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玮
摘 要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西方文化的植入,使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文化意蕴被稀释、被淡化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应走向课程化。通过积极建构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自主性与互动性、生成性与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走向生活,发挥主体间性,构建传统节日教育共同体,从而有效地促进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教育 课程 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博大精深体现在连续的文化积淀,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浓缩,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价值。中国传统节日课程化是传承和保存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节日的课程化能起到丰富学生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指要将中国传统节日教材化,中国传统节日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课程更应注重于学生切身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端正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
一、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的现实困境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蕴,都起源于不同的神话故事和风俗习惯,不同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同情感的表达。比如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1],寄托着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1],寄托着人们对先祖的缅怀与尊重;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1],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寄托着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憧憬;重阳节,“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寄托着对老年人的祝福和对生命的崇敬。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所进行的活动在不断地消减,传统节日所体现中华文化传统的意蕴也在不断地被稀释,保存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遇到了现实的困境。
1.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文化意蕴的稀释
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对传统节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物质生活的变化影响了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农业社会,许多节日的习俗和活动都与农业生产和节气的更替有关,庆祝节日不仅仅是达到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目的,更承载着敬畏自然、传承精神信仰、道德伦理、民族团结的使命,人们通过各种节日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劳动生产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尤其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习俗因不再适应现实的生活需要而日渐消弭。现代人以“饮食”来象征传统节日活动,而传统节日活动所承载的美德、精神信仰、伦理、民族心理的内涵也被人们遗落,传统节日成了“饮食文化节”的代言。其次,精神生活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来源于神话故事,大多表达的是人们对于自然神灵和先祖的崇敬之情,而现代社会在科学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不再“迷信”传统节日的神话,对传统节日的精神寄托日渐动摇,不再像古代社会那样通过节日活动来寄托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望,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节日的休闲性,节日所举行的活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节日活动不断地现代化,人们主要采用KTV、看电影、度假游等方式来休闲娱乐,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氛围也就淡化了。
2.西方节日的侵袭导致文化意蕴的淡化
中国现代社会不断地走向多元和开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万圣节、感恩节、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引入中国,掀起了一股“洋节热”。这些洋节尤其受到青少年群体的欢迎,这极大地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的地位,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显著下降,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蕴逐渐淡漠。首先,社会上的环境氛围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洋节日的引入使许多商家看到了商机,他们为了促销商品大肆地对西方节日进行宣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过洋节日是新潮,传统节日却成了“俗”节日,人们对于洋节日的热捧导致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其次,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是与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团结友善和勤劳节俭的精神相抵触的,西方文化的引入也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道德伦理对人们的约束力显著下降。最后,在学校的教育方面,英语教学的重视,使学生了解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而对于传统节日教育只是散见在中小学的语文和思想品德课上,内容不够具体、系统和生动,也没有活动的体验学习,再加上学校和教师对于传统节日教育不够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的分量逐渐降低。
二、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诉求——课程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2]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意蕴的浓缩。传统节日教育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面对传统节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既要理解传统节日在传承文化、建立公序良俗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要理解传统节日赖以延续的客观环境与当前的生存困境,从现代社会文明的价值体系出发,科学、理性地确定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现代性价值,把传统节日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课堂”[3]。
1.为何将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传统节日文化传递着浓厚的道德伦理价值观,例如春节意蕴着爱国、和谐、团结、友好;重阳节意蕴着尊敬长辈等,这些价值观对于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地培养和熏陶,也需要正确和持续地引导。家庭和社会对于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往往是偶然的、零碎的、断续的影响,有时又是负面的影响,所以需要学校和教师在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上发挥积极、持续的引导作用,将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有利于有组织地、持续地促进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其次,传统节日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传统节日的源起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历代文人墨客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流传下许多诗词歌赋,有利于青少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传统节日以有规律的活动,依靠势力、传习力量和心理信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意识,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4],有利于青少年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传统节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其风俗习惯和活动有着浓厚的文化、审美和艺术价值,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的良好契机。
2.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何以可能
2013年9月26日,习主席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提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5]中国传统节日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和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载体,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中国传统节日课程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动力支撑。中国传统节日又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节日课程化易被青少年接受,而且可以有效地动员家庭和社区共同促进传统节日教育的进行。在学术领域,也有许多学者对于传统节日教育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促进传统节日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
三、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建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并不是说要设置一门独立的学科、以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以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不能有效地开发传统节日丰富的教育内容。中国传统节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人与人友好平等地参与节日活动,节日的氛围也是需要人们共同营造的,所以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应该以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自主性与互动性、生成性与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展开。
1.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有历史、文化、艺术、地理等多学科的教育内容,传统节日的源起与传承有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传统的节日活动,例如元宵节舞龙舞狮、猜灯谜、看花灯等,是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传统节日中风俗习惯的南北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的影响,要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须要培养青少年知识的综合性。现阶段的传统节日教育采用的是单纯学科渗透的方式,这只能让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零碎、片面,而且教学内容不连贯、不深入,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应“超越学科中心,面向完整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6]。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传统节日教育课程更应关注青少年学生爱国精神、民族认同感、完善人格、道德伦理等情感价值观的养成,需要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从生活中实践。中国传统节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并经历实践活动”[6],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有效地将青少年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在一起,引导青少年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传统节日的价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新树立正确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与价值观。
2.课堂关系的自主性与互动性
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6]。学生自主性提高才能更深刻地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爱国情义。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一个信息获取和交流的过程。课堂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课堂的主体,“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丰富‘教育的功能和丰富教育的世界,准备了基础”[7]。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为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增添活力,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发挥。自主性与互动性的课堂关系体现出主体间性,课堂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能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不同的感知和体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课堂在主体间的交往中进行,在交往中形成共鸣,共鸣生和谐、和谐促团结,最终使参与者形成民族认同感。
3.课程活动方式的生成性与开放性
传统节日教育是复杂的系统教育,每个地方的传统节日风俗和习惯都有不同,课程的开发需要本土化,积极地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因地制宜地开发传统节日教育课程。所以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开发不是上行下效的,是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生活情境和家庭生活方式主动生成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步建构,学生的认识和体验随着活动的展开不断深化,活动的目标和主题不断生成”[7]。课程的不断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开放的过程,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开放,传统节日教育不是因循守旧的教育,在弘扬其文化意蕴和培养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的特征,融合外来文化的积极要素,促进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的更新与发展,使其更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被现代人所接受。传统节日教育应走出学校,向家庭和社区开放。传统节日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平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组成学习共同体,使青少年在一个开放的共同体中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 范建华.中华节庆辞典[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
[2] 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3] 单承彬.传统节日应成为文化教育生动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5-04-06.
[4] 薛峰,常愉,唐飞.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文化活动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
[5] 新华网.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8/c_12620641
9.htm,2014-02-28.
[6]钱新建.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平价的认识、开发与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7]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