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化脓性淋巴结炎。

总之,CS病变虽诊断困难,但通过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特征,特别是判断病变与颈部血管的关系,对表现典型的患者可明确诊断,表现不典型者应结合临床病史及多种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并给出合理的鉴别诊断及定性评价。

[参考文献]

[1]郝大鹏,满凤媛,王振常,等.颈动脉间隙内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2):258-261.

[2]杜铁桥,梁鸿儒,何悦明,等.颈动脉间隙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分析(附19例报告)[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5):338-340.

[3]董福民.颈部非器官源性软组织肿块的CT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1):57-59.

[4]赵国营.颈部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69-70.

[5]龚晓虹,袁玲玲,付传明,等. MSCT增强扫描对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23(3):521-526.

[6]李仰康,周修国,蔡爱群,等. CT和MRI诊断颈动脉及其周围间隙孤立性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4):519-523.

[7]田茂尧,罗应斌,杨胜发,等. 16排螺旋CT及MPR、MIP、VR技术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80-81.

[8]申长义,侯淑华,孙丛,等. MSCT颈部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2):129-131.

[9]Liao LJ,Lo WC,Hsu WL,et al.Detection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NO neck-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different imaging modalities[J].BMC Cancer,2012,12:236.

[10]殷磊,杜瑞宾,李恒国.咽及颈部淋巴瘤的影像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9,24(10):1090-1092.

[11]董龙春,华锐.颈动脉间隙平滑肌瘤伴囊变1例并文献复习[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38(4):366-368.

图1 女,43岁,神经鞘瘤。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病灶囊性变较多见,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图2女,26岁,神经纤维瘤。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病灶囊性变较少见,实质内密度较均匀,轻度均匀强化 图3男,38岁,颈动脉体瘤。颈部CTA扫描动脉期MPR示病灶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强化,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颈内、外动脉分离移位 图4男,67岁,淋巴结转移瘤。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病灶呈边缘环形强化,中心强化程度较低,轻度推压颈部动静脉向内移位 图5女,21岁,淋巴瘤。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病灶边界清晰,边缘有分叶,密度较均匀,有轻度持续性强化,推压颈静脉向内移位 图6 男,9岁,腮裂囊肿。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病灶边界清晰,密度均匀,无明显强化改变,对颈动静脉有轻度推压 图7男,15岁,化脓性淋巴结炎。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病灶边缘模糊,密度不均,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坏死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推压颈动静脉向内移位

收稿日期(2015-12-30)

DOI:10.3969/j.issn.1672-0512.2016.03.022

猜你喜欢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原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X线平片及CT诊断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价值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
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CTA表现
中央型肺癌螺旋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