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仿生态繁殖模式中人工选育对繁殖效果的影响

2016-06-01 08:03欧东升邓智勇
中国水产 2016年5期
关键词:溪沟大鲵催产

文/欧东升 邓智勇



大鲵仿生态繁殖模式中人工选育对繁殖效果的影响

文/欧东升 邓智勇

本试验记录了大鲵救护中心仿生态基地2013年~2015年三年的繁殖数据,其中未经人工催产亲本(海选)三年平均产卵率为51.9%,受精率为76.9%,孵化率为82.3%,出苗13581尾;而经过人工催产亲本(已选育)三年平均产卵率为88.9%,受精率为81.5%,孵化率为84.5%,出苗25079尾。试验表明,经过人工选育的亲本仿生态繁殖“三率”及出苗数均高于未经人工催产海选的亲本。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中国独有物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我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分布。国外研究不多,国内对大鲵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4年,湖南桑植县成立了娃娃鱼研究所,主要是开展资源调查和进行人工饲养研究。1978年该所与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合作,对大鲵生殖生理和人工繁殖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人工催产,成功孵出了鲵苗,但孵化率极低。此后,北京师范大学吴翠蘅(1982)、陕西动物研究所宋鸣涛等(1986)对大鲵形态学进行了研究。长江水产研究所肖汉兵等(1990)开展了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立成等人对大鲵生物学、人工规模养殖高产技术、人工配合饲料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总之,对大鲵的研究主要偏重于生物学特性和形态学特征的研究,繁殖技术研究尚不够深入。

图1 仿生态溪沟A模式示意图

图2 仿生态溪沟B模式示意图

近年来,因自然环境变迁、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加上大鲵生长缓慢,性成熟较晚,受精率、成活率低等原因,大鲵野外资源量几近枯竭。如何快速增殖大鲵资源成为研究者和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目标。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国内现已形成大鲵全人工繁殖和大鲵仿生态繁殖二种较为成功的繁殖模式,二者各有优缺点,均难称完美。人工繁殖存在技术难度大、投入劳力多、对亲本有损伤、且出苗率不高(20%~38%)等缺点;仿生态繁殖存在短期较难见效,产卵率不高(30%~40%),占地面积大等缺点。是否可以集中二者优点形成一种更加高效的繁殖模式呢?湖南、湖北、陕西等地一些大鲵繁育场都做过探讨和实验,基本的做法是生态培育亲鲵、人工催产、自然受精、自然孵化,但效果均不理想。

图3 仿生态溪沟A模式实物图

图4 仿生态溪沟B模式实物图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工繁殖与仿生态繁殖是二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人工繁殖后的亲本,不能再参与仿生态繁殖。为验证进行过人工催产的亲本在仿生态繁殖中的繁殖性能,我中心于2013年~2015年开展了往年经过人工催产使用过的亲本与从未经过人工催产的亲本仿生态繁殖效果对比试验,为大鲵的生态繁殖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时间与地点

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 月30日,地点选择在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仿生态繁育基地。

2.生态溪的建造与设置

中心仿生态繁殖基地共分A、B两种建设模式(如图1~图4所示),总面积约680m2,规格为20m×4m×(1.5m~1.8m),池壁厚30cm,池子四周及池底都是混凝土砖石结构,相邻两个池子连通,溪沟两边设计有30°到45°坡延伸至水里,四周用网目为1cm×1cm的防护栏围起。

3.生态溪的主要建设参数

(见表1)。

4.亲本选择

参与试验的亲本,健康强壮,活力好,体重相对匀称,雄性比雌性个体略大。雌雄比例为1∶1.2,即每个生态溪投放雌鲵9尾,雄鲵11尾,体重在6.5kg到10.5kg之间。A1,B1投放从未经人工催产过的亲本,A2,B2投放往年已经人工催产使用过的亲本(见表2)。

5.生态溪沟的处理

(1)浸泡:生态溪在投放亲本前应浸泡30天以上,最后一次换水静水24小时后,检测pH值对比水源无明显变化为宜。

表1 生态溪的主要建设参数

表2 试验亲本基本情况

图5 仿生态洞穴设计示意图

(2)消毒:可采用2mg/L~5mg/ L二氧化氯对仿生态溪消毒处理。

(3)要确保水体清凉清澈、水温适宜(8℃~23℃)。

6.亲本投放

试验大鲵亲本于2012年12月20号统一投放。投放时,一洞穴一鲵。投放后安排人员值守,时间持续3天~4天,防止个体之间打斗受伤,一旦发现撕咬,可采用泼食水盐的方法将其分开。大鲵受伤要及时消毒、止血并隔离处理。

7.饵料投喂

常见饵料有四大家鱼春片、鲫鱼、泥鳅、虾、青蛙、鱼块、动物内脏等。

(1)饵料的处理:个体大的饵料剔除骨头、分割切块,切成长条形,重约50g/块~100g/块;死饵采用8%左右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鲜活饵料采用2mg/L~3mg/L的二氧化氯浸泡10分钟。

(2)投喂管理:采用三定原则即“定时、定质、定量”;死饵3天投喂一次;鲜活饵料按每个区大鲵总重的5%投入,1个月酌情添加。

(3)对比池每次投放饵料种类及数量基本一致。

二、试验结果

本试验记录了中心仿生态基地2013年~2015年三年的繁殖数据(表3~表5、图6),其中未经人工催产亲本(海选)三年平均产卵率为51.9%,受精率为76.9%,孵化率为82.3%,出苗13581尾;而经过人工催产亲本(已选育)三年平均产卵率为88.9%,受精率为81.5%,孵化率为84.5%,出苗25079尾。试验表明,经过人工选育的亲本仿生态繁殖“三率”及出苗数均高于未经人工催产海选的亲本。

表3 三年产卵情况统计 单位:尾

表4 仿生态繁殖“三率”统计

表5 三年出苗统计表 单位:尾

三、讨论

经过三年的观察,并经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认为:

1.在环境及生态溪建造适宜的条件下,亲本的选择是大鲵仿生态繁殖成败的关键。大鲵亲本的选取,目前还没有一套直观、有效的标准,依旧停留在经验层面。在以往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发现,海选的雌性亲本中,优质率为50%左右,雄性为30%左右。对照组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亲本质量的差异。

图6 试验亲本三年产卵窝数分布情况

2.试验结果表明,经人工催产使用过的亲本,完全可以继续用于生态繁殖,其繁殖性能不受人工催产的影响,并且经过人工繁殖,可以从海量的后备亲本中将成熟的优质亲本选择出来用于生态繁殖,以缩短生态繁殖的见效时间。但试验中也发现,A2、B2的亲本中有少量雌性产多黄卵,可能与外源激素配伍或剂量运用不当有关,所造成的内分泌失调伤害可能不可逆转。因此,建议今后采用人工催产的方法来直观地选择亲本时,应注意外源激素的正确使用。

3.从图6中可以看出,大鲵与其它许多生物一样,并不是群内的每一尾雄性都参与繁殖行为,只有强健的雄性才有机会被雌性选中。如果能够准确判断亲本的优劣,可以优化仿生态繁殖投放亲本的结构,雌雄比例从粗放型的1∶(1~1.2)调整为(1.5~2)∶1,以提高生态繁殖的效率。

四、结论

通过试验,我们认为人工繁殖与仿生态繁殖能够有机结合。新建仿生态繁殖基地,可以先将蓄集的亲本做1年~2年的人工繁殖,从中精准选取已成熟且卵质优良的雌性大鲵作为仿生态繁殖的母本;选取已产精且镜检精子活力强的雄性大鲵作为仿生态繁殖的父本。通过二种繁殖方式的有机融合,可以建造出见效快、投资少、效率高、节约资源的高效生态繁殖基地。

作者单位: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

猜你喜欢
溪沟大鲵催产
Discovery of a wild, genetically pu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reates new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报你“哎呀”之恩
报你“哎呀”之恩
游览龙溪沟
游览龙溪沟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北京动物园大鲵展示环境丰容设计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萌物