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摘要]成就目标理论将人们的目标分为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通过对高职生的调查,发现高职生中持有掌握目标的比例远远大于持有表现目标的比例。有效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恰当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并获得个人发展的过程。高职生的成就动机为实现其有效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当务之急是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使表现目标规范学习行为,控制深层学习动机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高职生;成就目标;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16-02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动机驱动学习,学习又可以产生学习动机。对学习动机相关理论的分析发现,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依照心理学的大致分类分为行为派和认知派。认知派强调内部动机的作用,认为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人们对外部事物的理解,而非如行为派所说,行为的产生总是与刺激、惩罚、强化、接近、示范等概念相联系。自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人们越来越重视认知过程对于学习的影响,成就目标理论应运而生并一直影响至今。
一、成就目标理论概述
成就动机的理论框架中包含自我功效理论、归因理论、期待价值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理论与学生参与成就目标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了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他们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麦克里兰提出“至少存在两种成就动机,一种围绕着躲避失败,另一种围绕着达到成功”。阿特金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期望一价值理论,认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取决于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如果一个人力求成功的强度大于避免失败的强度,那么他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就会表现出积极的追求成功的行动。20世纪80年代初,以“认知革命”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德维克等人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理论首先提出人对于能力的两种内隐观念,即能力实体观和能力增长观。能力实体观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变的;而能力增长观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可发展的。持有能力实体观的人倾向于建立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他们选择更容易成功的任务,从而避免被别人比下去或给予负面评价;持有能力增长观的人倾向于建立掌握目标(mastery goal),他们会选择有挑战性但真正会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的任务。相应的,德维克指出,掌握目标会使学习者更关心自己掌握任务的程度,更多的寻求帮助,运用高水平的认知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表现目标的学习者只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长远看来,持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容易采取回避行为。
二、高职生学习动机现状
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态度、意志水平紧密相连,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后果的看法和对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因此,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学习认知和学习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胡宇彬等人将高职生的学习动机划分为认知需要、发展需要、报答需要和竞争需要,其中,认知需要和发展需要指向掌握目标。对282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高职生在发展需要项目上的得分率最高,这说明高职生具有强烈的发展成就意识;其次为认知需要,我们原先认为的高职生缺乏求知欲、探索心,不关心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观念是错误的。报答需要和竞争需要指向表现目标,调查显示报答需要和竞争需要项目的得分率平均为30%左右,说明了一定比例的高职生具有竞争意识,希望得到他人社会的认可。
此外,毛晋平在湖南省对800多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由掌握目标引起的深层学习动机随年级升高有下降的趋势,而由表现目标引起的表层学习动机随年级升高而上升,这在男生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有效学习的内涵
有效学习是相对于低效学习和无效学习而言的。有学者指出在这里有效的含义包含着有效率、有成效以及多效。有效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恰当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并获得个人发展的过程。
首先,有效学习意味着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深度学习者受认知内驱力——一种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的影响,倾向于探求现象背后的本质、原理和意义。其次,有效学习意味着理解学习。“理解一个主题指的是一个人能够用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去进行创造性的和适当的思维和行动”,理解学习的关键特征在于迁移,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学生越来越多的面临着生成性问题和非良构性学习材料,如何把握核心知识并准确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是学生学习有效与否的关键。再次,有效学习意味着有意义学习。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以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动力,将学生的需要、兴趣结合起来,使他们的知、情、意发生变化的学习。这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有所不同,奥苏贝尔只强调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学习对个人的意义。
综上可以看出,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的主动性。无论是深层学习,还是理解学习,或是有意义学习,都需要学习者认知、情感和意志力的主动投入。由于高职生中抱有掌握目标的人数远远大于表现目标的人数,因此实现高职生的有效学习就有了源动力。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使表现目标规范学习行为,控制深层学习动机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四、有效教学
在有效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因此,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辅助学生进行充分的学习准备。首先是学习动机的准备。学生对学习有极大的需要和热情才能持续不断的取得进步,因此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动力和调控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都属于掌握目标型,持掌握目标的学生学习是为了个人成长,学习努力的原因是学习新东西,以促进自身的进步,而表现目标型学生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能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经常会采取防御型策略以避免失败。因此有效学习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将部分学生的表现目标转换为掌握目标。教师应当使学生相信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并淡化分数对个人的意义。在教学中做到有效激励。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学生提出的新颖答案做出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具体的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当然,表现目标也并非一无是处。有的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不仅因为自己喜欢,也因为想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实力。笔者认为,掌握目标引起的成就动机时效长,表现目标引起的成就动机作用时效短,任务结束,学习动机也即停止,但是在学习任务刚开始时表现目标可以帮助集中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辩证的看待这两种成就目标的作用。其次是知识的准备。有意义的学习意味着新旧知识的构建,教师应当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有足够的掌握,选择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的学习内容。
有效的学习策略是保证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的选择受到学习者自身的因素,例如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的影响;也受到外部因素,例如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影响。成就目标理论认为,掌握目标使学生倾向选择理解学习、有意义学习和元认知策略,表现目标使学生倾向于选择机械性的、应付式的学习策略。我们有理由相信相当一部分高职生不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高职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咨询。教授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1)选择能激发学习策略的任务;(2)选择有效的策略;(3)向学生说明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4)说明学习策略的适用范围;(5)要求学生评价策略的有效性,使学生明确策略为何有效,比较使用策略与不适用策略的区别,以激发学习者自觉使用策略的积极性。
高职生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谋求一席之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发挥自身的技能特长。有效学习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实质,有利于创造性的迁移。然而当前关于有效学习的研究并未考虑到高职生群体,本文仅是该领域探索的开始,期待后者给予更多关注。
(责任编辑:封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